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異獸鸚鵡

【原文】

黃山,無草木,多竹箭。

有鳥焉,其狀如鴞,

青羽赤喙,人舌能言,

名曰鸚鵡。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對現在而言,鸚鵡若經過訓練,會學人說話也並不為奇,但它在《山海經》中也被冠上了“異獸”的標籤,與龍和鳳凰齊名,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古時期龍與鳳凰也是存在的......

異獸鳳凰

【寓意】

吉祥

【原文】

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山海經》記載的龍名為燭龍,也稱“燭陰”。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大荒經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

視為晝,瞑為夜,

吹為冬,呼為夏,

不飲,不食,不 息,息為風。

身長千里,在無之東。

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而他的描寫,與我們平時認為的神龍不是一個概念。

但是,除《山海經》中的燭龍外我們還從其他資料中找來了關於龍的記載。

《說文解字》中曾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本草綱目·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歷史真實記錄降龍事件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姓(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範氏其後也。"

《山海經》異獸錄,這些動物至今仍存,龍和鳳凰到底存不存在?

《史記·封禪書》載:"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

《遼史·太祖本紀下》記:"神冊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上射獲之,藏其骨內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