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兩年,摩根大通已經預測到2020年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

早在2年前的2018年9月13日摩根大通就預測,“下一場全球金融危機將於2020年爆發”,當時他們分析,下次危機造成的損害可能會比以往幾次略少一些。

2008年內爆之後被削弱的金融市場流動性是個難以預料的“未知因素”。

在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引發市場大跌和一系列緊急措施的10年之後,摩根大通的策略師們創建了一個模型,評估下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間和嚴重程度。他們認為,投資者應該為2020年爆發危機做好準備。


早兩年,摩根大通已經預測到2020年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


摩根大通的模型根據經濟擴張的持續時間、下次衰退的潛在持續時間、槓桿程度、資產價格估值以及危機前放松管制和金融創新的程度來計算結果。該報告稱,假設出現平均時間長度的衰退,模型對不同資產類別在下次危機中的表現做出瞭如下峰谷表現估計:

美國股市下跌約20%。

美國企業債券收益率上漲約1.15個百分點。

能源價格暴跌35%,賤金屬價格大跌29%。

新興國家政府債務的息差擴大2.79個百分點。

新興市場股市下跌48%,新興市場貨幣下跌14.4%。

摩根大通的策略師約翰·諾曼德和費德里科·馬尼卡爾迪寫道,“就所有資產來說,這些預測相對於全球金融危機的結果而言顯得溫和,相對於以往的衰退/危機的平均水平而言可能並不令人感到擔憂”。他們提到,在上次衰退和隨後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標準普爾500指數從峰值下跌了54%。


摩根大通的馬爾科·科拉諾維奇此前曾認為,由於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基於數量的交易策略的興起,顯著偏離主動管理的投資加劇了市場混亂的危險。他和他的同事10日在另一篇文章中寫道,未來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喬伊絲·張和揚·洛伊斯在報告中寫道:“從主動資產管理轉向被動資產管理,特別是主動價值投資者的減少,削弱了市場防止大規模減持(證券)並從中恢復過來的能力。”


早兩年,摩根大通已經預測到2020年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


諾曼德和馬尼卡爾迪寫道,最近新興市場的崩潰也能給人一絲慰藉:這意味著今年發展中國家的資產已經貶值,幫助限制了下一場危機期間從峰值到低谷的下跌幅度,並且抵消了槓桿的增加。

報道稱,除了流動性問題,諾曼德和馬尼卡爾迪還強調,下次衰退的持續時間是衡量形勢將變得多麼可怕的關鍵未知因素。他們對以往事件的分析顯示,通常衰退持續時間越長,對市場的打擊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