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日賺8億元仍將在臨哪些挑戰?

工商銀行日賺8億元仍將在臨哪些挑戰?

近日,國有六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的2018年業績報陸續出爐。據2018年報顯示,工商銀行等國有四大行合計淨利潤近萬億元,平均每天利潤為26億元。

其中,素有“宇宙第一大行”之稱的工商銀行,截止2018年末資產總額達276999.54億元,淨利潤為2976.76億元,2018年淨利潤增速4.06%,按照一年365天計算,相當於工商銀行在2018年的利潤每天超過8億元。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最會賺錢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工行的影響力也是全球矚目的。根據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佈的“2017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中國工商銀行以47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其他進入前十名的還有美國富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美國大通銀行、中國銀行、美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美國花旗銀行、香港匯豐銀行和西班牙國際銀行。

工商銀行日賺8億元仍將在臨哪些挑戰?

那麼,工商銀行為何會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呢?一方面,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伴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高速發展一起成長。中國經濟體量全球第二,中國經濟增速在大經濟體中位居第一,有這樣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決定了工行業績增長的基礎。可以說,中國的經濟體量以及經濟增長速度,是工行成功的核心基礎。

另一方面,作為傳統銀行,工行也並沒有墨守成規。在發展過程中,工行本身的服務,以及產品創新也是有目共睹的,信用卡、私人銀行、網絡支付、移動支付等相對新型業務也在不斷出現。能夠滿足客戶的全方位需求。而且在上市之後,工行在管理體制上,完全接軌國際最先進管理模式,這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工商銀行等國有四大行合計淨利潤近萬億元,平均每天利潤為26億元。其背後也存在著一些隱憂:首先,國有四大行都賺得盆滿缽滿,實體經濟就肯定會分得很少,長此以往未必是好事。資料顯示,中國工商銀行在2018年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位居第25位。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上榜的8家銀行平均利潤96億美元,而中國10家銀行的平均利潤高達179億美元,遠遠高於全部入榜中國公司的利潤水平(31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這10家上榜的銀行總利潤更是佔了111家中國內地上榜公司總利潤的一半以上。對比來看,美國上榜銀行的總利潤僅佔126家美國入圍公司的11.7%。顯然,國內銀行業在分割社會財富時拿得太多,不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

工商銀行日賺8億元仍將在臨哪些挑戰?

再者,銀行業的不良率的上升,同時存貸差也呈現逐步收窄趨勢,給這些銀行的未來業績產生影響。一方面,由於國內經濟下行和房地產調控深入,房地產和製造業不良貸款率將會明顯上升。可能很多問題在經濟上行時沒有發現,但在下行時卻集中爆發。另一方面,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銀行的存貸差也在收縮,這會大大壓縮傳統銀行的利潤空間。

最後,在很多金融科技領域,銀行要面對第三方科技金融公司的嚴峻挑戰。毫不誇張的講,由於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正在迫使傳統銀行業績轉型和升級。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現如今拼命“讓銀行的客戶不接觸銀行”, 雖然目前其業務還只是集中於消費領域、支付領域,但已經有新的動作,準備向公司結算支付等業務進軍,這對銀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工商銀行日賺8億元仍將在臨哪些挑戰?

工商銀行等國有四大行合計淨利潤近萬億元,平均每天利潤為26億元。特別是工行已經成為“宇宙第一大行”,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傳統銀行的快速業務升級。不過,存貸差的減少、科技金融公司的競爭,以及實體經濟不景氣,導致不良率上升等,都預示未來的國有銀行所面臨的挑戰仍很艱鉅,國有銀行業要想長期日賺鬥金很可能會面臨不小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