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疫情期間,你們家裡吃掉了多少食物?情況如何?

吃貨小倩兒


年前買了兩袋25公斤的大米,已經剩下半袋估摸著還有一二十斤吧。買了三十多斤豬肉吧,一次是三斤裝的,買了六七回了,年前醃製了十多斤排骨,買了五斤牛肉,四五斤雞爪,兩三斤肥腸,三斤豬尾巴,四斤豬蹄,還有三四斤鱔魚,三斤多甲魚,油三壺。青菜在年前買的花了三四百塊,現在代購的青菜花了四五百塊。買了一回魚花了一百塊,年前買魚花了兩百塊。現在冰箱裡只剩下一斤多雞爪和一斤多豬蹄了。

這就是這五十天吃下的糧食蔬菜。一家三口!


平靜珍惜


家裡的人口比較多,疫情期間期間吃掉了一點50斤的大米和兩袋50斤的麵粉,作為一個北方的家庭,比較愛吃麵食,疫情期間買饅頭的店鋪不開門,主要是在家兩三天就要蒸一次饅頭,要不就是做手擀麵,還有在網上學習著做涼皮和蛋糕,所以麵粉吃的比較多。

對於蔬菜,不得不說有塊小菜地還是挺好的,在一個小的塑料棚裡中有香菜、油麥菜、白菜、還有小香蔥,以及我們最愛吃的生菜。在冬天裡樹木基本上都是光禿禿的,但是我家的小菜園真的是油綠綠的,看著就喜人。




最近油菜花也陸續開放了,我家在屋簷下也撒了一些種子,黃黃綠綠的,鬱鬱蔥蔥昭示著春天來了,涼拌吃著不錯。





最近蔬菜基本上也吃的差不多了,疫情也得到了基本的控制,桃花、杏花、梨花也開放啦!花都開啦,果子還遠嗎?最後感謝那些為了人民衝鋒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才讓我們這些老百姓過上平穩的生活。





紅豆花生芝麻醬


記得過年之前,我們家裡商量著今年可能要來四五桌子親戚,所以打算把能放的肉食葷菜先買一大部分。所以我和父母分頭行動購置了牛、羊肉、豬肉還有一些雞鴨肉總共計兩千多塊。

然後大年初一,在我們的地區明顯的感覺到疫情的嚴重性,然後晚上我和父母一個個打電話給親戚們,讓他們不要過來了。今年謝絕訪客,開始了在家中自我隔離的狀態。

幸而無論每年過年還是平常家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儲備一些食材物資,所以在緊急狀態下才不會顯得被動,家住農村,蔬菜不缺,像青菜、土豆、地姜、蘿蔔等等,雖然不全,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足夠了。

緊接著在家裡開始了吃飽睡睡飽吃的狀態,為什麼這樣呢,是因為持續一個月每天都是吃飯—追劇—曬太陽—吃飯—睡覺,循環往復,在這樣的日子裡我體重蹭蹭蹭的往上漲大約一月有餘胖了五六斤吧。雖然看起來不多,但是在我現有的170體重中,每增加一斤都很難得(到瓶頸了,瘦不下來,胖不上去哈哈)。

一月過去,其中有一次去派發食材的地方購買過一次像土豆、花菜、胡蘿蔔啥的。然後配合著家中的菜,以及肉類和家中醃製的小菜,伙食出奇的好,餐餐豐盛,每天有肉,其中還包了三四次餃子,烙了兩次餅子,三次饅頭。不過家中的面大概是要吃完了,因為我離家回公司上班之前家裡又買了一袋子。

冰箱裡肉食啥的也所剩不多,基本上只有一小塊一小塊了。幸而有我國的白衣天使和政府的大力救治,所以疫情得到了控制,情況大有好轉過,家裡可以正常每隔幾天的採購一次物資了。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我們國家會繼續騰飛!


色香美食


疫情期間不出門,有一個知己朋友天天與我相伴,那就是美食!在家裡近2月吧,光說吃掉的10斤麵粉有6袋了吧。因為是北方人所以對面食是情有獨鍾的,包水餃,蒸饅頭,做花捲,烙油餅,炸油條,烤麵包,蒸野菜,炸丸子,一律都用到麵粉。而且每天都是吃兩頓飯,就用了那麼多面粉,冰箱裡的存貨基本都折騰完了,再加上一週兩三次去超市買菜買肉,每次一大兜買回來。這裡面我最喜歡做油餅了。光餅就做了很多種,有油餅,蔥花餅,雜糧餅,甜餅,豆渣餅,肉餅,菜餅,發麵死麵的都做。每次都是那麼好吃。說實話都摸到好吃的竅門了。

說一下雜糧餅的做法,先打米糊,下邊的濃稠的可以和麵,加入酵母粉,餳發至兩倍大。

開始做餅,擀成大面皮,抹油,撒上五香粉,加上鹽,一頭捲起,用手按壓成餅狀。

電餅鐺刷油加熱,放入餅胚,一面金黃再刷油翻面,不一會一個美味的雜糧餅出爐啦!你可以試試我的方法,關鍵是把面和的越軟餅越軟,越好吃!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新的菜品,一起分享。


藍色雲裳


疫情正好是春節,家人團結圓的日子。孩子老人,在外漂迫一年年輕的都回家了。所以吃的,用的都比平常多。我們一家四口吃了50斤麵粉,還有一袋大米,兩壺油,菜有白菜,羅卜,各種青菜,還有乾菜類,粉條,黑木耳,腐竹,有時買些肉,雞腿,火鍋丸子孩子愛吃。這個疫情期間讓我明白做飯要適合每個人口味。1



豬小情


就喜歡聊吃的話題,你要問我做了多少美食,手藝不佳,不好意思拿出來說,你說吃了多少食物我還真列出一大堆。

首先家裡的冰箱現在是空的,不管是被凍過的還是新鮮的,能做的都被拿出來變成美食了。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有人為了控制身材不吃晚飯,我做不到,本來在家就無聊,每天再少吃一頓飯會感覺委屈了自己[捂臉]。

從早飯說起吧,家裡雞蛋麵粉基本上被我早上給霍霍了,尤其是雞蛋買的最多,隔三差五就得買點雞蛋。因為早上要吃好點,在家吃好就少不了雞蛋,早上我經常做雞蛋餅吃,每天早上雞蛋最少要用五六個,麵粉也必不可少,攤餅吃,包著吃,所以這一個多月來家裡吃了幾十斤麵粉和幾十斤雞蛋。

中午更是厲害了,家裡大米就買了好幾次,每次二十斤,也就是最少吃了七八十斤大米。每天三菜一湯必不可少,當然菜都是去菜場現買的,還有冰箱裡的存貨,都被辦完了。

晚飯我也必不可少,經常包餃子吃或者吃粥,吃粥就得蒸饅頭配著吃,以前能買到饅頭,最近這一個月什麼熟食都買不到,都靠在家自己動手做。所以一天算下來消耗的食物還是蠻驚人的。

都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在這非常時期宅在家更是餐餐靠自己,霍霍了不少食物,所有能做的美食都做了一遍,廚藝更是有所上漲[呲牙]。






一起學美食


自從正月初八上廣州後一直沒開工,也沒出門,那隻好在家做吃的了。上來時在家帶來70多斤番薯,玉米蔬菜可以吃一星期左右,還帶上來5只家雞,然後就十天沒陽門,每天早餐就吃番薯,番薯餅,兒子都在笑我說:媽媽,你在養豬呢,養了三隻豬!因為鄉下人都種很多番薯大部分都餵豬的。疫情以來,吃的最多的就是番薯了,算上後來大姑給我拉來的50多斤,大概吃了一百多斤了,平時在外工作的話三年也沒吃那麼多,哈哈!





愛你安琪兒BB


您好,我是鄉村董哥,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疫情期間我們家吃掉的食物有:

①麵粉兩大袋。都用來蒸饅頭、烙餅、炸零食等。

②25kg一袋的大米,到目前吃了一袋半。

③蔬菜有:土豆、白菜、油麥、油菜、蒜薹、豆芽、西紅柿、西葫蘆、黃瓜、蘑菇、炒豆角等。

④肉類有:豬肉10斤、羊肉5斤、驢肉15斤、雞腿20個、雞翅5斤、羊頭2個、香腸。

⑤雞蛋大概200個左右,鵝蛋16個(自己家養的鵝)。

⑥小米粥、麵條、水餃……

還有一時想不起來了,說了這麼多,感覺我們家都特能吃。[捂臉]

自從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家基本上都沒出過門,需要採購食用物資時,我自己去採購。

特別提醒:我們家五口人[呲牙]









鄉村董哥


大家好,我是陸豐仔,非常高興我能回答這個問題,我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疫情期間,我家吃的最多的主食是麵粉,用麵粉做的美食種類非常多,光面粉我家三口吃掉了50斤,大米吃掉了30斤,菜和肉較少,基本上都是年前儲備的存貨,米麵都是年前的存貨。

因為米麵儲存時間長,又是主食所以吃得多,尤其是麵粉吃得多,因為麵粉能做的美食較多,需要的配菜少,能夠很輕鬆的做出來多種花樣。下來我以我電餅檔做餅子的方法告訴你,希望能幫到你:

1、準備150g麵粉倒入大碗,加入2g酵母粉,10g白糖,1g鹽;

2、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攪拌下;

3、分次倒入50g溫水,攪拌成棉絮狀;

4、下手揉搓成光滑的麵糰,放溫暖的地方發酵到兩倍大;

5、發酵好了,揉搓排氣,擀成麵餅,包入喜歡的餡料;

6、包成包子狀,收好口朝下擀成麵餅,稍微發酵20分鐘;

7、電餅鐺刷油,放入麵餅,上下盤加熱3分鐘,翻面在加熱3分鐘,餅子做好,切開裝盤上桌

這是麵粉的一種做法,健康好吃,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陸豐仔啊陸


疫情來的太突然,節前毫無徵兆,本打算過完春節,正月15之前外出打工的,所以家裡存的米麵並不多。

到了1月28號,封村封路全面鋪開,不僅限制外來人員進入,連本村村民也有所限制,緊張的氣氛一下子上來了,看看自家的米麵就要見底了,可還看不到疫情將要結束的曙光,心裡開始發慌。好在家裡還有一缸麥子,足有1000多斤。煮麥粒吃也不至於餓著吧。苦日子過來的,不算啥。可是全家不同意,還有一個兩歲的小孫子,總不至於讓他也吃麥粒吧,關鍵是他也不可能吃啊。最後由我和村幹部溝通,允許我外出購置麵粉,但必須是村頭賣店,不得遠走。這已經謝天謝地了,共買回兩袋麵粉100斤,這次應該能堅持到疫情抗戰勝利的那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