作為班上最不起眼的學生,我一直記得老師的教誨

從小到大,我們經歷了好多位老師,他們有的詼諧幽默,有的嚴謹刻板。

仔細想想,我們的老師只是我們生命中的一位過客,一定會來到我們的身邊,也一定會在某一天和我們分別。

我記得每次和自己的老師分別時,班上的同學總是充滿了不捨,而老師總是很淡定的說,祝我們都能夠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遠。可是我們都知道,老師也是人呀,也會傷感,只是在這種場面中,老師想讓我們高高興興的分別。

作為班上最不起眼的學生,我一直記得老師的教誨

在我的學習生涯中,曾經遇到了這麼一位老師。這麼多年了,她一直深藏在我的記憶中。每當我迷茫的時候,總能想起她,想起她對我說過的話。

那時候我剛上初一,可以說這個時間段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時期。的確,我能夠感受自己有時候會不自覺地思考一些很不切實際的問題,這些問題基本上都與一個人的三觀有點關係。當然了,我當時肯定意識不到。但同時,我在思考的過程中,總是很迷茫,完全是一種很亂的狀況。

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我把自己的思考完全當成一種玩,我根本就不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麼,每天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在學校的每一天,對我來說,不過是按部就班的過著,很多時候,會看別人的樣子,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在班裡,我一直是一個普通大眾,不起眼也不扎眼,我基本上從來不會跟老師主動說話,同樣的,老師也很少和我說話。

作為班上最不起眼的學生,我一直記得老師的教誨

又因為個子比較低,就被安排到了第一排。印象中,我的數學老師很認真也很負責,不知道為什麼,我發現她總是很關注我,可以說,這基本打破了我零關注的記錄。

有一次,她佈置的作業我沒有按時完成,她很生氣。她手裡有個棍子(當然是比較細的),她懲罰其他人,都是比較輕的,可是輪到我,她打的很重,我能感覺到她對我很失望,所以她非常的生氣,說了很多批評我的話。

還有一次,我數學考試得了七十來分。那天她在上課前的那幾分鐘,看到我,然後就給我分析了一下試卷。她說我太粗心了,好多題都做出來了,結果在最後的時候把答案挪錯了。

再後來,由於分班了,我就很少見那位老師了。但是隻要我見到她,她都會給我格外的關心。這種關心讓我有了一種被重視的感覺,讓我第一次覺得,原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的父母,還有人如此的關心我。

作為班上最不起眼的學生,我一直記得老師的教誨

就這樣,老師每次對我說的話,我都會印象深刻,也從來會把她說的話放在心上。慢慢的,我在不斷地思考以及和老師的交談中,我的三觀漸漸就形成了,儘管這個過程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時隔多年,我還是偶爾會想起我的老師,想起她對我說過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