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面对全国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神木市医院的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坚强带领下,迎难而上,迅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为了阻击“疫”情,院领导和全体医护人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连续一个多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热血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壮美诗篇。

  抽调精兵抗疫情 吹响战疫集结号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自1月21日起,神木市医院迅速成立了由医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冠肺炎防治领导小组,以及临床救治专家小组、感染防控小组、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组等机构。1月22日,医院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议,通报疫情情况,学习诊疗规范,确定牵头科室,细化防护要求,提出应急准备,并强调全员取消休假,全员应急待命,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1月24日,大年三十,感染科快速腾空病区,分流病人。一楼开设发热门诊,二楼为新冠隔离病区。发热门诊、“新冠病区”正式启用,感染科首批26名医护先锋队迅速集结,随时准备接收高危、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

  在这场只能打赢,不能输的战“疫”中,为了有足够的“兵力”赢得胜利,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抽调业务骨干成立15人救治专家组、18人临床医疗组、48人护理组、48人预检分诊组、18人发热门诊组和救护转运组。同时全力调配防护服、隔离服、手套、口罩、鞋套等医用物资保障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紧盯重点关口,防控不留死角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处处是战场、人人是战士!该院外科专家刘文玉也主动请缨,坚守在预检分诊的小帐篷,成为阻击疫情的一名哨兵。他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仔细甄别,确保不漏判、不错判。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尽管医院两处入口人人测体温、发热门诊层层把控,但也存在少部分患者未在预检分诊处真实告知接触史,而每个病人的诊断都要结合CT影像检查。影像科室主任李自成说:“ CT影像学检查起到至关重要的筛查作用。如果患者胸部CT片检查结果符合病毒学肺炎的诊断标准,我们都要提示临床医生,并追问患者流行病学史,为筛查新冠肺炎患者守牢这道防线。”医院检验科从1月25日起,加班加点进行发热门诊血常规检查和新冠肺炎病毒抗体筛查。并有专人负责秩序维护,保障病人检验不排队、不扎堆,以降低病人交叉感染的概率。

  疫情来了,感控人也和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同时进入“战”时状态,守护一线工作者的健康。为了避免医护人员因穿脱防护服不规范而发生可能的病毒感染,医院从各科室抽调了36名护士长及控感质控员充实感控队伍,每一班次由一名护士长带领一位控感质控员现场监督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防护情况并落实责任。为确保万无一失,医院还在发热门诊及新冠病区安装了摄像探头,安排控感质控员24小时监督进出病区工作人员的防护规范,确保每个医务人员零感染,一旦发现违规操作一律严肃处理。

  坚守抗疫战场,勇担初心使命

  疫情之下,医务科高琨科长主持负责制定诊疗方案,安排专家,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值班工作。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每天都处于紧急状态,指导发热留观病人的治疗、参与隔离病区患者的视频会诊和综合研判,他们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感染科主任李政伟,从一月二十二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以来一直奋战在医院抗疫工作最前沿,每天只能休息4-5个小时,成为神木市医院1300多名医护人员最为牵挂的家庭成员之一。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感染科是医院疫情防控的主力军,李政伟主任受领任务后,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迅速完成了发热门诊及新冠病区的布置,制定出台了合理的诊治流程。同时,科学规范的病区管理也很重要。李政伟及时组织科室学习,反复强调个人防护,亲自督导,随时接受院感人员进入病区检查。在他的管理下,医护人员的防护更加规范。发热门诊及新冠病区所有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接诊发热患者,“自收治第一例高危病例起,我们就进入了实战状态,每天穿着防护服进隔离病房查房,询问病情,一遍一遍地给病人测量体温、端饭倒水,有时还需要给病人做心理疏导。”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诉说着他们的工作状态。因为长期配戴口罩,穿着厚重的防护衣,汗水侵蚀了他们的脸,闷出一道道勒痕、淤青,且没有规律的休息。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毫无怨言。截至3月9日,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619名。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到3月3日止,李政伟主任37天没顾得上回家。“查房、会诊病人、制定方案”,李政伟在隔离病区的工作轨迹,单调却惊心动魄。37天里他几乎错过了医院的所有饭点,只吃过三顿员工食堂的正餐,其余时间都是用自己准备的方便面,外加一杯开水充饥。身为感染科主任、专家组成员、隔离病区的主要负责人,此时的他最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从1月20日到3月3日的40多天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在晚上十二点前睡过觉,每天早晨六点半雷打不动准时起床,晚上还要随时接听发热门诊、新冠病区、感染科病区及院领导打来的每一个电话。这种非常时期的非常坚守,深刻诠释了“热血逆行,战疫有我”的为民情怀。

  护理之花绽放在抗疫一线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快速行动,坚决执行上级防疫部署,在全院设置两个预检分诊处,两个体温测量点,紧扣“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个关键,严控进入医院人群的第一道关卡。自春节期间,这支队伍主要由门诊部刘红护士长统筹协调,从各临床护理科室筛选出临床经验丰富、应变能力较强的24名护理人员、18名大夫轮流上岗。所有来院人员全部体温筛查、问卷调查,对有发热、流行病学史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人进行预检分诊,可疑患者由护士亲自领到发热门诊就诊。连日来,她们不分昼夜,24小时坚守岗位,构筑起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截至3月9日,预检分诊处共筛查出高危发热病人533人,重点病人684人,普通发热患者1378人。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在新冠病区,沉闷的防护服、压眼的护目镜、憋气的口罩,护理人员在上班前必须“全副武装”才能进入病房。在隔离病房走一圈,不一会工夫就全身湿透。登记,抽血,给药,搀扶上厕所,换衣服,打开水,送饭……她们轮流上阵。患者身体稍有变化就要时刻关注,护理工作也更加繁重。护士长王志颖从接到任务后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护士李霞霞,在疫情发生后,主动要求到新冠病区一线值班,她说:“我是感染科护士,现在是科室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冲在第一线。”她的丈夫是一名警察,疫情发生后也一直在抗疫前线,夫妻二人放弃了自己的小家,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申请加入'抗疫'战斗中!”,连日来,37名护士纷纷写下请战书,随时准备驰援武汉、或站在本院抗疫前沿。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护士们用力量和坚持勾勒美好,用笑容和温柔关照生命,义无反顾,敢于担当。她们是闪耀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

致敬!神木市医院投身疫情防控的“白衣战士”们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更多职工扎实做好非常时期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院党委以疫区接触史预检分诊处为主阵地,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张志卿、王佳等同志是第一批“入职”的党员。医院先后有80多名党员主动请缨,发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声音,恳求加入疫情防控前线。根据院防控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调度,目前,20多名党员走上了一线岗位。

  他们中有党龄28年、从事医疗工作40年、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也有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却满腔热血、不惧风险的90后年轻党员。一张张请战书无不表达出医务人员对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一个个红手印无不坦露出共产党员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赤诚。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担当作为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感染科的撖耀斌主任医师,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17年前抗击过非典的老战士。2019年12月份退休后,被医院返聘,在这场战役中,他没有缺席。作为医院临床救治专家小组成员之一,他肩负甄别医学观察病例、临床诊断、会诊、救治、培训等工作职责。疫情当前,加上流感来袭,全院发热就诊病人急剧增加,医护人员排班困难,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他主动承担了感染科常规门诊的全部门诊工作,平均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但他始终时刻铭记着党员的身份,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负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