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牧馬人》劇情簡介:

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場做了小半輩子牧馬人的小學教師許靈均(朱時茂)一路風塵來到北京飯店,與3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旅美華僑企業家許景由(劉瓊)見面。

當年,追求個人自由的許景由無法忍受與妻子的錯誤婚姻,丟下妻兒去了美國。此次歸來,他有心帶許靈均回美國繼承事業。

交談中,許靈均不認為將自己融在集體中,對於父親的舒適生活,他並不豔羨。

回顧自己幾十年來所走的道路,也數次從牧區質樸、善良的鄉民身上感受到人間溫情,而在艱難歲月中與四川苦命女李秀芝(叢珊)結為夫妻後,許靈均更是嚐到苦盡甘來的心酸與甜美。他認為,國家在好不容易邁過“文革”這個大坎之後,個人更應該同親朋一起,不離不棄地跟著她走向新生。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電影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導演謝晉看重這部作品中所蘊藏的美好向上的力量,劇中人與人即使在亂世中也依舊相互守望,彼此溫暖,許靈均和李秀芝之間這段純真的愛情被放置在特定時代所帶來的痛楚、迷茫當中,對當時的中國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性撫慰。

片段分享賞析: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劇中身為右派的許靈均自覺配不上李秀芝,咬牙說出,“我是犯了錯誤的人。”

李秀芝卻輕描淡寫,“我們以後不犯就是了。”

“我要在這勞動一輩子的。”

“一輩子有什麼不好,我陪你在這勞動。”這句話配著姑娘羞澀卻堅定的表情,比任何愛情誓言都震撼人。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李秀芝的好,在於淳樸、堅韌、善良,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天性卻健康完整,未受汙染。

她書只讀到了小學,沒有太多文化,卻不自卑,也不詆譭知識分子,而是虛心地跟著自己有文化的男人學文化,記日記,努力向他的生命靠攏。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在簡陋的生活上,李秀芝讓一直是一個人的許靈均感到溫暖知足。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扶持。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許靈均的父親,在現在人看來,他拋妻棄子遠走他鄉的做法讓他揹負的很多罵名,也讓他在兒子許靈均眼中樹立不好的形象。正是他的內心愧疚,在掙得萬貫家財之後回國想把許靈均接回美國生活。他的出現,也就造成了一種矛盾的抉擇。

但是許靈均和李秀芝兩個人的結合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親情的突然闖入則處於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另一方面則是血濃於水的父子親情。在親情選擇和生活取捨中,許靈均顯然選擇了愛情,送走父親重新回到妻子身邊,幸福生活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一個人的孤獨寂寞、兩個人的相互攜手、三口之家的幸福守望,這才是幸福生活的構成要素,給人生帶來溫暖和快樂。

因為自己的家庭出身和身份背景,許靈均與這片風景秀麗的牧場結下了不解之緣。本是孤獨寂寞的他,本是傷心絕望之時,卻得到了當地牧民的熱情幫助,讓他消除了輕生的念頭,並受到這裡純樸民風的薰染,讓心靈得到淨化的同時讓他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在得到友情的同時還讓他意外收穫愛情,幸福生活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他知足,他幸福。

個人所思所想:

牧馬人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


作為90後,看了之後感觸頗深,嚮往那種純粹而美好的感情。可能是時代不同了,有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奢望。現在的社會太嘈雜,人心也沒有了大草原那般的晴明!

這部《牧馬人》即便年代久遠,如今重溫這部電影仍然能夠感受到那份真摯的情感和濃濃的情意。通過這部作品,你可以看到了善良是人的本能,不管是夫妻情深還是家國情懷,儘管被打上厚重的時代烙印,但是當年那份純真的感情依舊感人至深。這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的電影,通過電影鏡頭,讓人重拾那種在現代社會越來越難以尋覓的樸實情感。

(在此分享一下,很純粹的電影,值得靜靜觀看,最好一口氣看完。)

[這是一部真正打動人心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