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12315指揮中心消費警示:網購“五牢記”防範風險保權益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光遠 見習記者 張亮

抗擊疫情以來,廣大消費者由於實體店購物受限,網購需求隨之大幅增長,信陽市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接到的網絡購物投訴也在不斷增多。網購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應當注意提高警惕防範消費侵權行為。信陽市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發佈3.15期間網絡購物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在網絡購物要五牢記:

一、慎選平臺,理性消費。消費者如選擇網絡購物及服務,首先要注意對網購平臺的選擇。要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度等級較高、口碑較好、交易量大、消費者評價較高的正規電商,其次在網購商品時,可以選擇多家網購平臺對所購商品的詳細描述、產品檢驗報告、商家生產經營資質和信譽、商品評價等進行了解、比較,理性消費,避免掉入購物陷阱,防止上當受騙。

二、看清規則,理性判斷。要詳細瞭解商家的促銷實質,注意“優惠”的有效期限和使用範圍。看清商家要求在指定時間內支付全款才能享受優惠價格的規定,以免遭遇訂單被取消且定金無法退還等問題。看清網購商品的規格、保質期、價格、支付方式、配送範圍、退換貨規則等詳細信息,可以查看消費者評價並貨比三家,選定商品後最好與賣家聯繫確認發貨時間。

三、價格貓膩,細心謹防。有些商家會“先漲價再打折”,誘導消費者購買,有些商品打折後甚至比活動前價格還高。消費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被所謂的低折扣迷惑,防止價格貓膩。

四、跟蹤物流,謹慎簽收。消費者在收到商品時,建議當場查驗貨物,查看商品是否與網站圖片及宣傳信息一致,確認商品無問題後再簽收快遞。

五、保存憑證,積極維權。消費者在網絡購物時,要注意保留促銷活動細則、商品宣傳圖片、商品訂單頁面、聊天記錄、物流快遞記錄等網購交易信息,作為消費維權的證據。如果在購物中發現有商標侵權、虛假廣告、產品質量不合格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通過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或1231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也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或第三方交易平臺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