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維思校長與秀州中學精神

章勝榮(1922屆)

我在秀州中、小學求學八年,後進北京燕京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道。曾參加北伐戰爭,福建政府,抗日戰爭,不斷被通緝,流亡海內外,三次被捕。秀州精神使我在逆境中不灰心,不絕望,為建設一個獨立、自由、繁榮的新中國奮鬥了60個春秋。切身體會認為竇維思校長提倡的秀州精神有四個特徵。

正直做人 自強不息

竇校長夫婦於1910年由美國基督教會派來中國傳教。1914年擔任秀州校長,師母教英語。辦學校本來是傳教的一種方式,但竇校長自1918年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教育後,竟迷上了教育工作,愛上了秀州,使教會為學校服務。他奉行信教自由,教育為本。1919年回來適逢“五四”運動,他就因勢利導,宣傳民主,設立學校市,實行學生自治,實為我國教育史上的創舉。竇師出自愛心,希望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不管學生貧富,家長的社會地位高低,一律平等看待。 對經濟上有困難的同學,只要努力學習,無不設法予以幫助解決。我家庭清寒,中學階段完全靠自己工讀維持。我不但做清潔衛生工作,而且在暑假中幫助計算、發放學生成績單以及採購學生課本用具等。

竇師的言傳身教,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認識到做人要正直,自強不息。對人要平等相待,不損人利已,不損公肥私。

崇高理想 堅定信念

竇校長和教師們經常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有一個崇高的理想,人生的目的就是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奮鬥。要相信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是追求進步而向上的。所以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當你受到挫折,甚至受到打擊時,一定會有人冒風險站到你的一邊。 當然曲折是會有的,但曲折教育人、鍛鍊人,使人變得更聰明、更堅定。我曾跟隨宋慶齡、鄧演達、潘漢年工作,歷史複雜,在20年的冤獄生涯中,不論生活多麼艱苦,希望多麼渺茫,我始終堅持做些有益的事,翻譯了 100多萬字的外文資料。出獄以後,因年過七旬,就自尋教外語或翻譯工作,生活了十年。1984年平反恢復教授職稱,有了固定的退休金,就和一位美國作家共同寫《宋慶齡傳》。我自思:沒有秀州精神的支持,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鼓足幹勁 勇於獻身

竇校長經常鼓勵我們鼓足幹勁為建立更美好的社會奮鬥終生。1918年他在美國進修期間,得知秀中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經費困難,即向友人募捐連同私人儲蓄匯給學校美金1500元,以濟燃眉。1919年返校,更注意加強學生全方面發展的教育思想。每日上課前親自領做健身操十分鐘,然後列隊進人教室。每年的校運動會,他與學生同賽長跑,毫不示弱。

一個普通的美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小城,二十年如一日為培養青少年獻出了精力,這是什麼精神!60年過去了,我的一生與祖國的命運完全融合在一起。祖國走了多少彎路,我就受了多少挫折,但我始終牢記秀中的教導,勇於奉獻,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

尊老愛幼 熱愛祖國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核心,熱愛祖國則是20世紀時代的要求。兩者的有機結合組成有中國特色的精神文明,也是秀州精神的核心。竇校長在中國深深領會了我們這種精神文明的價值。他一反美國的傳統,教導學生尊敬和贍養父母。他倡導家庭主義,以校為家,提出教師如父兄,學生如子弟。他身體力行,禮賢下士,尊敬教師。每屆學生畢業,他在家招待話別,教導學生熱愛國家這個大家庭。在“五四"運動時,秀中成立愛國會,演出愛國新劇。1920年抵制日貨.全校師生熱烈響應。北伐勝利時,美國教會決定停辦學校,撤回人員。秀中收回教育權,改由國人自辦,黃式金任校長後,竇師仍留嘉興任教,不肯回國,直至1940年送竇師母去美養病。1946年竇師還從美國來信,祝願師生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其高風亮節,永為人們懷念。

(1986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