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耳光

昨晚美股在我们睡梦中刺激了一把,道指千点上下玩蹦极,最后收涨千点。今天美股期指又跌了…

看来“A股将走向成熟市场”这件事情,当个段子看就行了,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是成熟市场。(成熟的暴涨暴跌市场)

今天A股在沪指3000面前也没了火气,下午跟跌美股期指,小额预先计提晚间外盘跌幅,这让昨天的所谓A股独立日,更像是情绪独立宣泄日。

来回扇耳光的行情,暂时还看不到尽头

扇耳光

对外围风险需保持高度谨慎,对A股流动性过剩导致长线逻辑短期到位,同样也需保持谨慎。

纵然如此,对A股的未来,我依然保持乐观。这也是我说,仓位保持灵活适度的内在逻辑。赌徒才一键打满一键清仓,券商最爱你

扇耳光

至于我前期给过的逻辑,会不会有动态变化?也会有,切忌刻舟求剑。

我的文章里面都会藏着行业跟踪方法,但考虑阅读体验,不可能写太多太细,我建议,要对你投资的行业建立一些信息敏感度,明辨什么股价异动和基本面关系更大,什么则是毫无关联。

苦口婆心到此打住。接着昨天的话茬,继续讲讲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汽车产品本身的最主要看点,来自两处:智能驾驶电池技术

特斯拉的智能驾驶Autopilot,属于视觉算法的逻辑,使用的长距离77Hz频段毫米波雷达,来自博世供货(博世中国是合资企业)。

这块要找国产替代空间、上游供货逻辑、参股逻辑、竞争拉动逻辑,都是主题投机的范畴,前期已经炒过一轮想象空间了,相关个股有华域汽车、德赛西威、中科创达、虹软科技等等,但我是没什么兴趣玩的。

至于电池技术,由于背后的竞争格局较优,投资确定性更高,值得重点说说。

2018年之前,特斯拉的电池采用18650版本,其中18代表直径为18mm,65代表长度为65mm,最后的0代表是圆柱电池,之后转变成21700电池,即每节电池的尺寸增大了。这种电池外观长得很像常见的五号电池,一台Model3则需要几千节。

扇耳光

目前特斯拉采用的21700电池是由特斯拉和松下联合研发的。

1月30日,特斯拉在其2019Q4财报电话交流会中明确提出LG与宁德时代为其新的电池供应合作伙伴。

国产版的特斯拉将采用LG和宁德时代的电池,宁德时代之前主要的电池产品是方形电池。

根据坊间猜测,国产版的特斯拉为了降低成本,将有可能在标配车型上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CTP磷酸铁锂电池,在高配车型上仍采用LG提供的三元电池。

美国版的特斯拉,预期仍采用松下的NCA(锂钴铝三元)电池,但特斯拉和松下的合作已经有种覆水难收的赶脚。

2月初,松下先是牵手丰田,20天后更宣布将在今年5月结束与特斯拉“太阳能电池”联合生产的合作关系,9月彻底退出。

目前美国超级工厂的松下动力电池份额不受影响,不过特斯拉先后并购Maxwell和Hibar,据外媒Electrek报道,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建造一条电池生产线。

扇耳光

特斯拉自产电池主要意图可能在解决原本特斯拉和松下的矛盾核心之一:松下的产能爬坡速度跟不上特斯拉节奏。

很多投资者会担心,特斯拉自产电池,会不会挤兑刚入局的LG和宁德,我认为目前不用考虑,因为特斯拉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整体产能,其次是对松下的潜在退出可能性做好准备,而不是把供应商统统取代掉。

解决了这个认知问题,接着说LG和宁德的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三电环节,主要就由电池材料、电池、电机、电控等环节组成。

LG和宁德做为动力电池商,它们的供应链指的是电池材料,四大材料分别是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

LG和国内一些电池材料商有较大范围合作,在国内建厂的部分也是多数使用国内电池材料。此外,LG在欧洲这轮增长当中也在迅速扩大份额,因此可以和宁德一起看。事实上,它们的全球布局有很多重叠领域,不论谁更胜出,供应链都受益。

我们要找受益最大的电池材料标的,那必然是在各自赛道有领先优势的,能确定分享这轮产业机会的,而不是才刚形成产能的。

一句话就是竞争格局为主的选股思路。

比如【隔膜】领域,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趋势下,更薄、一致性更好的隔膜是核心材料之一,湿法隔膜(加上涂覆提升热稳定性)就成为最佳技术方案。

产能规模越大的公司在降低隔膜产品的单位成本上越有优势。

因此选择湿法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就会胜过其他仍在跟风扩产能的厂商,包括做为干法龙头且干湿并进的星源材质,后者的业务覆盖和良品率都逊于恩捷。

再比如【负极】领域,璞泰来作为人造负极材料

的龙头(国内最大,世界第三),其最大的优势是人造石墨的性价比高,循环寿命长,人造石墨+方形电池性能也远优于天然石墨+方形电池。中国宝安(旗下贝特瑞)产的天然石墨,则供松下NCA21700电池使用为主。璞泰来自然比后者更受益新的格局。

既然是龙头,业务覆盖不含糊。恩捷在国内供货宁德时代,在海外供货松下、三星和LG(去年5月,恩捷公告与LG签订了总金额不超过6.17亿美元的《购销合同》,合作期限长达5年);璞泰来则绑定LG、三星、ATL和宁德时代。

关于磷酸铁锂或三元电池路线选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 正极是电池路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所在(存在路径选择问题);

  • 要想提升能量密度,就需要湿法隔膜和人造石墨(不受影响);

  • 电解液也是两种路线都需要,不过铁锂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量较三元电池提升了约30%(存在路径选择问题)。

所以我今天就暂时不分析正极和电解液了,宁愿等4月份特斯拉公布更多关于无钴电池的细节。

目前的选择,则要留意确定性带来的高估值,恩捷璞泰来两家当前都超过50倍PE,和调整折旧后超60倍PE的宁德时代(详见昨天文章留言区)、超80倍PE的恒瑞医药,情况有些类似。

高估值往往代表基本面判断的容错率更低,若参考趋势买入,则需紧密跟踪,严格止损。

老话再重复,写行业,意在共同探讨逻辑,不是推荐股票,请为自己投资决策负责哦。

之后有机会,我再说说相关零部件和汽车电子。

留言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