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之美(3)——《國風·周南·卷耳》(相思苦)

詩經之美(3)——《國風·周南·卷耳》(相思苦)

詩經之美(3)——《國風·周南·卷耳》(相思苦)

卷耳:今名蒼耳,嫩苗可吃,子可入藥。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zhì)彼周行(hánɡ)

陟彼崔嵬(wéi),我馬虺隤(huī tuí)。我姑酌彼金罍(léi),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sì ɡōnɡ),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qū)矣,我馬瘏tú矣,我僕痡pū矣,云何籲(xū)矣。

【註釋】

詩經之美(3)——《國風·周南·卷耳》(相思苦)

頃筐:斜口淺筐,前低後高,如今之簸箕。

①不盈頃筐:採了又採都採不滿淺筐子,心思不在這上頭。

②寘彼周行: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於是眼前出現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③陟彼崔嵬:登上那高而不平的土石山。

④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稱。

⑤虺(huī)隤(tuí):腿軟的病。

詩經之美(3)——《國風·周南·卷耳》(相思苦)

金罍(léi):金罍,青銅做的酒器。

⑥永懷、永傷:長久思念。

⑦玄黃:本是黑馬,病久而出現黃斑。

詩經之美(3)——《國風·周南·卷耳》(相思苦)

兕觥:形似伏著的犀牛的飲酒器,一說是野牛角制的酒杯。


⑧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謂山中險阻之地。

⑨瘏(tú):因勞致病,馬疲病不能前行;痡(pū)因勞致病,人過度疲勞而不能走路。

⑩云何籲矣:多沒讓人憂愁啊。

【譯文】

采采繁盛的卷耳,半天不滿一小筐。我想念心上人,菜筐棄在大路旁。

登上高高土石山,馬兒跑得腿發軟。且先斟滿金壺酒,慰我離思與憂傷。

登上高高山脊樑,馬兒病得已迷茫。且先斟滿大杯酒,免我心中長悲傷。

登上那座亂石岡,馬兒累壞倒一旁。僕人精疲力又竭,無盡憂愁湧心頭!

【賞析】

懷人是世間永恆的情感主題,這一主題跨越了具體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歷代詩人吟詠的好題目。《卷耳》為中國詩歌長河中蔚為壯觀的一支——懷人詩開了一個好頭。

《卷耳》共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婦女的口吻來寫的;後三章則是以思家念歸的備受旅途辛勞的男子的口吻來寫的。猶如一場表演著的戲劇,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內心獨白在同一場景同一時段中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