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第一期:魔球(12-13)

戰績45-37 (西部第8,首輪2-4雷霆)

百回合淨勝分3.3聯盟第9(西部第6)

預期勝場49.5 實際出入-4.5聯盟墊底

進攻效率109.8第6:投籃把握度第5,失誤控制第30,進攻籃板第17,造罰球第3;

防守效率106.6第20:限制投籃第19,造失誤第23,籃板保護第3,限制罰球第12;

陣地戰接球投比重第4,把握度第2;其中貼防下出手把握度第1,空位把握度第8;

主要操作:

賽季開始前:

凱爾洛瑞換猛龍的加里福布斯和2013年的首輪籤(亞當斯);

坎比換尼克斯的託尼道格拉斯,哈雷爾森,傑羅姆喬丹,2014年的次輪籤(尼克約翰遜),2015年的次輪籤(哈雷爾);

考特尼李換綠軍的賈胡安約翰遜,伊託萬摩爾,肖恩威廉姆斯,2013次輪籤(阿布裡恩斯)和開拓者的Diebler(未打NBA),三方交易;

蘭姆,凱文馬丁,2013首輪(亞當斯),2013次輪(阿布裡恩斯),2014首輪(米奇麥加里)換雷霆的哈登,戴昆庫克,白阿德,拉扎爾海沃德;

簽下阿西克,林書豪,德爾菲諾

賽季中:

白阿德,帕特森,託尼道格拉斯換國王加西亞,托馬斯羅賓遜,霍尼卡特;

小莫里斯換太陽2013次輪(卡南);

簽下小布和貝弗利


火箭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第一期:魔球(12-13)


連續3年西部第9固然讓人尊重,但常年不上不下的戰績讓火箭未來的建隊思路處在一個很困難的境況——沒有足夠好的戰績在自由市場打出吸引力;沒有高位新秀方便球隊積攢天賦。於是在2012年的夏天,火箭正式宣佈和過去說再見。

送走了球隊中一大批老將,換取首輪籤或者次輪籤的思路是對的,通過毒藥合同搞定林書豪和阿西克——前者因為在尼克斯的出色表現而被有所高估;後者是鐵血公牛內線的股肱之臣,短上場時間卻有很強的比賽影響力,和前兩年的泰斯頗像;簽下德爾菲諾也是很漂亮的操作,此人是前鋒位置的優秀射手,還在生涯最後一年打出了代表作。

饒是火箭休賽期的操作非常棒,但是困擾球隊多年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在姚明退役,麥迪離隊後,火箭一直缺乏最頂級的天賦,因此怎樣小修小補,這支球隊的上限清晰可見。


火箭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第一期:魔球(12-13)


雷霆和哈登的續約扯皮給了火箭可乘之機,當機立斷之下給了雷霆一個價值豐厚的籌碼(兩個高位首輪籤,一個可靠的即戰力,一個打球風格適配雙少的年輕樂透秀)換來了隊史最強外線。從當時來看我是覺得雙贏,雷霆既然不願意付出更大代價續約哈登,因此交易幾乎是必然的選擇;從這筆交易中雷霆得到了未來和現在,馬丁在12-13賽季的表現幫助雷霆打出了更甚於11-12的比賽統治力;不過球隊在季後賽頻繁遭遇不適時的傷病以及蘭姆根本沒在雷霆兌現潛力讓雷霆這筆交易越到後面越虧。

對於火箭來說呢?我不清楚球隊是因為想打全拉開擋拆選擇了哈登還是因為交易來了哈登而選擇這種打法。但可以知道的是,哈登的實力在全聯盟得到公認,並不是說火箭發現了哈登身上什麼了不得的特質。ESPN在2012夏將哈登排進了聯盟前30,單看進攻甚至還會更加出色。哈登作為名義上的二號位卻實際出任雷霆關鍵時刻的控衛,他打擋拆的潛力非常驚人,持球投三分和鬼魅突破腳步的結合本身已經讓人難以防範,結合傳球更是變化多端。科比在日後採訪也說到“我們搞不定哈登是系列賽輸球的主因”。

話雖如此,哈登來到火箭的體系下能打成什麼樣也是未知數,我當時認為哈登會成長為23+5+6這樣的全明星級別後衛,(但是恐怕最樂觀的球迷也不會想到哈登第一年就是26+5+6,接近聯盟前5的表現)哈登前兩場爆砍82分幾乎打消了所有球迷的疑慮,我們都知道:火箭崛起的日子來了。

當時聯盟還不像現在,火箭光是靠自成一檔的攻框+三分比重的理念優勢就足以獲得頂級的投籃把握度。更不要說火箭當時的空間水準還領先於時代(甚至是我認為哈登時代僅次於16-17的賽季),兩位年輕人的進步幫上了大忙,帕特森和小莫里斯前一個賽季還不知三分為何物,當賽季立刻變身同位置優秀的射手,兩個人截止日前一共投進了109個三分對球隊幫助巨大。如果說帕特森換來的加西亞在季後賽極為出色還情有可原;那麼將小莫里斯送出只換來次輪就相當可惜,考慮到火箭為了選他還放棄了倫納德就更顯遺憾。

但是不管怎麼說,火箭依託雙PG+雙射手的高效比賽模式,加上快速的比賽節奏,打出了賞心悅目的籃球,並且極具得分爆發力,打勇士射進23記三分並且打崩對手心態就是賽季代表作。火箭擋拆持球得分效率高居榜首,哈登年紀輕輕已經展現出了不凡的擋拆造詣,林書豪在尼克斯也是擋拆大師。值得一提的還有帕森斯,通過快攻和犀利的定點突破打出了頂級籃下數據的同時,還有投射和傳控本領,進攻才華不是火箭繼任的前鋒可比。火箭既準又侵略性十足,哪怕進攻籃板不是頂級還失誤連連,也不影響火箭能靠著不太出色的天賦和雷霆熱火等隊大打對攻。


火箭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第一期:魔球(12-13)


相對來說火箭防守端因為天賦不足而出現的問題更多一些。前鋒線普遍跑跳不是頂級,替補內線水準參差不齊(交易截止日後缺乏真正的pf更是讓球隊深度出現問題),因此球隊極度依賴阿西克的發揮。土耳其神塔也不負眾望,幾乎憑藉一己之力讓火箭的保護籃板和限制罰球排在聯盟前列;賽季中期加入球隊的貝弗利則成為了球隊外線的第一大鎖【注1】,球隊因此防守避免聯盟倒十。不過面對真正身體素質驚人的對手,火箭幾乎毫無招架之力,打掘金和雷霆難求一勝就是最好的例子。

火箭整賽季水準很高,四大主力幾乎全勤也幫到了大忙,因此淨勝分高居西部第6,除了極高水準的前5,火箭才是西部最強的球隊。但是火箭關鍵球運氣糟糕到了聯盟墊底的程度,又在收官連輸太陽和湖人才掉到西部第8【注2】。

儘管常規賽糟糕的收官嚴重影響到了火箭季後賽的前景,畢竟火箭憑藉超強的進攻爆發力能和西部大部分球隊打的有來有往,碰到真正的剋星幾乎沒有勝算,但是火箭季後賽還是給雷霆製造了巨大麻煩。貝弗利撞傷威少膝蓋是過去10年NBA影響力最大的10件事情之一(我不知道另外9件),本以為貝弗利是贏球心切後來才意識到是常規操作;其次在實際陣容輪換上火箭也有很多亮點,最大驚喜便是貝弗利-哈登-加西亞-帕森斯-阿西克的一大四小,一共出戰148個回合,百回合淨勝分21.6。雷霆在失去威少後,為了給杜蘭特減負,更多開始打起小陣容。這正中火箭下懷,單論主攻手哈登檔次和杜蘭特有巨大差距,但是火箭後續球員進攻水準完爆雷霆配角(???不可思議!),還趕上了加西亞和帕森斯系列賽準心驚人,在G2-G6和雷霆難解難分,即使2-4輸球也無損這一偉大賽季。


火箭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第一期:魔球(12-13)

其實沒太多人都意識到了帕森斯的離開會是火箭理念改變的開端


12-13賽季的火箭收穫頗豐——找到了正確的建隊理念,找到了真正值得託付的核心,另外由於陣中核心年輕潛力不俗,火箭在自由市場重獲吸引力。2013年拿下霍華德就是明證,但是我說一句可能不太對的話,我不確定拿下霍華德一定是正確的舉動,因為哈登時代前期的火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理念紅利期”:更多的球隊沒有意識到優化空間對進攻的增幅,霍華德很強,但他和阿西克和哈登都有衝突也是不爭的事實,當然這些都是下一期說的事情了。

注1:每36分鐘1.9斷1.1帽,5.9助攻2.2失誤,1.8記三分球,平心而論哪怕是12-13的貝弗利,水平也並不在林書豪之下;其更適合哈登的比賽風格以及林書豪季後賽的受傷讓他上位順理成章,何況火箭控衛一直有“誰受傷,誰就丟掉首發”的傳統

注2:火箭輸給了25勝57負的太陽和沒有科比的湖人,哈登兩場分別18中5和25中8,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