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最有人生道理的一首歌是什麼?

黃上家到


首先感謝樓主提供給大家這麼好的平臺!讓我們大家能有這麼好的交流機會!下面是小編個人的一些看法,只當是給大家拋磚引玉!希望大家有不同的意見或見解可在下方留言,相互分享溝通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努力提升自己,進而為平臺提供更優質的作品,大家一起加油!

小編是一個比較比較懷舊的人,本人是非常喜歡beyong的歌,對就是每一首,也確實beyong的歌詞都是有哲理、勵志。最經典的就是《紅日》,但是大家肯定也都聽過!所以今天小編就不說這些了,要給大家推薦一下新的歌曲,這樣才是歌荒的朋友想要的吧,嘿嘿,看我多瞭解你們^_^!

給大家推薦《日光》這首歌,是綠團“韋瓦第系列”的第一張專輯《春·日光》的同名主打,這首歌很特別,很多地方,比如複雜多變的節拍、橋段華麗的離調手法,都超出了一般人對“流行樂”的既定印象,目前我還很難找到《日光》的同類型作品。

《日光》

作曲、作詞:吳青峰

編曲、演唱:蘇打綠

春·日光

首先強調,這是一首節拍複雜多變的歌。

這首歌用的主要是6/8拍,但時不時混入3/8拍和5/8拍。在多次段落過渡的時候都會出現兩個5/8拍的小節來預示段落的過渡。副歌處的拍子更是讓初聽的人一下子摸不著頭腦,你可以數著6拍子然後忽然又發現不是6/8拍了,原來是變成了3/8拍。實際上,這首歌的副歌由12小節構成,3小節一個樂句,每句的前兩小節是6/8拍,後一小節是3/8拍。

數起來是這樣:

|0 泉水的音樂|在玫瑰縫中打|擊——|

|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

|0 牧神的笛聲|在快樂島中蘇|醒——|

|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

我們聽慣了4/4拍的音樂,偶爾出現6/8拍,而《日光》的節拍變化就讓整首歌的節拍聽起來特別的別具一格,對於很多一般的聽眾來說,這是從未見識過的音樂特點。

當然,只是節拍複雜的話支撐不起整首歌的美感,這首歌的作曲的旋律和和聲也很優美。

旋律上也是很一貫地保持了連貫和流暢,主歌很簡單的旋律,幾乎是

3 5 3 323

3 5 3 321

這兩句長度短且跨度不大的旋律不斷重複,然後到副歌變成大起伏線條且句子長的旋律——

5 6 1 6 6 5 5 3 3 6 1 2

2 3 5 3 3 2 2 1 1 5 6 1

和主歌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也只有這兩句簡單的旋律不斷地重複,和絃也是兩個和絃重複,但在這個特別的節拍上有很奇妙的感覺,和諧的音階和輕快的旋律讓這首歌帶上了民間歌謠的色彩,而六拍子和三拍子讓這首歌有了舞曲的運動感。據青峰說,這段是在日本創作出的類似採茶歌的旋律,簡單、和諧的音調和不規整的節拍也很貼近這類民間歌謠的特點。

當然如果這首歌就這樣結束未免顯得太平淡和簡單,於是在主歌和副歌之外有加入了一個炫技的橋段(Bridge)讓整首歌達到一個極高潮。這是整首歌最具技術含量地一個段落,可以明顯地聽出這個橋段一下子毫無預兆地大量地使用離調和絃,讓歌曲變得情緒緊張,又在“息”字回到主和絃,又得舒展開來。而這個旋律也寫得很絕,橋段開始第一個音就是變化音#5,樂感不夠好的話會一下子很難找到音準,整個段落很討巧地,每個和絃只搭配一個旋律音,避免了樂句內發展不連貫,但許多半音,比如“水簾遮蔽”就是b6 5 #4 5,也讓這段旋律特別地難以捉摸,也更對比出這個段落結束後,喧鬧場景一下子又變得柔和了起來。

Sodagreen

除開極其炫技的bridge,整個作曲較為特別的是節拍,旋律則是幾個樂句不斷地重複。因而編曲上則需要增加更多的變化來讓整首歌更富於變化。

整首歌貫穿始終的是鋼琴,主歌都用柱式和絃,而前奏、間奏和副歌都是用有線條的分解和絃,此外還用了吉他和貝斯,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歌的打擊樂不是架子鼓,而是手鼓和沙錘,更加貼合了這首歌的民謠氣質,打擊樂聲部是四或八小節一變(副歌十二小節變),打擊樂最絢麗的部分也是在這首歌的橋段。

至於前奏和間奏用到的一個音色特別的樂器,聽起來像是一個吹奏的氣鳴樂器,我原來覺得是長笛……但後來聽說是日本開發出來的一個新興樂器叫“鍵盤式吹奏笛”,是按鍵盤來控制音高的豎笛……就是這麼個看起來很奇怪的東西——

鍵盤式吹奏笛

最後再說一下歌詞,歌詞以古希臘的神話人物——牧神Pan的故事作為藍本,以“甦醒”為中心,勾畫出一個日光之下、萬物甦醒過來的美妙場景。《日光》的歌詞應該來自於牧神午後的傳說:

多情的牧神潘(Pan)愛上了河神的女兒緒任克斯,瘋狂地追求她。為了逃避牧神的追求,緒任克斯四處奔跑,但一直不能擺脫潘神的讚美和恭維。緒任克斯一路逃到姐姐那裡(一說母親),她姐姐立即把她變成一叢蘆葦。緒任克斯變成蘆葦後,有風吹過時,蘆葦就發出憂傷的曲調。牧神依依不捨,神迷意亂地折下了七段蘆葦,接成了一種樂器,並以緒任克斯命名。此後,牧神便和這樂器形影不離。

編曲裡的笛聲和歌詞裡“牧神的笛聲在快樂島中甦醒”都對應了這個傳說。此外吳青峰很受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的影響,也可能有一部分靈感來自於德彪西創作的《牧神午後前奏曲》

《日光》的歌詞也可以說是四季專輯的序,能看到為其他歌曲所埋下的伏筆。

整首歌似乎在告訴人們:天真、勇敢都是美麗而值得歌頌的的。懷著美好的心看待一切,也會覺得 “逝去”也是美好的,彷彿在心裡從不曾逝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