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半夜遇強盜,即興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不僅僅是中國封建王朝國力雄厚的巔峰時刻,在經濟文化方面也是成就極高的,就拿古詩來說,光是《全唐詩》中收錄的詩歌就有數萬首之多,其中名篇佳句比比皆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詩人半夜遇強盜,即興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翻看《全唐詩》,小佛不得不感慨,唐朝時期真是人人愛詩,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庶民百姓,詩作皆被收錄,李白的很多詩作,更是被當事人傳唱,即便是在青樓中,也有很多李白的忠實粉絲。人人愛詩,就連被認作“粗鄙”的強盜們也甚至愛詩,李涉所寫《井欄砂宿遇夜客》便是為強盜們所寫,後被收錄在《全唐詩》中,傳唱至今:

暮雨瀟瀟江上村,

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不過小佛還看到了另外兩個版本,仔細讀來較上面的絕句差了一點味道:其一,春雨瀟瀟江上時,五陵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相迴避,世上如今半是君;其二,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他時不用相迴避 ,世上如今半是君。

詩人半夜遇強盜,即興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作者李涉,生活在晚唐時期,那時藩鎮割據,刀兵乃是常事,李涉避難南方,唐憲宗時出仕做官,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後被貶峽州,遇到朝廷赦免,離開貶謫之地歸隱山林。唐文宗在位時,李涉再度被起用,出任國子博士(國子監的一個官職名),故而世人稱他為“李博士”。

根據唐人範攄所著《云溪友議》書中記載,李涉寫《井欄砂宿遇夜客》是因為遭遇到了強盜,算是半被脅迫時所作。

那年,李涉前往九江看自己一個朋友,路途中只要遇到生活困難的讀書人,都會接濟一二,船中只剩下書籍和果腹的大米。船行到皖河入江口時,忽然颳了一陣大風,將船吹離河中,與另一船相遇,船中的人都是手拿刀劍的強盜,要對李涉的船隻進行打劫,問這是誰的船,李涉的隨從回答:“這是李博士的船。”

詩人半夜遇強盜,即興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強盜的頭頭一聽是李涉的船,當即表示不搶他們,只希望得到李涉的贈詩,“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吾輩不須剽他金帛,自聞詩名日久,但希一篇,金帛非貴也”。李涉為強盜寫下《井欄砂宿遇夜客》,強盜的頭頭非常高興,要送李涉錢財。如今讀這一段記載,不得不感慨是奇事一件啊。

有人曾經還考證出,李涉遇到的強盜頭目是韋思明,據說韋思明得到李涉贈詩之後不再做強盜,而是去了廣東歸隱,這更是一件奇事了。

《井欄砂宿遇夜客》雖然是李涉即興所寫,其中深意卻是耐人尋味。

前兩句很簡單,“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就是敘述自己在江上遇到了強盜,稍微詫異一下,強盜竟然知道自己。

詩人半夜遇強盜,即興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後兩句抒發感慨,“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曾經隱居,本想回避世事,不料強盜都知道自己的大名,真希望以後不用隱居山林來逃避。而今世事紛亂,原來靠著雙手吃飯的百姓有一半竟然做了強盜。這就是李涉對晚唐統治階層的強烈不滿,也有對強盜乃至百姓們深深地同情。

李涉遇到強盜,成就了為強盜所作詩篇中的千古名篇。

參考資料:李暉,《唐才子李涉“遇盜贈詩”諸事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