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背後,隱藏了人性中怎樣的醜陋?

《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用了頗多筆墨來塑造徐庶的忠孝形象,先是鋪陳出徐庶的計謀了得,繼而又讓曹操計賺徐庶,最後徐庶還在臨走之時舉薦了諸葛亮,並承諾此去之後不為曹操獻一謀。此般種種,無非是要向世人證明,

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真乃忠義英雄。

但我們翻開三國的歷史,從故紙堆中去搜尋那塵封的時間,就會發現當我們越接近真相,就愈發能認識到人性中醜陋的一面:

也許,身在曹營,一言不發的徐庶,並非如我們想象中的美好。他的忠義,或許從一開始就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徐庶走馬薦諸葛,他的動機何在?

公元191年,也就是初平二年,穎川徐庶與同郡石滔為避戰亂南下荊州,與諸葛亮龐統等人相善,並和崔州平、孟公威、石滔石廣元一起,合稱"諸葛四友"。

十年之後,也就是建安六年。劉備被曹操擊潰,逃竄至荊州依附在劉表名下。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徐庶因劉備是漢室皇親,且信義著於天下,故前往投奔。劉備大喜之下,視他為麾下第一謀士。

又在七年之後,也就是建安十二年,徐庶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於是在徐庶的建議下,劉備三顧茅廬,成就了歷史上一段君臣際遇的佳話。

然而,數月之後,曹魏大軍南下荊州。劉備聽聞劉表次子劉琮領荊州軍民請降曹操,於是率眾南逃,遂有當陽長坂坡一戰。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徐庶此人,雖有謀士之名,卻未必有謀臣之實。劉備集團屯紮新野七年之久,面對曹魏大軍,居然沒有一戰之力,身為劉備麾下第一謀臣的徐庶,當然應負不可推卸的責任。

有人或說,也許徐庶正因有了自知之明,是以才向劉備舉薦了諸葛孔明。這從時間上來推斷,顯然是說不通的。

徐庶與諸葛亮相識十年,應該深知諸葛之才遠勝於己,既然是有心舉薦,何不趁早,卻偏偏要等到曹操大軍壓境之前。我以小心之心揣測,徐庶此舉更像是有讓諸葛背鍋之嫌。

試想一個寒門士子,歷經磨難終於學有所成,此時的他最想的莫過於建功立業,光大門楣,因此他才會獨身一人投靠劉備。可是當他花了七年的時間都沒有看到一點成功的希望,失望之餘,萌生退意,再投明主也就在所難免。

然而,在當時的那個社會,士子是非常看重自已名節的,往往是有了好的名聲才能給人帶來出世入仕的機會。如果徐庶就這樣一走了之,那麼這辜恩背主的罵名他就得背一輩子,這顯然不是他想得到的結果。

於是,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淡化自已在劉備集團的作用,即使他在這個集團裡的作用遠不如他自己想像的大。而舉薦諸葛亮,無疑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同時為他嬴得"舉賢"之名。


徐母被俘只是一個意外,但卻給了徐庶最好的脫身理由。

在曹魏大軍壓境之前,把諸葛亮推到前臺只是徐庶企圖脫身的第一步,正當他苦無良計之時,一個意外卻給了他一個絕佳的脫身機會,那就是自己的母親被曹操擒獲。

《三國志》裡記得清楚: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可以這樣說,對徐庶而言,這個意外來得正是時候。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若以至孝之心不能全忠義,有誰還能罵我辜恩背主呢?

至少劉備就無話可說。要知道,徐母可是在劉備軍中為曹魏的虎豹騎所擒獲,你連自己屬下的母親都保護不力,你又怎能一味地要求你的臣子向你盡忠呢?

因此徐庶的"遂詣曹公"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如果徐庶真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大可以在母親自盡之後再投劉備,打著"為母報仇"的旗幌更可為他嬴得忠孝兩全的聲名。

事實上徐庶這一去從此和劉備集團再無聯繫,就連他的好朋友諸葛亮也不知他的音訊。直到諸葛亮北伐之時才偶然得知了徐庶在魏國的遭遇,還感嘆道:"魏國真的是人才濟濟呀!否則怎麼會連徐庶石滔這樣的人才都得不到重用呢?″。


因他,"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就成了不折不扣的一個笑話。

這個人就是石滔,字廣元,穎川人氏,和徐庶自小交往甚厚,又一同南下荊州,絕對是徐庶最好的朋友。

在《三國演義》裡,劉備二顧茅廬時,石滔與孟公威憑桌對飲,劉備力邀二人同去臥龍崗上一敘,石滔以自己乃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道婉拒。

由此我們得知石滔不問世事,無意功名,活得瀟灑如同野鶴閒雲。但事實是徐庶"遂詣曹公"的同時,石滔也成為了曹操帳下的一名臣子。

假如徐庶內心真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那麼這就成了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因為徐庶投靠在劉備門下,一呆就是七年。一向和他同進退的石滔在這個時候卻閒居山野,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呀!

假如石滔本就無意於功名,那他就不該有後來的"事曹"之舉。而他卻選擇和徐庶在同一時間投靠曹操,那就說明一點,他和徐庶打一開始起就不看好還在落魄中的劉備,而認為曹操才是他們理想中的明主。

所以徐庶投靠劉備更多的是帶有試探的性質。當他發現劉備的實力並非如想像中的強大時,他自己都在尋求脫身的機會,當然不願意讓自已的好朋友也深陷其中。

而在面對曹操時,他們卻能步調一致,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這就說明他們之間早有共識,投靠劉備只是權宜之計,他們真正想投靠的人,定是曹操無疑。

自此,"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卻成了"一心事曹"之人。所謂良臣擇明主而事,這原本無可厚非,只是把一段我們自以為美好的歷史,撕扯得支離破碎而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