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冀東版創刊15週年|用文字築就的情緣

燕趙都市報冀東版創刊15週年|用文字築就的情緣

用文字築就的情緣

□楊立元

時光荏苒,《燕趙都市報冀東版》已經辦刊15年了,我與她結緣於貼近生活、為民鼓呼的共同情感。因此這15年來,我在這張報紙上發表了幾十篇文章,與她用文字築就了深厚的情緣。

起初與她結緣,說起來也怪有意思的。她創刊起始,我有個學生去了那裡。因為要打開局面,他需要讓朋友們訂些報紙,於是我便訂了一份冀東版,這也讓我開始了給她寫稿的歷程。我非常喜歡冀東版接地氣、表民生、說真情的內容和形式多樣、活潑靈動的形式。這一下子,我就訂了有十年光景。後來與冀東版的領導和編輯部的人熟悉了,他們不讓我再訂報了,要免費給我送。我婉言拒絕了,因為這是我對她的一份心情、一份支持啊。

15年來,我給冀東版寫的稿子可分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對新生事物給予支持的。冀東版十分關注發生在冀東的新生事物,並給予大力扶助。如以趙立君為首的唐山民間藝人辦元宵晚會的事情,冀東版就不遺餘力地全方位地進行宣傳報道。我也每次都為每年“民晚”的演出寫一篇綜述式的評論文章,對由個人出資籌辦、民間藝人無償演出,表現民間藝術精粹,彰顯唐山文化底蘊的行為予以助推。除此,我還在冀東版的推介下寫了《農民拍電視劇:物質富裕之後的文化訴求》,《農民“選秀”與草根文化的壯大》等文章;二是對百姓關注的事情給予扶助的。如關於新《楊三姐告狀》引起的訴訟的事情。因為新《楊三姐告狀》對原《楊三姐告狀》進行了破壞性的改編,引起了民憤。於是楊三姐的後人狀告電視劇製作人,冀東版及時予以報道,連續刊登了我的《保護文藝經典的尊嚴》等3篇文章,對一些電視劇取消藝術作品的精神高度,迴避、醜化、嘲弄現實,篡改、歪曲、自造歷史,把對藝術的追求轉為對金錢的追求的不良傾向進行批評和反駁。三是對市民關注的文化問題進行評論的。冀東版對市民的訴求尤其文化方面的問題及時回應,我也寫了一些文章。如《保護“非遺”,就是在保護文化名城的根基》《保護古蹟,留住歷史的痕跡》《閱讀:提升唐山文化素養的助力》《感人的事蹟搬上銀幕會更感人》等,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四是對新生事物、先進人物予以宣傳表揚的。冀東版與唐山市精神文明辦公室進行了5屆“感動唐山人物”的評選,我當了4屆評委,此舉已經成為唐山的一個文化品牌,為推動唐山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也寫了一些文章予以讚譽。五是對一些不良社會現象進行批評。冀東版是一張關注民生、表現民情的報紙,她不僅對美好的事物進行讚美,也對一些不良傾向進行批評。在我發現環城水系的石像遭到嚴重破壞後,寫了文章給了冀東版。他們立即派出記者和我一起去調查拍照,及時發表,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

15年來,冀東版已經成為冀東的品牌報紙,成為基層百姓歡迎的報紙。她與生活接軌、與老百姓結緣,發行量在不斷擴大,受眾越來越多。我也與她結下了深厚的情緣,成為了知心朋友。願冀東版越辦越好!

一張有牙齒的報紙

□三九木

我在2009年4月寫了一篇名為《痛乎哀哉,委屈的唐山人》的文章,為唐山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那個時候《燕趙都市報冀東版》有一個自己的論壇,把文章貼上去之後,反響很大,後來冀東版的一位編輯找到我,希望我以後多寫一些關於唐山城市發展的建設性文章,我和冀東版的緣分就此種下。

後來,我先後寫了《為南湖建設獻言》《我為什麼反對學校地域邊緣化》《爆竹聲聲何時除》《我為什麼反對營運三輪車》《要發展文化,先保住城市書店》等解析城市發展過程中遇到問題的多篇文章,先後被冀東版刊登,現在看來,有些意見和建議或許站位不高,有些或許幼稚,但多少推動了這座城市的進步,我想以這些文字證明,每一個市民都不是冷眼的看客,而是書寫這座城市歷史的市民。

這是第一張讓我感覺到自己和這座城市的變化還有關聯的報紙。冀東版的存在,讓所有對這座城市大有裨益的建設性意見有了一席之地,讓所有熱愛唐山這座城市的人們找到了存在感和歸屬感。

一張報紙,做到如此,實屬不易。

眾所周知,如今傳統媒體是越來越不好辦了,但縱然媒體的形式再多,未必都值得尊重。一座城市總需要幾家值得尊敬的媒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大潮中體面地活下來。而這樣的媒體,應該安心做一面平鏡,它既能照出這座城市的光鮮亮麗,也能反映我們身邊的問題。城市發展中遇到問題是理所應當的,每一個市民都能理解,更不會因此嫌棄自己的家鄉,所以我說,一個真正的媒體應該是有牙齒的,不應為昨天的不堪打碼,不該給今天的現實美顏。

我還記得,當時一篇《“黑熊四熊掌被切”事件調查》的深度報道在全國掀起討論,引發了一場對地方動物園內動物生存現狀的全民思考;有關唐山火車站出租車攬客、拒載有損唐山形象的報道,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問題得到迅速整改;關於市內營運三輪車橫行的現象,冀東版刊載了調查報道,推動了相關部門科學有效治理的進程;廣大網友關於拯救和保護老唐山火車站的呼籲,也引發了政府領導的重視,並專門現場辦公解決此事……正是此類“負面新聞”的報道,讓我們及時發現城市管理中極易忽略的問題並迅速加以整改,也正是因為有冀東版這樣對城市負責對市民負責的媒體,才讓我們城市的文明建設和科學發展成為可能。

就是這樣一張報紙,在唐山已經存在了15年,我珍惜它,真心地祝福它前程似錦,牙好,胃口好。

記得那年初相識

□大唐瓦當

掐指一算,與《燕趙都市報冀東版》相識,轉眼已經九年了。

那一年,貴報編輯在QQ裡和我談唐山,談地震,談地震當中的小人物們。這些小人物,構成了抗震救災中的英雄群像,於是我寫了《歷史是筆需要共享的財富》,發在《燕趙都市報冀東版》上。說實話,我不該專功,這篇文章(包括標題)都是我和編輯一起磨合出來的,卻署我自己的名字,受之有愧。

我原來在金融單位負責宣傳報道、信息反饋工作,也曾分別是省電臺和市電臺的特約通訊員和特約記者,報紙上有字,電臺裡有聲,電視臺有影,是對我們工作的基本要求,省級、國家級新聞單位對我的稿件也時有采用。但那時畢竟是本職工作,總覺得還缺少一點激情,缺少一點一吐為快的酣暢。後來受朋友之邀,來到貴報的《燕趙都市網》,在唐山論壇找到了這種感覺,於是,我和眾網友一起,說時政、論古今、評時弊、呼不平,當然也免不了一起灌水嬉鬧,不亦快哉。

本人有三好,愛美景、愛美食、愛管閒事。前兩條需要有錢有閒,最後一條最要命,有不文明現象喊不出去憋得慌,喊出去風險又極大,對體力要求也高。十多年前在搜狐玩論壇的時候,在街上看到一輛“霸道”霸道地橫在人行道上,於是拍了照片傳到論壇,不知怎麼被車主看見,跑到論壇威脅我;有一次某家飯店為了停車方便和不擋自己店鋪招牌,讓廚師用菜刀扒樹皮,俗話說人怕沒臉樹怕沒皮,樹一扒皮準死,那可是讓我寫出《五月槐花香》的老洋槐,於是上前勸阻,話不投機,被人家拎著菜刀追了半條街!幸運的是,十幾年以前還算“玉樹臨風”,加上年輕時跑過百米,“腦袋大脖子粗”的伙伕終於被我甩掉。

結識“冀東版”之後,和我一樣愛管閒事的網友終於有了靠山。開灤十中附近的公交站,落成之後只有廣告沒有站名、車次和收發車時間,成了“三無公交站”,我在論壇曝光之後,記者很快到達現場核實、報道,終於得到了滿意的答覆;一次我在大南湖樹林裡看到不法分子架設粘網抓鳥,網上已經有鳥倒掛而死,有的鳥兒還在掙扎,我給貴報打熱線,十幾分鍾記者們就趕到現場,聯繫了森林公安,當場拆毀了鳥網,放飛了被縛住的鳥兒;某小區物業整租地下車庫,結果承包人中途捲款跑路,我發帖後記者們又立即趕到現場採訪,物業只好答應允許繳費車主繼續使用車位,維護了車主利益……

這些年,在貴報的扶助下,我先後發表了弘揚唐山歷史文化的《唐山應建立和保護辛亥灤州起義革命紀念地》《唐山的大橋值得大書特書》《抗戰大戲只可傳奇不可戲說》;有呼籲加強我市文明建設的《文明城市還需官民共建》《文明城市離我們還有多遠》《請對雷鋒說聲謝謝》;治理交通亂象的《治理交通亂象不能臨陣磨槍》《唐山公交車報站亟待規範》《應該把收費公路暴曬到陽光下》;有舉辦世園會題材的《唐山推廣普及普通話勢在必行》《我們如何應對2016這場大考》;有反映不良現象的《給考生一個良好環境》《物業人員身穿解放軍軍服不妥》《讓城市口氣清新起來》、《為街邊的參天大樹討公道》;有抗震題材的《夢想常在我心》《歷史是筆需要共享的財富》;以及為唐山經濟建設獻計獻策的《旅遊旺季,唐山應該加速跑》等數十篇文章。另外,反映普通勞動者勞動身姿、捕捉不文明行為、搶拍車禍、火災等紀實性圖片以及美景花卉等攝影作品也屢上報端。

這些年,貴報和讀者不離不棄,做了很多反映民生的好事:邀請我們一起探討共享單車是否真正便民,一起討論業主委員會的發展前景等等;這些年,貴報和網友一起挖掘本地歷史文化:和網友訪評劇之鄉,探鐵路之源,尋鐵路橋之祖,聊唐山方言……這些年,貴報多次組織“東粉”(冀東版的粉絲)聚會、採風,一起暢想唐山未來,為唐山建設獻計策,為唐山文化傾心血,為唐山百姓鼓與呼……這些年,貴報領導、記者和編輯費盡心血,教作者遣詞造句、吟箋賦筆,使貴報金句滿版、墨韻生香。這些年,我忘不了那些亦師亦友的朋友們:李中平、師源,還有很多不知名姓的朋友們。

在一個吃貨眼中,貴報“冀東版”就是一碗兒時的醬油拌飯,吃著,品著,有唐山人小時候的味道;在一個行者眼裡,“冀東版”各版面性情各異、各具特色,猶如貴州黃果樹般洶湧,九寨的熊貓海般溫婉,又像熱帶雨林呀諾達般靜謐;在一個歌者看來,“冀東版”有時像陽春白雪,有時像下里巴人,有時像接地氣的唐山皮影小調……

新的起點,新的征程。真心希望貴報和讀者、網友、作者都不忘初心,永遠記得那年初次相識,也希望我們永遠相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