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政府工作部门、单位“亮目标”」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滨州之声3月10日讯

「滨州市政府工作部门、单位“亮目标”」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道臣(记者 王健 摄影)


今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诺做好以下16项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5%左右。

一、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着力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重点抓好投资过500万元的20个续建、拟建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全力支持邹平市打造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打造世界领先的铝制轻量化材料研发中心。铝制品一次合金率达99%以上,二次合金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50%以上。高端铝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30亿元左右。

二是建设世界级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对标学习上海化学工业园,引入“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7个省化工产业园区产业链重构。每个省化工园区开展1至2次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年底前引进市外资金10亿元以上。高端化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80亿元左右。

三是创建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围绕品牌服装创意设计、高端家纺智能制造,加快4个纺织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制定出台《打造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的若干政策》。10月份与中纺联联合举办世界家纺大会,展示宣传“世界家纺滨州造”区域品牌。高效生态纺织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0亿元左右。

四是突出重点技改项目支撑。编制2020年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计划,突出抓好投资过500万元的300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按季度通报进展情况,对过亿元的30个重点技改项目日调度,100个过千万的项目月调度。

二、促进新兴产业扩容增量

一是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年内培育2-3个智能制造(领军)企业或应用示范项目。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6亿元左右。

二是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年内培育市级平台5家以上。推进企业上云,年底前上云企业达到8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亿元左右。

三是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5家以上企业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左右。

四是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制定出台《滨州市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计划》《滨州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办法》。年内优选培育5家行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

五是加快5G产业发展。5月底前,完成全市5G建设专项规划。全年新建5G基站1900个,年底前实现市主城区和重点应用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

三、规划引领产业有序发展

一是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编制实施《滨州市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特色产业园”“园中园”建设,实现全市产业错位发展。助力金属板材、绳网、厨具等特色园区提升产业链水平。园区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提高到70%左右。

二是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全面推开“亩产效益”评价工作,推动工业企业资源要素市场化和差异化配置,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加快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优质企业汇聚。

三是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一企一策,稳步推进地炼、焦化等行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区内化工企业转型升级,逐步解决释放“化工围城”挤压城市发展空间困局。6月底前,全面完成省定园区11个村庄搬迁任务。

四是编制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9月底前完成初稿。

四、提高经济发展生态质效

一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制定《“滨州企业日”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好“滨州企业日”系列活动。完善企业家荣誉制度,调整充实优秀企业旗帜广场。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抓好“十条意见”的贯彻落实。个性化定制企业家培训,分行业、分专业、分专题,全年培训企业家3000人次以上。

二是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加强中小企业梯队建设,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年培育瞪羚企业10家、隐形冠军10家、独角兽培育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

三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发挥好市工业运行指挥部的作用,按月调度各县市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紧盯100户重点企业和行业前20名骨干企业,每月刊发工业经济特刊,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建立调度、分析、反馈和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