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信陽是現在什麼地方?為什麼?

用戶2775110405152


你這個問題讓人很糾結啊,但信陽本身比你這個問題還要糾結!用時間線把歷史上信陽的歸屬和地名連起來的話,你可以說一個貫口——地理圖!

你的問題是古時候的信陽是現在的什麼地方,那就先找古時候的信陽,信陽最早出現是北宋初年,原叫義陽(今信陽市區,羅山縣),因諱“義”字(皇帝趙光義),改名信陽,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現在。所以古代的信陽就是現在的信陽市區和羅山縣!

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你百度一下信陽,信陽的劃分從古至今一直讓皇帝很糾結!


小熊貓的背


夏商時期,這裡已建立了息國、潢國等諸侯國,號稱千乘之國;春秋時期,這裡被稱為申國;盛唐時期,叫義陽北宋由義陽改稱為信陽,沿用至今。

信陽位於河南省南端,佔據淮河上游。西南的桐柏山、南部的大別山將信陽與湖北省隔開,比如豫鄂兩省交界處有著名的三關,既平靖關、武勝關、黃峴關(九里關)。從這層意義上講,拋開京廣鐵路(高鐵)不講,信陽也是湖北省的北大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重鎮。

春秋時,楚國立國於長江中游地區,國都在郢(湖北荊州)。楚國的主體部分就在現在的湖北省區域,而且楚國要當中原霸主,考慮到這層因素,信陽之於楚國的戰略意義就非常重大了。

信陽以西有漢水中游的重鎮襄陽,以南有長江中游的重鎮鄂州(今湖北武漢)和武昌(今湖北鄂州),以北有黃河中下游的古都洛陽、開封,又在淮河源頭,往東可至合肥、南京。到了南北對峙的時代,信陽正好處在南北邊界點上,又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北魏後期遷都洛陽,為了擴大南線的縱深,北魏孝文帝拿下重鎮南陽,而信陽也成了北魏的眼中釘。南朝的中線防禦體系有兩大戰略支點,就是襄陽和武漢,而要守住兩大重鎮,守住信陽和三關是前提。


shuo歷史


信陽,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位於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歷史沿革:西周時期,信陽境內分佈著申、息、弦、黃、江、蔣、蓼等諸侯國。春秋戰國時期,從公元前688年開始,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委派縣尹(尊稱為縣公)進行管理,設置了直屬於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申縣、息縣、期思縣,是為本市設縣之始。秦代以郡轄縣,今信陽的大部分地區屬九江郡,境內設5縣,即:雩婁縣,治所在今商城縣李集、西陽縣(今光山縣境內)、期思縣(今淮濱縣境內)、息縣(今息縣境內)、城陽縣(今平橋區長臺關)。漢沿秦制,今信陽地區仍屬九江郡,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且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今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今潢川縣)、軑縣(今光山縣境內)、黽縣(今羅山縣高店)、鍾武縣(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軑等縣改置侯國,改鍾武縣為平春侯國,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制;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溮河區。三國時屬魏國。三國及東晉末分別為弋陽郡、義陽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陽郡(治所在今潢川縣境內),是為本市設郡之始。後又設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旋省去,西晉時又重設該郡,治所設於仁順城(在今溮河區境內)。東晉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今光山縣境內),是為本市設州之始。唐代為申州、光州,屬淮南道。北宋時期,申州於宋初先後改稱義陽軍、信陽軍,軍治所不變,轄信陽縣、羅山2縣。今信陽地區分別屬光州和信陽軍,北宋初年義陽(今信陽市區、羅山縣)改稱信陽軍,一直延用至今。元代,光州轄縣不變。改信陽州置,治所在信陽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信陽府,十五年復為州,二十年徙治羅山縣(今河南省羅山縣)。明初復治信陽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羅山、信陽等縣市地。明代,光州管轄範圍擴大至息縣,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1475年由固始縣析置)。信陽州轄羅山縣、確山縣(後改屬汝守府)。原定城縣、信陽縣省去,分別由光州、信陽州管實土。清代,信陽州仍領轄羅山縣。光州於1724年升為直隸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州改縣,信陽州、光州於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治所在信陽,1927年撤銷汝陽道,改設信潢行政區(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銷。1932年,省、縣之間設置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縣城,轄信陽、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縣、羅山、經扶縣(今新縣)8縣。1949年1月,該專員公署不存。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10月,撤銷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1998年6月9日,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開始設立地級信陽市、溮河區、平橋區。





忠武校尉


信陽,地處河南省的最南部。地處淮河的上游,東邊連接安徽,南部又連接湖北。是一個三省通衢的寶地。是江淮河漢間的一塊戰略要地。

但信陽這個名字並不是這塊土地最早的名字。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新君登基,這塊土地當時的名字叫義陽,而新登基的皇帝叫趙光義,義陽因此就犯了皇帝老兒的名諱。為了避諱,下面的官員就開始操辦改名的事情。思來想去最後決定把義陽的義改為信,一來古文中信與申同(古代時候因為避諱而改名時一般遵循同義或同音的原則),義陽這塊地春秋時建立的國家叫申國,這樣也算迴歸了起初,二來呢是因著改為信陽可以體現出這個地方是中國故地的緣故。所以信陽就因此改了名字,並且一直到現今沿用了1000多年。

————————————————————————

那麼義陽這個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本著認真負責的原則,對《重修信陽縣誌》進行了查閱。在翻閱史料發現義陽兩字第一次出現是在秦朝,三國及魏時此地設有義陽郡義陽縣。後來又因為政權的不同而割裂開來。曾出現了郡和縣不同城的情況。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期因為行政管理很亂。對此並沒有很詳實的記載。到了唐代又曾在此設立義陽郡申州。(前文曾提及這裡春秋時為申國)再後到了宋朝義陽就改名為信陽。

關於義陽因義陽山得名一說,在《重修信陽縣誌》中找到了相關內容記載,義陽山是因義陽郡得名。所以我對此說法存疑。因為年代久遠,資料甚少,加上本人學識淺薄,能力有限。並未能找到義陽真的又來。一點拙在此呈上千慮之一得。做引玉之磚。


痛定思痛的小牛頓


信陽,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位於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信陽境內分佈著申、息、弦、黃、江、蔣、蓼等諸侯國。

春秋戰國時期,從公元前688年開始,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委派縣尹(尊稱為縣公)進行管理,設置了直屬於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申縣、息縣、期思縣,是為本市設縣之始。

秦代以郡轄縣,今信陽的大部分地區屬九江郡,境內設5縣,即:雩婁縣,治所在今商城縣李集、西陽縣(今光山縣境內)、期思縣(今淮濱縣境內)、息縣(今息縣境內)、城陽縣(今平橋區長臺關)。

漢沿秦制,今信陽地區仍屬九江郡,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且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今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今潢川縣)、軑縣(今光山縣境內)、黽縣(今羅山縣高店)、鍾武縣(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軑等縣改置侯國,改鍾武縣為平春侯國,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制;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溮河區。

三國時屬魏國。三國及東晉末分別為弋陽郡、義陽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陽郡(治所在今潢川縣境內),是為本市設郡之始。後又設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旋省去,西晉時又重設該郡,治所設於仁順城(在今溮河區境內)。東晉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今光山縣境內),是為本市設州之始。

唐代為申州、光州,屬淮南道。北宋時期,申州於宋初先後改稱義陽軍、信陽軍,軍治所不變,轄信陽縣、羅山2縣。今信陽地區分別屬光州和信陽軍,北宋初年義陽(今信陽市區、羅山縣)改稱信陽軍,一直延用至今。

元代,光州轄縣不變。改信陽州置,治所在信陽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信陽府,十五年復為州,二十年徙治羅山縣(今河南省羅山縣)。明初復治信陽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羅山、信陽等縣市地。

明代,光州管轄範圍擴大至息縣,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1475年由固始縣析置)。信陽州轄羅山縣、確山縣(後改屬汝守府)。原定城縣、信陽縣省去,分別由光州、信陽州管實土。

清代,信陽州仍領轄羅山縣。光州於1724年升為直隸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州改縣,信陽州、光州於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治所在信陽,1927年撤銷汝陽道,改設信潢行政區(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銷。1932年,省、縣之間設置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縣城,轄信陽、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縣、羅山、經扶縣(今新縣)8縣。1949年1月,該專員公署不存。

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10月,撤銷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1998年6月9日,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開始設立地級信陽市、溮河區、平橋區。


大楠胍


信陽,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位於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歷史沿革:西周時期,信陽境內分佈著申、息、弦、黃、江、蔣、蓼等諸侯國。春秋戰國時期,從公元前688年開始,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委派縣尹(尊稱為縣公)進行管理,設置了直屬於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申縣、息縣、期思縣,是為本市設縣之始。秦代以郡轄縣,今信陽的大部分地區屬九江郡,境內設5縣,即:雩婁縣,治所在今商城縣李集、西陽縣(今光山縣境內)、期思縣(今淮濱縣境內)、息縣(今息縣境內)、城陽縣(今平橋區長臺關)。漢沿秦制,今信陽地區仍屬九江郡,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且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今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今潢川縣)、軑縣(今光山縣境內)、黽縣(今羅山縣高店)、鍾武縣(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軑等縣改置侯國,改鍾武縣為平春侯國,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制;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溮河區。三國時屬魏國。三國及東晉末分別為弋陽郡、義陽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陽郡(治所在今潢川縣境內),是為本市設郡之始。後又設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旋省去,西晉時又重設該郡,治所設於仁順城(在今溮河區境內)。東晉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今光山縣境內),是為本市設州之始。唐代為申州、光州,屬淮南道。北宋時期,申州於宋初先後改稱義陽軍、信陽軍,軍治所不變,轄信陽縣、羅山2縣。今信陽地區分別屬光州和信陽軍,北宋初年義陽(今信陽市區、羅山縣)改稱信陽軍,一直延用至今。元代,光州轄縣不變。改信陽州置,治所在信陽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信陽府,十五年復為州,二十年徙治羅山縣(今河南省羅山縣)。明初復治信陽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羅山、信陽等縣市地。明代,光州管轄範圍擴大至息縣,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1475年由固始縣析置)。信陽州轄羅山縣、確山縣(後改屬汝守府)。原定城縣、信陽縣省去,分別由光州、信陽州管實土。清代,信陽州仍領轄羅山縣。光州於1724年升為直隸州,轄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州改縣,信陽州、光州於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1914年,豫南道改稱汝陽道,治所在信陽,1927年撤銷汝陽道,改設信潢行政區(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銷。1932年,省、縣之間設置行政督察區,為省派出機構,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縣城,轄信陽、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縣、羅山、經扶縣(今新縣)8縣。1949年1月,該專員公署不存。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10月,撤銷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1998年6月9日,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開始設立地級信陽市、溮河區、平橋區。


大臉你牛哥


陽信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現就其名稱由來,考證如下:

陽信縣建縣始於西漢初年,治所信城(遺址在今無棣縣信陽鄉)。《山東通志》載:“陽信幫城在今無棣城北十七里,今稱信城”,據記載“韓信自燕伐齊,嘗屯兵於此,幫信城、漢壘謝鞍城諸名皆緣韓信而起。以信揣之,當是先為信屯兵處,及置陽信縣時,取漢壘為縣治”(民國十五年版《陽信縣誌》,以下簡《民國縣誌》)。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第十八、十九頁標註,漢初陽信建縣時,信城在古篤馬灑(即信馬頰河)之北(陽),篤馬河之“陽信”-“信”城,遂取“陽信”二字為縣名。陽信之名最早見於《漢書》,自設縣之始,作為縣級政區名稱,迄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陽信縣曾兩次更名:莽新時(公元9年)更名為東順亭至東漢延光元年(公元122年)複名陽信;建國後的1958年11月併入無棣縣,1961年兩縣分治複名至今。


惪州元良1978


是現在的信陽吧,中國有好多地方的地名是古代延用到今的。


木棉樹先生


河南信陽挨著湖北荊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