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学生网课辱骂老师”事件,我想到了这些

近日,一段“疫情网课学生因迟到辱骂老师”的视频上了热搜,细思极恐的开骂场面,着实惊了一身冷汗。惊恐之余,又觉教育之痛,何时能有一剂良药彻底治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视频长达八分多钟,学生网课迟到,老师说了他几句,学生认为教师嘲讽他,于是其乎的用及其肮脏的话语,咆哮式的语调,歇斯底里地表达自己愤怒。

“山东一学生网课辱骂老师”事件,我想到了这些

QIYI

师:苏,你作业两天交了没?

生:唉,我没交,咋着!从线上,谁TM能好好学?MLGB,谁也不嘲(谁也不傻)?我给你说明白的。

QIER

生:就是不交作业,你CHUO MO我干啥?

师:我不知道你CHUO MO啥意思?

生:就是你真NB,你是大哥的意思。就你会,就你NB,就知道CHUO MO人,苏××不认字,你看你,别拿他当榜样就行!

QISAN

师:你什么意思呢?你这吵吵半天?以后你的作业我不用管了呗。

生:你咋听不明白事呢?我给你举个例子,假设啊,我没别的意思,你化学从新东方教倒数第一,结果我给你说,你都倒数第一了,好好努力,好好努力,好好教,这样好呀?还是“哎呦,灵哥,你都教第一了,好好歇歇,不用教了,累着再,你觉着这两个哪个好,你哪个能受得了呀”你说是不是这道理,啊!

(后面教师一直在解释,没有CHUO MO他)

满屏的污言秽语让人触目惊心,为何频繁爆粗口,尤其还理直气壮,是什么让你有如此之勇?无法自主学习而主观认为别人也不学习的无知?还是网课迟到作业不交老子至上的极端自私?还是自身本不强大,别人一说就碎的玻璃心?或者教师以责任的名义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不可能是单方面诸求。从这里,老师能学到什么?

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学生“强烈”的自尊心要把握好。

“山东一学生网课辱骂老师”事件,我想到了这些

老师一直强调,你网课迟到,你作业不交?学生也一直再强调,迟到,我下次注意;作业,我下次补上;我接受你的批评。但你不要CHUO MO 我!

老师说,你说了无数次下次,每一次还是迟到,每一次还是不做作业!没有CHUO MO你,只是让你认真作业,努力学习!学生说,我不管,你就是不能CHUO MO!

老师纠结学生迟到不做作业,学生纠结自己受到嘲讽。老师一心想让学生向好,学生却一心想着自己受了委屈。一个为别人,一个为自己。为自己怎么都好说,为别人就需要考虑清楚了。

热问题不妨冷处理,切记成为矛盾的推动者。

“山东一学生网课辱骂老师”事件,我想到了这些

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要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为基础,这个共同的前提是我们都能明白的话语体系。视频中,学生一再重复“不要 CHUO MO 我”,甚至说“CHUO MO”时情绪激动,老师又无法明白“CHUO MO”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作为老师,此刻不清楚对方说什么?对方又情绪激动?无法就对方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应答,最好的办法,不用管他,狂躁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偃旗息鼓。

在最愤怒的时候,又用其对方的短板控制对方,只能加重矛盾的集中,而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老师不清楚“CHUO MO”是什么意思,却一直再强调,你是不是没交作业!你是不是每次都迟到!我该不该管你!学生只能会更愤怒,不利于问题解决。

处于把握不准的境地,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轻易发表看法,不发表看法不代表没看法,可以了解清楚情况再作处置。无论谁,做好情绪管理,只会得到实惠,不会损害自己。

亲其师,信其道!得受教者是一种幸福。

“山东一学生网课辱骂老师”事件,我想到了这些

一个愿学,一个愿教,才能奏出和谐的二重奏。当下流行追星,也有很多粉丝见面会!怎么追星,关注与星相关的一切内容,存储与星相关的所有图片,甚至星用过物品,很多不以为然的东西都成了香饽饽了。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事业。即使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事情,只有热爱,才能把它做好,只有愿意跟你学习,才能学好。

得到愿意跟自己学习的学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作为老师,必须拥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新世纪是信息时代,也倡导终身学习,自身信息不更新,也无法给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紧跟时代,多重读书,使自己成为学生都愿意跟随的老师。

师生之间,多一些情感交流,很自然地得其道!如果实在不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载着愿意观景的人,欣赏万重风景。

教师的自我修养一直在路上,从未间断。

“山东一学生网课辱骂老师”事件,我想到了这些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苏东坡,前人研究苏东坡为什么能在黄州写出如此好的文章,如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那是因为拥有宁静欣悦的心境,宁静欣悦的心境源自单纯节制的生活,要有足够的工作,足够的休息,避免心情上的紧张激动,也即遵从一般常理。也让自己的修养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缺一不可,任其一力发展,最终都会不平衡。三者之间需无缝对接,家庭教育很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惯的养成关键在幼儿时期,家长需要做好赛程第一棒的工作;学校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三观的养成需要不断地强化,做好赛程接力工作,社会是个大环境,大环境的熏陶,能使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