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未來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待遇即將上調,你怎麼看?

伊帆小妞


有人說未來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待遇即將上調,你怎麼看?

就我的觀察來看,這個應該不會成為普遍現象,至少短期內難以實現。

第一,鄉村教師的待遇仍然會成問題。

儘管一些地方在給鄉村教師加工資,漲薪水,但與此同時,城市教師也在加在漲,所以城鄉的差距實際上是不斷擴大的,這就會讓鄉村教師的待遇上漲不明顯。

而實際情況在於,一些鄉村教師的待遇不但難以上漲,甚至可能正常的保障都有困難,特別是那些地方經濟實力欠發達地區,所以時常有討薪事件發生。

第二,教育領域收入差距拉大也是個問題。

一方面是上面所講的城鄉之間差距。一方面是學校管理人員與一線教師的差距,尤其是不從事教學的管理人員,可能並不比一線教師收入低,相反還要高很多。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一些地方或領域的教師收入比較高。一是高校教師收入是比較高的,還是令人羨慕,但他們付出的讀書努力也非常人所及,至少要到碩士、博士學位,有的連碩士都不行了;二是一些地方的重點或示範學校,教師的收入也是比較高的;三是某些大中城市的教師,可能暗地裡從事補課等活動,收入更是不菲,有的豪車、豪宅,顯然非工資所能解決。

第三,尊重教師教學、知識創造,應成主流。

一個社會能不能進步,當然要看知識、人才的價值能不能得到充分尊重與體現,如果教師的工資收入都得不到保障和提高,而是一些靠房地產、炒房投資、資源暴利以及從事非法灰色手段等發財致富,那麼這個社會是沒有多大希望的,不僅難以進步,而且還會混亂。


碧翰烽


有人說未來教師會成為高收入人群,待遇即將上調,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的發展,不斷地出臺政策提高教師的待遇。

至於未來教師會不會成為高收入人群,我認為還是要理性地看待。

因為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是不是其他的行業就不重要了呢?公務員、軍人、醫生、工人……社會分工不同,每個人在自己的行業裡都為社會做著各自的貢獻。因此,社會各個行業之間,應該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不斷地提升教師的待遇是毫無疑問的事情,但是想要讓教師的收入過高,和別的行業拉開較大的差距,顯然是不現實的。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你說的未來是什麼時候?

第一,這個未來太遠了,太遠了。教師的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這個目前還沒全面完成。

第二,老師這個行業註定不會高工資。跟基本工資,補貼,績效有關,除非績效提成30000。

第三,教師職稱問題,一個普通老師高工資,那職稱工資的人呢?那會有多高啊。我選擇了教師,就沒指望過工資會有多高。


章老師開講啦


我建議,在原有基礎上每個教師每人每月加10000,看看效果如何。估計能消停一年半載。

說說我自己曾經對孩子的要求吧!

第一階段:孩子讀書時,沒想太多,只要健康,有一份工作,哪怕只是社區工作者,一個月1500,能和家人共度每一天就滿意了。

第二階段:孩子上大學後,想著,本科畢業,隨便進一家比較穩定的企業,一個月應該3000也蠻不錯了。

第三階段:真正畢業了,還是考個教師或者事業單位比企業穩定,收入也算中等偏上水平,年總收入到手7/8萬(還不算公積金)。就算比公務員也只少了一份車補而已。

沒想到,教師和事業單位太難“考”,畢竟自己不是那個“蘿蔔”,唯有選擇了考最公平公正的公務員崗位,上岸後才知道,雖然工作比教師辛苦很多很多,多教師的那份車補,還不夠私車公用折騰。

我同意教師工資上調,但是,更希望淨化教師隊伍,讓真正愛教育的人來培養我們的下一代。而不是天天哭窮來綁架學生家長。


不羈的農夫


職稱已經嚴重阻礙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我認為教師職稱可以套用公務員工資實行辦法,公務員現在實行如果不能正常升職,但工資待遇滿10年自然晉升副科級工資待遇,滿20年自然晉升正科級工資待遇,以此類推。教師工資也可以這樣,職稱可以不取消,但工資待遇滿多少年要自然晉升,這樣既不損害領導們和已經晉級高級職稱人的利益,還可以提高不能正常晉職稱教師的積極性,弱化職稱作用,最後讓職稱退出歷史舞臺。


用戶5967122908


教師地位待遇如今更加“受尊重、受關注”。

  在教育部去年9月3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教師工資由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後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

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長呂建平介紹,要落實保障機制,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一是以義務教育為重點,督促各地優先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政策,力爭到2020年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中央財政對地方落實教師工資待遇給予積極支持。

  二是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中央財政對實施義務教育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的地方給予獎補,2013-2019年累計安排獎補資金198.2億元,實現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全覆蓋,每年惠及約127萬鄉村教師。

  三是落實教師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政策,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負擔,並多次提高津貼標準。

  四是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擴大高等學校收入分配自主權。

可以看出,教師的工資還會有所提高,希望廣大的教師團隊的老師,能夠再接再厲,不要辜負國家和人民對你們的期望。最近出了很多家校關係的問題,也希望教育系統能給與更多的幫助,讓他們和諧在一起,哈哈。


明談說教


關於教師工資問題,社會已經討論20多年了,但仍然存在偏低或者說不落實的問題,有人很悲觀,認為"狼"不會來,甚至為此編了謎語,謎面是“教師加工資(打一家用電器)",謎底是“美的空調"。

但是,從世界範圍看,教師工資都是比較高的,而且中國已經步入中高收入社會,有條件有能力落實上世紀《教師法》中“不低於或者高於"的規定。

只有真正落實教師待遇,才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教師職業,教育才可能步入良性循環,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要做樂觀主義者。


老韓閒聊


教師不僅要提高待遇,還要配備秘書,私人飛機,身體保健師,會計師,廚師,這樣他們才會好好教書育人!


秋宜聲


每到寒暑假,網絡媒體吵的紛紛揚揚的不過於“教師有償補課了”。話說教師有償補課確實是存在的一種想象,但是不要少數教育敗類而否定全體教師。前不久召開的“要落實教師人均工資不低於公務員人均工資”會議,成為人們飯後熱門話題,今天就一話題談談網友的看法。

對教師漲薪的一事,縱觀眾多網友的評論,支持者佔少數,而反對者佔多數。通過分析網友的評論內容,可以看出,支持者一般是教師,而反對者以廣大務工人員居多。現在有個疑問,落實教師漲工資由於反對者頗多,是不是就不應該漲了?縱觀網友的評論,反對者中持"嫌教師工資低者可以不幹“觀點的人較多,發出這種觀點的人,實際上是一種不理智的想法,說明白點,是一種”酸葡萄“的一種心理在作怪。話說回來,反對給教師漲工資的人,首先他肯定不是教師,而贊成給教師漲工資的確不一定是廣大教職員工。誰提到給教師加薪誰就要捱罵,說明教師的隊伍中確實存一些問題,令部分老百姓深惡痛絕,但是不要以為這隊伍中的一小部分人有問題而對這個群體全盤否定!其實在這個隊伍中,大部分基層的工資少得可憐。人們談論工資的高低都是以一定人群作參照物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本身群體就不同,不同職業之間不能簡單的比較,有的職業從事的是腦力勞動,有的職業從事是體力勞動,但是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都是社會需要的,都在為社會作貢獻。

據基層教師反應,一直以來由於部分人的反對,教師獎金沒有了,過年過節該正常發放的禮品單位不敢發了。可是國家在給在城務工人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時,卻沒有反對呢?為什麼要提高教師待遇時,有的人就覺得憤憤不平:教師工資已經很高了,還漲工資,那我們該怎麼辦?這其實是一種狹隘心理。持“教師嫌工資低可以不幹”其實是一種“酸葡萄心理”。

提高教師待遇、遏制教育腐敗、提升教師整體素質,也是一項重大利好的民生工程!若給教師漲工資,你會怎麼看呢?


有點二又很有趣


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有,但是不會很大,因為現在身邊學師範類的這一些朋友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當然了工資水平都會全行業都會相應的上調的,這不僅僅是教師行業,但教師行業就比其他的行業幸福就幸福在寒暑假的時候吧。高水平的工資的提升,我覺得應該會走向多媒體互聯網,或者說是人工智能等研究技術的專業人員,還有醫學等方面的人才,而教師這一這一行業的話現在有點供大於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