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歡迎點擊“關注”,陪你一起成長。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西瓜視頻可以免費觀看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影片中,丈夫張磬是一位科學家,妻子方韻是位經常出差的記者,兩人聚少離多,工作又都非常忙碌,人到中年還沒有孩子。由於方韻之前流產三次,再加上工作忙碌,不希望懷寶寶,於是兩人請了代孕媽媽李妍。李妍生下孩子後依依不捨的離開,方韻收養了一個地震中的遺孤。後來夫妻倆離婚,張磬帶著親生女兒去了美國,妻子方韻帶著收養的女兒獨自生活。


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


從孕育孩子起,我們對她就有了依戀

李妍說:“我覺得有時候人挺奇怪的,我每天晚上都給她講故事吧,有的時候講著講著,她好像就是我孩子。”

張磬回應:“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你就是她的母親”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懷胎十月,作為母親,我們已經習慣了肚子裡寶寶的存在,就算是如李妍一般的代孕母親,雖然孩子沒有自己的基因,但是能夠切實感受到寶寶的存在,同樣會對寶寶有天然的母愛。


我在懷寶寶的時候,每天摸著日益隆起的肚子都格外開心,這個甜蜜的“負擔”讓我覺得自己再累都是值得的。


當我們還是小女孩兒時,通常會覺得孩子真麻煩,又調皮又費錢,老了之後還不一定能給我們養老。

當自己成為母親時,才真正把孩子看作一塊兒寶,雖然調皮又費錢,但是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讓我們自願奉獻一切。

只要我們能健康的陪伴他們一同成長几十年就夠了。

別無他求。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孩子和生育自己的母親有天然的羈絆,這不是基因能阻隔的關係。

影片中孩子出生後的晚上,方韻強行把孩子留在自己房裡過夜,但是孩子一直哭,

張磬心疼:“都哭了半個小時了,別把孩子哭壞了”

方韻回:“我是她媽,我有權利帶她。”

從基因上來說,方韻是孩子的媽媽,但是孩子只認生育她的李妍。李妍一抱過去,孩子立馬就不哭了。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關於這個情節我感同身受。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這樣,有時候別人抱著,突然就哭了,不是餓也不是尿了,別人怎麼哄都不行,我一抱過來就沒事兒了。


當孩子還是胎兒時,跟隨了母親十個月,母親的懷抱才是她認為最安全、最舒適的地方。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保護孩子是母親的本能

影片中方韻去地震後的災區採訪,晚上遠程和張磬對話:

“尤其是一個三歲多的女孩兒,她媽媽為了救她,手一直撐著她頭上那塊預製板兒,堅持了好幾個小時,直到最後她媽媽死了,都沒有讓那塊兒預製板砸下來”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雖然方韻自己沒有孕育過孩子,但是當親眼看見母親為了救孩子而犧牲的情景,震撼了她的心靈,母愛原來是這樣的無私,而自己卻因為忙碌選擇代孕,讓別人代替自己承擔媽媽的角色,又是多麼的自私。

作為母親,我們不能只考慮基因遺傳問題,還應該承擔起做母親的責任。

當這個孩子看她的眼神如同看親生媽媽一般,方韻才切身體會到有個親近自己、自己也非常牽掛的孩子是多麼幸福。


回到家後,方韻如夢初醒,對當張磬說:

“人類的延續到底是靠什麼?是遺傳?是親情?還是愛?我自己的孩子在別人的肚子裡誕生,我以前認為這沒什麼,可現在想,本應該是我自己做的事情,讓別人代勞,自己卻坐享其成,是我太自私了。”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從古至今,母愛都是最偉大的,當災難來臨之前,母親的第一反應都是:保護孩子!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母語》:母愛是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正在吃飯的母親,在地震襲來時,第一時間護住了身邊的女兒,連手中的筷子都沒來得及丟掉


結語:

工作不值得讓自己捨棄孕育孩子的機會,母親是無人能取代的工作。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這是女性天生的情感,和血緣無關。




福利: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能學到很多關於胎教和養育新生兒的知識:

  • 孕早期,每天喝一杯豆漿,能夠補充孕酮,讓胎兒更穩定。
  • 孕中期,可以每天給孩子讀書,讓胎兒熟悉母親的聲音。
  • 孕晚期,多活動,游泳可以緩解下肢腫脹問題。
  • 孩子出生後,餵奶、喂水、喂果汁的奶瓶要分開。
  • 每次奶瓶用完要消毒。
  • 紙尿褲大概三個小時換一次。
  • 換完紙尿褲要塗抹護臀膏或潤膚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