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向波这样的教学方式,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吗?

我一直以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有能力做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传播专业的学科知识,只会用专业术语传播专业知识的老师是同行中最末流的那部分群体,这种“背书式”教学人人都能做到,是学生最反感的教学方法。这不难解释: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说,专业术语本身就自带壁垒,而用专业术语讲授专业知识会让专业知识本身变的更加晦涩难懂,学生在接收的过程中障碍重重,时间久了自然会产生厌学心理,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在“犯罪”。

而向波老师恰恰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的所有特质。他既风趣幽默,又严厉认真,时而豪迈奔放,时而凝重端庄,敢大胆直言,更能金句频出。你以为他是在卖弄才华?亦或是口无遮拦?其实人家只是看透了学习的本质,懂得利用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一般规律来向他们传输化学知识而已。你看他授课中为了帮助学生记忆生僻的化学物质名称或者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总能做到旁征博引,看似是离题万里,实则是用学生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来解释书本上难懂的化学知识,这叫理论联系实际,这叫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不叫“扯淡”。

幽默有趣并非完全靠天赋,为了让自己的讲课内容有趣,向波老师私下里可是下了苦功夫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平时看到有意思的段子、化学相关的故事就要收集起来,还要针对知识内容进行搜索。比如讲门捷列夫,中文内容的少就搜英文的,英文的不行就找俄文翻译一下。还要保证讲课内容的准确,讲之前要多次核实。文字可能无法表现向波老师在私下备课时有多用心,事实上他给自己定下了量化的目标:讲课时每段话要让学生笑两到三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几乎成了学生心理专家——学生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他都摸的门儿清,当然,他也不会盲目的为了让学生感兴趣就失去原则性,比如,他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是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增加单位时间里的知识密度——让学生既要笑,又能多学知识。再比如,他曾经想讲毒品中的化学,但是害怕对学生这个群体造成不良影响,最后还是放弃了,转而选择“恋爱中的化学”这个主题,这个主题的授课不但得到了课堂上学生们的欢迎,经过抖音在网上传播出来后也是异常火爆。

他在抖音上发出来的片段中有这么几个有趣的细节:为了讲清苯乙胺、多巴胺、甲基苯丙胺等几种化学物质在结构上的相似性极其具体的应用,他洋洋洒洒的用英文写了流传甚广的两首诗,一首是: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sun moon and you,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you foerver! 还有一首是:For the world you are somebody,for somebody you are the world!

按照视频评论区网友的解释,第一首英文诗最完美的翻译应该是: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第二首应该译为:对于世界来说你是一个人,但对于某个人来说你是全世界。但向波老师可不仅仅是想秀一下自己的英文水平,他硬是在第一首中找到了诗歌的漏洞:太阳在早上,月亮在晚上,那下午你干嘛去了?学生听了哄堂大笑。除此之外,他还说两情相悦的恋爱中的男女身体里会分泌苯乙胺这种化学物质,这会让他们对彼此非常感兴趣,一见不到就会胡思乱想,这样的后果就是非常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所以高中生不应该谈恋爱。你看,既活跃了课堂氛围、讲授了化学知识,还从根本上对早恋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告诫大家不要早恋以免影响学习。这种一石三鸟的授课方式可不仅仅是即兴发挥,这背后一定是下了苦功的。

像向波这样的教学方式,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吗?


为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很多圣人君子口中的屎尿屁这三俗他不但不避讳,还主动化为课堂上鲜活的实例。他如今在网上最走红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不要让学习耽误了放屁!”这其实是他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学习甲烷、氨气、硫化氢等知识点主动造的梗,他甚至还说中国有一个职业叫闻屁师,一个屁打过去,大师一闻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这个职业引发了同学们对屁的成分的关注。抖音评论里的粉丝甚至留言评论:如果有这样的老师,我高考理综能考满分。

伟大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时总是最容易成功,已经进入职场的人都有一种感受: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最幸运的,也是最幸福的。在学习上,兴趣能迅速帮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或者称沉浸式状态),它可以帮助我们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以最专注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学习效率和效果都是最好的。

化学本是一门枯燥、理性的学科,它不像地理那样波澜壮阔,不像历史那样精彩迷人,不像语文那样声情并茂,不像外语那样充满异国风情。而向波老师通过引用感性、形象的生活实例,最终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了理性、抽象的化学知识,这不该是所有老师应该学习的对象吗?要我看这简直是功在千秋!不要担心向老师的方法不管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笑声不会骗人、他们争先恐后抢答问题的积极性不会骗人。

向波老师曾经说过:我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他们想学、想听课,但就是没兴趣,听不下去。比如有的学生对化学科目没什么兴趣,也提不起精神来听。只有他们自己想通了,觉得化学有意思,愿意学化学了,或者说找到了化学的窍门,成绩才能保持稳定的提高。

因此,关于他的这种授课方法能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我想已经没什么好讨论的了!答案是肯定的:能,当然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