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勐龍田


春風又綠勐龍田

陽春三月,春和景明。勐龍壩子,陣陣和煦的春風掠過。田間剛栽插不久的水稻秧苗已經返青,隨風搖曳,泛起層層綠色波浪,一派人勤春早的好光景。


春風又綠勐龍田

景洪市勐龍鎮曼兵村曼嘎村小組巖應家的水稻長勢喜人。一大早,巖應就來到自家的稻田裡管護秧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家和村小組群眾一樣,嚴格抓實疫情防控,積極開展春耕生產。時令不等人,育秧、管理、耕田、移栽……一切都按計劃有序跟進。目前,返青的水稻正在分櫱,精細的田間管理又提上了日程。


春風又綠勐龍田

“從前靠牛犁田,僅翻耕田地就需要好幾天。現在用機器耕地,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了,一天就可以耕完家裡的水田。”1999年,巖應家購置了第一臺手扶犁地機,他說雖然花了9000多元,但卻節省了不少時間。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戶的生產效率提高了,經濟收入也增加了。2019年,全村年人均收入達到了8200元。

巖應說:“現在,正值秧苗返青和分櫱期,是病蟲害侵襲水稻的關鍵期。我們每天都要進稻田,密切查看有沒有病蟲害。前幾天,鎮上派了專業人員來指導水稻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在田裡安裝了監測儀器。”


春風又綠勐龍田

疫情期間,鎮黨委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恢復,在保證農戶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涉農部門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恢復生產、提前做好草地貪夜蛾、蝗蟲等病蟲害防治。轄區內儲備糧食良種3.7噸、大型農業機械39臺、各類農藥73.478噸。各類農資儲備和供應充足,農業生產用水調度合理,春耕生產正有序推進。全鎮預計春耕糧豆播種面積2.2萬畝,其中水稻種植3200畝左右。


春風又綠勐龍田

今年早稻,曼兵村曼嘎村小組種植水稻面積依然達480畝。近年來,很多外地產商到附近村寨租用田土種植香蕉、火龍果等經濟作物,水稻種植面積不斷縮水。“我們傣家人世世代代種植水稻,家裡種幾畝田,糧食有保證,心裡安穩一些。”為了確保基本口糧,曼嘎村小組制定村規民約:村裡的田必須種植糧食,不能隨意外租。以此保證農戶的“米袋子”。

“我家的水稻每年種早、晚兩季,用附近南阿河的水灌溉,今年預計3月下旬開始施肥,5月可以收割,然後休整一段時間就開始播種下一季,收穫的稻穀一部分留著自己吃,一部分賣出去。”眼下,全鎮疫情防控和景洪市、全州一樣,可控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正全面恢復。巖應充滿信心地表示,第二季水稻播種會和往年一樣,“今年水稻生產不會受疫情影響,如果雨水充足的話,估計產量和收入比去年還高。”春風吹綠了稻田,為像巖應家一樣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傣家人,帶來厚實的豐收希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