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河南(十四)胡甲刀

走遍河南(十四)胡甲刀

週末的上午,和朋友一起驅車去了一趟河南郟縣的茨芭鎮。忘記了在何處看過一篇文字,談到茨芭鎮生產的家用菜刀歷史悠久,質量不凡,所以就一直惦記著這個地方了。從高德地圖上搜索一下,離家也只有六十多公里,所以決定去一趟。

早春二月,楊柳吐青,杏花飛白,走在疫情稍稍解禁的鄉道上,有點荒涼,有點冷清。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茨芭鎮,才知道聲名遠播的菜刀生產廠家並不在鎮上,而是在一個叫齊村的地方,當地人稱是胡老二菜刀。按照路人的指引,驅車到了距離鎮政府大約兩公里的齊村。原本想著是一個菜刀生產專業村,到處是整齊的廠房,林立的工廠。到了才知道是一個普通的農家作坊,順著村口路邊攤指示牌,很快就找到了。在農家院中佈置有產品展廳,主人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展廳的牆壁上掛有胡甲刀的溯源,有工藝創始人的生平事蹟。胡甲刀的生產歷史已近百年,代代傳承至今已到了第四代傳人。在主人的引領下下,參觀了產品展廳,原料車間,鍛造車間,打磨車間等生產流程。聽著主人的介紹,也把我們帶回到上世紀八零年代以前的農耕文明時期。

曾經的鄉村,鐵匠鋪,木匠鋪,豆腐坊基本上是每個村落都有的作坊。記得小時候,經常跟隨爺爺和父親到村裡的鐵匠鋪,打造鐮刀,鋤頭,耙子,钁頭等農具。鐵匠鋪裡的場面至今猶在眼前,一個風箱不斷的拉伸,將爐火燒旺,鐵塊在爐火裡燒紅後,被夾出來放到鐵砧子上,開始用錘捶打,紅紅的鐵塊,錘打時火星亂濺,鐵匠揮汗如雨,每一捶,都向著想要的造型方向努力著。幾番捶打之後,鐵塊的溫度稍稍低了,繼續放到爐子裡,風箱拉動,火苗騰躍,把鐵塊再次燒到紅彤彤,然後取出來,繼續在鐵砧子上錘打。如此反反覆覆,千錘萬擊之後,終於將鐵塊打造成型,變成一件得心應手的農具。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的農具漸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村裡的鐵匠鋪也難覓蹤影了。

胡老二家的祖傳手藝在現代化的大潮中,不但沒有被時代淘汰,反而經過創新發展,主攻菜刀生產,並且註冊了胡甲刀的商標。胡甲刀把傳統工藝和現代生產設備結合起來,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保留了老手藝的品質。主人熱情的介紹了“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原理,讓我們對這句通俗的諺語有了真實場景的認知。胡甲刀的刀把木頭統一採用香椿木,這其中的奧妙原來是香椿木的刀把在炎熱的夏天不落蒼蠅。在沒有現代衛生條件的昔日廚房裡,夏天蒼蠅飛舞,也是去除不了的煩惱,但胡甲刀卻有了這樣一個不傳之秘密。

胡甲刀如今已經成了當地很有名氣的特產,親朋好友,商業外出贈送禮品,一般都會贈送一把胡甲刀,並且把送菜刀昇華成送財到的吉祥理念。這樣一件,既實用,有吉祥口彩的禮物還有誰不喜歡呢?據主人介紹,胡甲刀不但在線下銷售,也通過互聯網銷售到更遠的地方,一年下來,也能賣到上萬把。粗略算一下,這樣一個作坊一樣的生產車間,年產值也有大幾百萬吧。

參觀結束的時候,我們也各挑了一把中意的菜刀,朋友代付了錢,然後帶著“財到”的滿足,踏上回家的路。

2020年3月8日

走遍河南(十四)胡甲刀


走遍河南(十四)胡甲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