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有一箇中年人,事業成功、家庭幸福,但是卻非常的苦悶,又找不出苦悶的原因,這種內在的壓力日漸加深,不禁使他對整個生命的價值感到疑惑,只好去向心理醫生求助。

醫生聽了他的煩惱之後,開給他四帖藥,分別裝在不同的藥袋裡,對他說:“你明天早上九點鐘以前獨自一個人到海邊去,九點鐘打開第一帖藥服用,十二點吃第二帖藥,下午三點和五點吃剩下的兩帖藥,然後天黑的時候回家,你的病就會好了。”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他聽了醫生的話,第二天一大早就獨自到了海邊,九點鐘的時候打開第一帖藥,發現裡面有一張紙,寫了兩個字:“諦聽。”

這帖藥出乎人的意料,他就坐在海邊諦聽,聽到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海風掠過的聲音,海鳥覓食的聲音……這些大自然的聲音給他一種親切寧靜之感,突然驚覺,自己的生活已經很久沒有諦聽了。

到中午十二點,他打開第二帖藥,上面寫著:“回憶。”他就坐在海邊靜靜地思索著自己的童年與成長,那些辛苦的日子裡,擁有的很少,卻有很多的歡樂。想起一些童年的歡笑,使他展現了難得的笑靨。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下午三點,他服食的第三帖藥是“檢查你的動機”,他開始檢查起自己是在什麼情況下踏入社會?追求名利的動機何在?現在的情況是否合乎從前的動機?

他的第四帖藥是“把你的煩惱寫在沙灘上”,他隨地撿了一塊石頭,把自己心中的煩惱與苦悶都寫在沙灘上,眼看還沒有寫完的煩惱,一下子就被海浪撫平、沖走了。

黃昏的時候,中年人從海邊愉快地回家,心裡的苦悶也隨之開朗了。

這是教育心理學上的一個個案,我覺得是對治現代人苦悶之病的很好藥方,一個人在心理上不能得到解脫,往往是沉陷其中,不能自拔的結果,若願意轉一個彎,天地就自然清朗了。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從禪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也很符合禪的心靈開發過程。“諦聽”是“外觀世音”,讓自己與自然冥合;“回憶”是“內觀自在”,在靜慮中反觀自己的心;“檢查你的動機”則是“莫忘初心”,不忘失最初的念頭,這種動機的檢查是一種“承擔”;“把煩惱寫在沙灘上”則是“放下”,人生究竟的結局,不要說名利要放下,煩惱也要放下,為什麼人總不願意及早放下呢?

其實,這種訓練,只是讓我們從“當局者”跳躍出來成為“旁觀者”,由迷轉清而已。我們在看人下棋時,總是看到高超奧妙的棋路,但是一旦我們自己下棋,往往在焦慮的苦思裡還走出荒疏的步數。那是由於我們旁觀時不執著勝負,甚至不執著於棋,所以能冷靜清澈地判斷局面。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最好的棋手一定在下棋時有一種超乎自然的感性,在對峙中他不浮動焦急,局勢不論好壞,他都保持泰然自若的態度;人生的棋也是如此,不被勝負所動,自然不會沉迷或波動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像“諦聽”“回憶”“檢查動機”“煩惱寫在沙上”看起來沒什麼重要的課題,卻往往是生命柳暗花明最重要的東西了。

在人生的步幅上,不是那麼緊張有效的、實用利益的事物,事實上是在放鬆我們的心智,“放鬆”——舒坦坦地放在那裡——有時正好是啟發禪心的契機。

靈雲禪師參禪參了二十幾年,一直都不能開悟,有一天在禪定時抬頭看到窗外盛開的桃花,突然之間,就開悟了。那一剎那的放鬆使他猛然地心念頓空,反觀心性,就找到了,所以他寫下這樣的一首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靈雲禪師和前面那一位到海邊的中年人一樣,是從“當局者迷”轉到“旁觀者清”的位置上,中年人知道怎麼用更好的態度回來下人生的棋了,而靈雲禪師則是開悟了廣大的空性,事雖不同,理是一樣的。

只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要為苦悶的自己做一個什麼樣的扭轉與放鬆呢?


在不安的世界裡,只有放下執念,拋開焦慮和煩惱,才能讓內心迴歸平和,活出人生的最好時節。

這是一種豁然明朗的性情,更是自心清淨的處世之態。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一、人生滋味不易知

1/15

我們所經歷過的美好事物,其實都被卷存典藏著,一旦打開了,就從記憶中遙不可知的角落飄回來。

2/15

戀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戀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個人不能嘗苦,那麼也就不能體會到那苦中的美。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二、隨心隨緣,歡喜度日

3/15

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痕,只要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裡的胸中散發出來,也就夠了。

4/15

不能進入微細的愛裡的人,不只是粗鄙,他也一定不能品味比較高層次的心靈之愛,他只能過著平凡單調的日子,而無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三、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5/15

在每一個黎明醒來,有一些會心的悟。

在每一個黎明醒來,接受陽光的溫暖、光明。

6/15

文學如杯,往事似酒,杯酒風流,如夢如電,但是當我們想起那個時代的熱情、真情、豪情與才情,就覺得點燃了火種,光明也就有了希望。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四.生命的風雨都是掌聲

7/15

從汙穢的心中呈現出汙穢的世界,從清淨的心中呈現出清淨的世界,人的境況或有不同,若能保有清淨的觀照,不論貧富,都不能轉動他。

8/15

經過了歲月的磨洗,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賊光才會收斂;等到賊光消失的時候,也正是寶光生起之時。

9/15

心靈裡的煩惱、悲哀、痛苦,要在今天做個了結,明天自有明天的痛苦,就讓明天的肩膀來承擔吧!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五、用心發現生活之美

10/15

一片茶葉是不求世間名譽的,這就是以清淨心佈施,不求功德、不求福報,只是盡心盡意貢獻自己的芳香。

11/15

好的圍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六、壞事好事不一定

12/15

當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或者是“短笛無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樓昨夜聽春雨”。

13/15

生命就是由輕薄短小的歷程所組成的,所謂生命不空過,也正是去體驗那小小歷程中深刻的意義,體驗、體驗、再體驗,更深入的體驗,這是到彼岸的智慧之路。

林清玄:在不安的世界裡,如何拋開心中的焦慮和煩惱?要做到七點

七、一個人的修行路

14/15

一個人不明事理,不是事理有病,不是眼睛有病,而是內心有病,只要治好了真心,眼睛也可以分辨,事理也得到了澄清。

15/15

我不刻意去找一座廟朝拜,總是在路過廟的時候,忍不住地想:也許那裡有著入世的青山,然後我跨步走進,期待一次新的隨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