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五子登科柏

坐落在韓城古城東南端的文廟碧瓦紅牆、翠柏蒼蒼,以其深厚的人文意蘊散發著無窮的魅力。這裡要說的是文廟裡的一棵千年古柏,樹齡已達1500年左右,五人牽手方能合圍。這棵柏樹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它的樹枝自然長成了孔雀、仙鶴、鹿等動物造型,自然天成,形象逼真,妙趣橫生。尤其要說的是,它的樹幹自然均勻地分成了五枝,俗稱“五指柏”,也有人稱之為“五子登科柏”。這樣一種吉祥祝福的寓意使得這棵千年古柏有了一種特殊的“功能”,據說,古人在趕考以前都要來到文廟膜拜孔子,並且要撫摸一下它的樹幹,以求科場高中,心想事成,給自己帶來好運。這麼一棵既神奇又充滿美好寓意的古柏,在當今文物與旅遊的關係日益緊密、相輔相成的情況下,有必要對其深入挖掘,把它背後的故事和寓意呈現出來,奉獻給廣大遊客,也使得莊嚴肅穆的孔廟增加些許輕鬆和趣味。今天的話題就由此說起。


  “五子登科”現在已經廣泛地被用做祝福詞和吉祥語,關於它的出處,見於《宋史•竇儀傳》,其中記載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這裡面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話說五代時竇禹鈞,因居住在幽州(現在北京),也稱竇燕山。他出身於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為人心術不正,坑蒙拐騙,以勢壓人。貧民百姓痛恨他的為富不仁,卻沒有力量主持公道。竇燕山昧良心、滅天理的行為激怒了上天,以至三十歲了還膝下無子。一天夜裡,他夢到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品行不端,惡名已經被天帝知道。以後你命中無子,並且短壽。你要趕快悔過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於勞苦大眾,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竇燕山醒來,歷歷在目,於是決定重新做人。
  從此他改過自新,賙濟貧寒,克己禮人,還在家鄉設立學堂,請有學問的老師來教課。把附近因貧窮而不能上學的孩子招來免費上學。此後一個晚上,竇燕山又夢見自己的父親。老人告訴他:“你現在陰功浩大,美名遠揚,天帝已經知道了,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個個能金榜題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歲。”當他醒來,發現只是一個夢,不免悵然,但從此更加修身養性,廣做善事,毫不怠慢。

後來,他果然有五個兒子。由於自己重禮儀、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竇家終於發達了。他的長子名儀,任禮部尚書;次子名儼,任禮部侍郎,兩個人均被任命為翰林院學士;三子名侃,任補闋;四子名偁,任諫議大夫;五子名僖,任起居郎。侍郎馮道因此贈詩一首:“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經》裡也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
  而在我們韓城,“五子登科”的來歷還另有一種說法:明代嘉靖年間解家五兄弟,三個中進士,一箇中舉人,一箇中貢生,謂之“五子登科”。相傳,他們的母親出生於漁村(蘇東鄉)一個小戶人家,25歲那年,嫁給解家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小兩口勤勤懇懇,丈夫每天辛苦種田,兼做小生意,妻子則每天步行十多里,到縣城東關糧食市場,靠撿拾交易中遺留在土中的廢棄糧食度日。十年裡,他們連生五子。為了能改換門庭,培養兒子成才,他們不管生活多麼艱苦,堅持供五個兒子讀書。明萬曆年間,這座窮窩裡飛出了5個金鳳凰,他們的三兒子解經邦,明萬曆廿三年中了進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兒子解經雅、二兒子解經傅於萬曆二十九年同登進士,可謂鳳毛麟角。其後四兒子經達、五兒子經鉉先後中舉人、貢生。老太太的五個兒子皆登科第,人稱“一母三進士,一舉一貢生”,名副其實的“五子登科”。

  韓城人以此為榮,常常以解家五子作為“五子登科”的典範廣為弘揚,所以每當遊人來到文廟,講解員總會不失時機地提到這棵千年古柏,並偏愛地認為文廟內這棵聞名遐邇的“五子登科”古柏名字的來歷就源於此。這樣說也未嘗不可,情感上可以理解。
  在我看來,這棵“五子登科柏”名字的來歷並不很重要,重要的是,無論是解家五兄弟還是竇燕山教子登科的故事,都在強調父母長輩的德行和教育對子女心靈塑造的重要性,以及對子女品行潛移默化的作用;在自身努力方面,雖沒有描述五兄弟如何刻苦用功,但自身的努力顯然是必不可少的,都在弘揚一種積極向上,努力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如此,有了父母榜樣的作用和正確的引導,有正確的人生觀,有遠大的抱負、宏大的志向,加上自身一點一點的努力,終會靠近理想,夢想成真。那麼,隱藏在這棵“五子登科柏”後面的美好期冀和祝福可以提煉成這樣一句話:“五子登科,金榜題名,大大夢想,點點而成”,這是要義之所在。
  關於它和旅遊產業的結合,我覺得也很有文章可做。韓城作為文史之鄉,這樣一個崇文尚教之地,歷來出現過不少精英人才,且不說古代的一代史聖、兩朝狀元、祖孫巡撫、父子御史……古有“一母三進士,一舉一貢生”,今有“一門四子三清華”等等眾多的精英人才,結合當今人們普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可在“韓城名人展”裡增加“名校生”或者叫“光榮榜”一欄,蒐羅歷年來韓城籍考入名校的學生,旨在激勵青年學子們以之為榮,奮發努力;另外結合大成殿祭孔香火,迎合大眾對子女的期望厚愛心態,增加“金榜題名”香;針對祈求平安和順利的遊客,增加“遂願香”或“心想事成”香火,以此給帶著祈求願望的遊客一個寄託希望的平臺,同時也能激活旅遊氛圍,增添一種神秘、美好的氛圍,提升歷史文化類旅遊的趣味性。

  此外,在旅遊紀念品上還可以做些文章。至今有的地方民間生了小孩以紅、綠、藍、黃、紫五色雞蛋報喜,寓意便是“五子登科”,可見“五子登科”作為一種吉祥祝福語,寄託了人們內心美好的祝福和祈求,寄託了人們期望子女都能像竇家或者解家五兄弟那樣獲取功名、心想事成,擁有大富大貴錦繡前程的美好願望,這種美好的期望是人們的一種普遍心態。所以,我認為應該以“五子登科”為題材研發旅遊紀念品,來迎合和滿足廣大遊客的心理需求。比方可以做成玉雕或玉牌、木雕、瓷雕、金屬牌等,圖案內容結合韓城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故事,可以設計成飛躍的五條小魚,寓意五子登科、金榜題名;也可以設計成一隻雄雞帶五隻小雞,或者一隻大豬膝下,一群小豬仔歡快地嬉戲,寓意五子登科、六畜興旺;還可以設計成懷抱五個胖小孩的彌勒佛形狀,憨態可掬,寓意深刻。或做成雕塑,或做成玉牌,或放家中擺設,或做小掛件隨身攜帶,都是不錯的創意。


「韓城」五子登科柏


「韓城」五子登科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