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的一颗树

著名诗人曾卓在其代表作《悬崖边的树》中,曾这样写道: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比起那些生长在园林庭院中的树,悬崖边的树似乎更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虽身处困境,却从未向命运低过头;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向往着自由。

贫瘠的土壤,孤独的环境,无情的风雨……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始终打不倒它那颗顽强向上的心。

心若向阳,又何惧暗夜。

站得稳,看得远

生长在悬崖边上的树,时常会遭到狂风骤雨的侵袭。

因此,要想生存下去,站得稳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的路并不好走,脚下坎坎坷坷,头上风风雨雨,没有人知道意外与困难何时降临。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沉稳一些。

只有变得沉稳,才有力量去面对前路的磕磕绊绊,才有勇气去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正如曾国藩所说: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故从容安稳,为处事第一法。”


沉稳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晚清名臣曾国藩之所以能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个“稳”字。

清末,曾国藩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在自己的家乡创建了湘军。

此时的湘军正在草创阶段,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就绪。

可急于证明自己的曾国藩,不顾属下的劝说,决定倾巢而出,主动向太平军发起攻势。

临出发之际,他还发布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讨粤匪檄》,以此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

但由于轻敌冒进,曾国藩的湘军一出手便吃了个大败仗。

太平军乘胜追击,湘军落荒而逃,就连曾国藩也差点死在了乱军之中。

也就是从这次惨痛的教训中,曾国藩悟出了一个真理:要想成就大业,需要沉得住气,稳扎稳打,才能笑到最后。

后来,曾国藩在和太平军的多次较量中,都将一个“稳”字发挥到了极致。

他曾告诫自己的部下说:“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即便是在敌方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曾国藩也始终不忘“稳步推进”的作战方针。

在合围天京时,李鸿章等人都建议分兵速进、一战而决,但曾国藩却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转而采取了稳扎稳打的铁桶合围战术。

最终,曾国藩攻破了天京,在与太平军的较量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俗话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我们生而为人,就应当像这个“人”字一样:只有一撇一捺两只脚站稳了,才能昂首向天,挺身向前。

那些看似从天而降的荣光,实则都是“稳”中淬炼出来的力量。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惟有稳步前行,翻过眼前的高山,才能看到远方的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