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市民“健身去哪兒”難題

晨報訊(王啟軒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齊芳芳) 3月12日,市政協運用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召開座談會,圍繞“優化我市居住小區體育用地佔比及利用情況”開展對口協商,市政協委員和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同屏協商、同頻議政。市政協副主席吳繼華出席會議並講話。

座談會發揮網絡會議優勢,邀請外地專家介紹了青島市居住小區體育用地佔比及利用情況、寧波市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與開放工作情況。市政協委員林樂峰、張華、李爽、管強、李海蛟、趙揚圍繞加強住宅小區體育設施的規劃和管理、結合區域特色發展體育事業、盤活現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推進老居民社區體育用地資產化運營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意見建議,既有宏觀上的整體思考,也有對具體問題的詳細分析。

據瞭解,截至2018年末,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56平方米,超出人均1.8平方米的國家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但是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與廣大市民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的差距。因為場地侷限,我市社區健身設施主要為室外健身路徑,而能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足球、籃球、網球、游泳、冰雪等運動的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則較少,能進行室內健身和打乒乓球的活動室就更少,難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身需求。

破解市民“健身去哪兒”的難題,按照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要求,市體育局正委託專業機構編制《大連市體育設施佈局專項規劃(2019-2035)》,統籌規劃城鄉居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著眼建立市、區市縣、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四級體育設施配置體系,探索對社區級體育設施建設提出規劃指引,量化社區人均體育場地設施指標,為社區級體育設施建設佈局提供依據,提升“15分鐘健身圈”的建設質量。

下一步,市體育局將會同市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大連市新建居住區和社區配套體育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細化國家政策要求,結合大連城市發展需要,對新建居住區、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提出更為明確、更具操作性的配套體育場地設施要求,嚴格按“室內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面積不低於0.3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全民健身設施。

同時,大力推進中小型體育場館、全民健身中心、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建設,積極推動足球、游泳、水上運動、冰雪等設施建設,逐步推動公共體育設施有序集中佈局建設,促進公共體育設施連塊成片,提升體育設施品質,形成集群效應,提高場地設施的使用效率和運營管理的綜合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