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玫瑰,还是余香?

送你五支玫瑰

一,耐心

过日子是需要耐心的,急不来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历一页页撕去,心里在着急。这是惜时的表现。

时间是公正的,对谁都一样。因为事情的发生,我们有时才感觉需要时间过的快一点,有时感觉需要时间过的慢一点。比如,期盼禾苗能长得快一点,早点丰收,于是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笑话。比如,参加考试,题目才做了两题,时间却过了一半,于是就希望时间能等等自己。

你留玫瑰,还是余香?


耐心,是胸有成竹。是运筹帷幄。是稳操胜券,是十拿九稳。

耐心,是放下左脚,抬起右脚。是数芝麻,捡绿豆。

读书为文,也需要耐心。一字字,一句句,一行行,一页页。读过的书,需要消化,这个消化需要时间,才能转化为你的营养。

常有这样的情况,读一本书,并没有刻意去背诵它,可有一天,读过的书,会忽然浮现在脑海。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听过的歌,没有刻意去学,忽然有一天,旋律自然会从你口中哼唱出来。

耐心,就是努力去做就好了。不必刻意制定你的目标。日子,如泉水般流过,我们是水面上的浮萍或落叶或花瓣,随风而去。

你留玫瑰,还是余香?


二,文字

文字,如同绘画用的颜料,是一幅幅作品的基础。在画家的画笔下,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无趣的化学品。而是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有了质地,有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文字不是记录生活的工具,而是体现生活的方式。它们不再是孤零零地字码,而是一个个生动可感的活体。他有情绪,有行动,有形体,还有展示。

文字的体现功能还表现在,她不是琐碎的事无巨细的流水账,而是呈现出一个个生动形象,一个个生活场景,最大限度表达思想内容的载体。

也就是说,自己的表达,是有选择的,是提炼出来的自己生活内容的代表。而不是琐碎的全部。

文字的表达,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体现生活和人生的方式!

你留玫瑰,还是余香?


三,感受

对于生活,只有你真正感受过,体验过,打上你思想感情地烙印,那才是你的生活。

为什么都是普通的生活,有的人,认真度过,有的人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呢?而有的人,却能发现平常人不能发现的美和独特个性呢?

它背后的原因,就是人的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描绘景物,不单是景物表面的单层的记录,而是打上人的情绪和感情的印记。是我的感受的记录。

感受大到宇宙,小到虫蚁的世界万象。体现“自己的”生活。

你留玫瑰,还是余香?


四,眼睛

发现生活中的美,就需要一双慧眼。

莫奈能看到伦敦紫色的雾,列维坦能发现阴天的亮色,朱自清能发现晚上另类的景色,达芬奇能发现不易觉察的微笑,海涅能发现维纳斯深层的美,齐白石能发现小鸡仔不是得食相呼……

这一切都是归功于他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眼睛去看,通过耳朵去听,通过嗅觉去闻,通过触觉去感,通过味觉去尝。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去感受你身边人和物,景和情。

你留玫瑰,还是余香?


五,审视

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审视世界万物,提出你的疑问。

看待问题,不是一元论,你说就是啥,你说不是啥就不是啥。不是二元论,不是白就是黑,不是对就是错。

世界是多维的,丰富多彩的,变化无穷的,丰繁复杂的。不是用一下二元论就可以穷尽的。

看问题,原来还有个多角度。黑和白之间,还有无限个灰色,各种灰。世间的事情,哪有哪么简单,说对就对了,说错就错了?果真如此的话,法律不用律师,国家不用谈判,事情不用商量,辩论则不需要存在……

你留玫瑰,还是余香?


人生的厚度和广度,人生的意义,哲学三问。这都是审视的目的和手段。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审视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