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成都,大概是“一首歌、一部剧,带火一座城”最生动的写照之一。


成都,在成为世界级“网红”的路上,离不开影视和音乐的加持。


提到成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首歌、一部剧。

1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悠闲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成都,是一个你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方。

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


2003年,张艺谋用5分09秒的宣传片《成都印象》,定义了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当时的张艺谋,刚执导了北京申奥片、上海申博片,又拍摄了商业电影《英雄》,声望如日中天。


这部片子的热度也不负众望,除了在电视台循环播放,还登陆了纽约时代广场。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火锅、茶馆、川剧,这些响彻国际的成都元素的第一次走红,就得益于这部宣传片。


片中,一个外地年轻人,为了探寻奶奶有关成都的念想,拿着DV记录下了成都。


他的镜头一路扫过了杜甫草堂、琴台古径等古代名胜,又略过雄伟的人民南路立交桥、熙熙攘攘的春熙路,最后定格在一张张鲜活的脸上。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景美、闲韵、夜魅、情醉,短短几分钟道尽成都的生活之美,在无数年轻人的心底种下成都情结。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片中的主角就像新时代的武陵人,走进了一方桃园天地。


这大概是成都给世界的第一份见面礼。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这部名为《成都印象》的宣传片,内容已鲜有人记得,“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Slogan却广为流传,至今仍然是国人评价成都的经典语句

,也成为成都的一大精神符号,时刻向世人诉说着,锦城的悠闲气质。


2

用歌声渡过难关

感恩

I love this city.微笑的模样

温柔中坚强,手放我心上

I love this city.起舞的模样

如清澈阳光,轻吻你的窗

I love you, I love my city

就像你永远爱我一样

I know you are the rainbow of my heart

就像你永远爱我一样

……


当《I Love This City》响起时,过客们看见的是太古里的时尚,春熙路的繁华、鹤鸣茶社的盖碗茶、宽窄巷子的人山人海……


只有成都人才明白这一句表白,背后承载的意义。


这段旋律,像一把记忆的钥匙,通往成都人最难忘的那个夏天。


“那天的天府广场,3分钟默哀结束后,没有人离去。忽然,微弱的口号声响起来,‘同胞走好’‘重建家园’。声音很快放大,变成了呐喊,‘中国加油’‘四川雄起’!”


张靓颖演唱的这首《I Love This City》,就发布于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听起来有着心的重建的温暖与伤感,给了成都人无限的力量。


那时的成都,各个电视台、户外大屏、公交车上全都在滚动播放“ “I love you,I love my city”,可以说是只要有屏幕的地方,你就能听到这首歌。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3分13秒,微笑、起舞、安静、骄傲的情绪缓缓流淌开来。


有人说,这才是真正属于成都的歌——“生者自强”


2008年汶川地震后,外界对成都的安全性充满疑虑。


《I Love This City》的出现恰到好处,重新塑造了一个安全感恩、充满机遇和创造奇迹的城市形象。


“成都依旧是那个成都” “成都依旧美丽”


勾起了无数到过成都的人关于这座城市的美好回忆,也让从未踏足成都的外地人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I Love This City》MV


那一年的这首歌,将乐观、豁达、勇敢、不服输的精神融进了天府之国的内核。


3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成都》

乡愁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走过小酒馆的门口


2017年2月,湖南卫视《歌手》舞台上,在一片高音的轰炸下,赵雷抱着吉他,安安静静地唱了那首《成都》。


歌声穿透舞台的镁光灯,轻轻地飘向远方,最终融入玉林夜色之中。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歌手舞台上赵雷用《成都》感动无数人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在阴雨绵绵里被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挽着衣袖把手揣进裤兜……


歌词并没有刻意煽情的部分,那份淡淡的安宁与愁绪,却通过赵雷清脆的歌声,在听众的心湖激荡开来。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赵雷在《歌手》唱完《成都》后,一周内“成都”作为关键词的百度搜索量整体同比上涨了三倍;“成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成都土特产有哪些”“成都周边旅游景点”也成为热搜话题。


自此,玉林西路的小酒馆,成为打卡胜地。来自全国的游客们游玉林、吃耍、在九眼桥享受高歌之夜。


一时间,成都成了“流量”城市。围绕《成都》这首歌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成都本地人说:“这不是我们的成都。”

外地人说:“不在成都,却置身成都。”


是的,《成都》在引起广泛共鸣的同时,也少了一点属于成都本身的特色,歌中的忧伤、诗意、深情的、难忘,换成“北漂”“沪漂”心声也一样说得通。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成都”,它是珍藏心中最柔软回忆的地方。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成都》MV


不管有没有到过成都,成都已经成为了外乡人的乡愁寄托之地。


以前提起成都,是扑面而来的混杂着麻辣味儿的市井烟火气,赵雷歌中的成都,讲述了“蓉漂”,安放在小酒馆的追求,包容,梦想。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成都》MV


赵雷之后,千年古都红成了新派文艺界的招牌,游客、企业、人才、资源,蜂拥而至。


4

都市生活图鉴——《前任3》

时尚

“北城建设路一哥、东城猛追湾三少”

“成华藏着前任回忆”


2018年开年,《前任3》以黑马之姿,创下了爱情片票房记录——19.42亿元,也将年轻时尚的成都展现给全国观众。


导演田羽生就是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拍起成都自然是得心应手。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前任3》取景成都大悦城


如果要数《前任3》中出现的成都地名,人民南路、玉林路、建设路、九眼桥、猛追湾、太古里、梵木、麓湖、环球中心、双流机场、天府三街......


再加上KTV、火锅、酒吧等诸多成都元素,整部剧也可以称为《成都年轻人生活图鉴》《成都都市生活总览》


如果说前面几部作品展现的是成都的人文内核,那《前任3》刻画的就是成都年轻人,在这座现代化城市的生活状态。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前任3》主角在成都吃火锅


看完电影的人会惊讶地发现,一向以“慢活”为标签的成都,也能带给人“快耍”的体验。


无数人追随电影的脚步,去东郊记忆打扮成至尊宝深情告白一回,去339的space买醉一回,去成都环球中心里面的沙滩晒太阳、去吃一回电影里的火锅……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前任3》取景东郊记忆


一时间,模仿《前任3》打卡成都的短视频层出不穷,抖音也与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5

抖音第二城

千人千面


“抖音,记录成都美好生活”

2018年,属于短视频的时代到来了,成都也借上了这股东风。


2018年8月,抖音上一位名为“你的小甜甜”凭一句“能带我吃饭就好”爆火。


不少抖音网友晒出了请假单、机票、车票等等,表示要去成都寻找这位小姐姐请她吃饭,连去往成都的飞机票价都上涨了,酒店爆满。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此次事件堪称抖音与成都的双赢。


抖音喊出:“记录美好生活”的口号时,正中了成都人的下怀。


吃喝玩乐,作为全国最幸福的城市,数成都人最厉害。


成都的抖音红人辈出。


帅哥美女、厨艺、探店、搞笑、歌舞,抖音上每一个火的视频分类下,都能找到成都创作者的身影,成都元素就是他们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成都在抖音火爆


很少有城市像成都这样,拥有熊猫、川菜、火锅、茶馆、麻将、美女这么多标签。


锦里的古典,宽窄巷子的质朴,春熙路的繁华……快与慢,年轻与古老,成都,想不红都难。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339电视塔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春熙路的滑板少年


成都的热点被发现后,抖音用户在转、赞、评增加热度的同时,自己也会拍摄一条类似打卡视频,蹭热点同时增加热度,推动了成都网红地的形成。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锦里 图@XF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抖音“网红街”


在2018年和2019年抖音点赞最高的国内城市榜单中,成都排名第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播放量最高的景点TOP10榜单中的第三名;春熙路则排在了第十。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抖音第二城,就此落成。


身在成都的人,路过成都的人,向往成都的人,都在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属于他们的成都。


十七年前,从成都喊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口号后,成都的走红之路似乎意外顺畅。


每一个时段,都有关于成都的影音爆款出现,展现成都的不同面貌。


能够让无数“大佬”成为粉丝,心甘情愿写下告白,成都当然是有资本的,其特色鲜明又接地气的气质,本身就是文艺创作的最佳承载体。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个体化的表达,创作的权利属于每一个人。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IFS 图片来自guyi87


千人千面的成都来了,无数人记录下细微之处的成都,用微粒支撑起了成都的宏大叙事。


带火成都的那些歌,那些剧

成都夜景 图片来自@凌云路美少年



- THE END -

图片来自于网络


MORE

热文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