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先說觀點:

對大多數健身愛好者而言, 不應當單獨安排一天的肩部訓練日,甚至你完全不練啞鈴推舉、側平舉、槓鈴提拉等等這些肩部訓練動作,都沒有問題。

理由呢?

因為你的三角肌前、中束,練的太多了!

自然狀態下,練三角肌的收益不高

如果練肩是為了讓“肩膀更寬”,這其中三角肌的貢獻並不大,因為它增長的很慢,所以建議你把主要精力放在練“背”上,這樣效率會更高,背撐開了,肩膀自然顯得更寬。詳細說明請看這篇文章:


三角肌在自然狀態下,增長的非常慢,但是,三角肌(特別是中束)與斜方肌一樣,有非常多的雄激素受體,對合成類固醇、sarms都很敏感,呈現的效果如下圖所示。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所有你見過的,教你練肩部三角肌的文章和視頻,那些示範的模特,他們那不成比例的三角肌,甚至形成中束上端包裹住鎖骨的“外翻肩”,無一例外都是藥物玩家。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上圖:世界自然健美聯盟的比賽選手,你可以認為他們代表了人類在自然狀態下的極限;

下圖:某健體選手,可以與上圖對比一下三角肌的比例和形狀;

你的三角肌前束、中束,已經練太多了

如果平時已經安排了比較多的臥推,實力舉,俯臥撐,這類動作,那麼三角肌的前束、中束,就已經受到比較大的刺激了,那麼繼續做三角肌前中束的訓練動作,意義並不大,反而會造成前後肌力的進一步失衡。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況且,當你在做這些動作的同時,肩關節也承擔了不小的壓力和使用過程中的磨損。

如果你有在做推類動作,肩關節已經受到很多壓力,那麼無論是用大重量低組次數,還是中小重量高組次數去單獨練三角肌,都會給關節本身增加額外的壓力和磨損。

這就是為什麼健身人群,肩、膝這兩個關節最容易出問題,拋開不正確的技術動作不談,大多數情況下,是你對它的使用和損耗,超出了正常的範圍。

肩內旋與外旋的肌力不平衡

上述的這些推、舉類動作,甚至還包括划船,硬拉,引體,這些採用“正握”的訓練動作時,肩關節也都是處於內旋的狀態。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再加上日常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等等因素,多數人的肩內旋力量遠遠大於負責肩外旋的三角肌後束、肩袖(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不妨簡單自測一下,你在自然站立狀態下,兩手垂在身體兩側,如果你的大拇指指向前方,那麼是OK的。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如果你的掌心是向後的,那麼你的肩關節即是處於內旋狀態。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這不僅帶來了圓肩內扣的體態問題,還會破壞肩肱的平衡機制,肱骨頭無法始終處於肩關節盂的正確位置,出現肱骨頭向上牽拉,撞擊肩峰的情況。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要記住,關節兩側的肌力不平衡,是導致關節出現損傷的一個重要誘因,除了肩關節,常見的還有膝關節,股四頭肌與膕繩肌的不平衡,肘關節,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的不平衡,等等,這些我們在訓練中都需要特別注意。

給出的建議

綜合以上原因,我對肩部訓練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你已經做了很多的推、舉類動作,以及存在肩內旋的問題,那麼最好不要再單獨安排針對三角肌的前、中束的訓練,相反地,你應當專門加強三角肌後束以及肩袖肌群,來加強肩外旋的肌肉力量。

很簡單,激活-加強,兩步搞定。

激活:YTWL

不健身,肌力較弱的朋友可以徒手做,有訓練經驗的建議用彈力帶。

Y: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T: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W: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L: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注:YTWL指做動作時,兩隻胳膊的外形,注意大拇指可以指向後,來引導方向

加強:facepull(面拉)

我很少在健身房看到有人做這個動作,實際上,它的價值被大大低估了。

這個動作與前面的“W”外形上有點類似,但不同的是小臂要基本保持垂直,同時不要聳肩,在啟動之前讓肩胛骨下沉: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用彈力帶或者龍門架,都可以很方便地做這個動作,我建議大家在推類動作的訓練日當天,補充3-4組,每組15-20次的facepull即可。

今日例湯:

最後,如果你不存在本文中所說的這些問題,那麼單獨練三角肌問題不大,我的建議是:

三角肌是羽狀肌,快肌纖維比例高,力量大,但是從肩到手中的啞鈴/槓鈴,要經過完整的手臂這麼長的力矩,所以肩關節承受的重量,其實是被放大N倍的。

肩應該怎麼練:事實上,你根本不需要練肩

如果你用大重量低組次數去練三角肌,其他肌肉例如斜方肌一定會借力;

所以我們一般建議,用中小重量,高組次數去轟炸讓三角肌充分充血,效果會更好,也更安全。


我是一名力量舉運動員,營養師,如果你想要系統、高效地學習肌肉力量的鍛鍊手段和訓練計劃安排,請看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