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小时候,住在大山里,准确的说,是在太行山脉中,这里冬天非常冷,呼啸的风经久不歇的在山谷盘旋,一眼望去,山上和田野间俱被黄色的枯草和未融化的白雪所覆盖,当然,还有裸在表面那灰色和黑色的岩石……我们的学校就在山脚下马路的旁边,这条马路横穿山谷,在马路对面的开阔地便是我们厂的生活区,一排排平房错落有致的排列着。而当中有一块显眼的空地,我们叫它“大操场”,但这个操场没有任何的体育设施,只在靠近一端的中央立着一个高大的,像门框一样的铁架;至于铁架的作用才是这操场最主要的功能——放电影。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看电影是最让我们感觉开心、欢乐的事,那时厂里工会总会不定期的放映一些影片,记得每次都会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提前放出消息:今天晚上有电影!(脑补:配上他神秘的笑容……其中,也有若干次被证实是散布“谣言”)。每次得知这个消息后,整个下午我们都会处于“亢奋”状态,预测着什么样的片子,幻想着怎样的剧情(大多时候都不知道将上映电影的片名);当然,课是没法好好上了,因为思绪早不知飘向了何方,时光也感觉开始被“拉长”,盼着许久的铃声总不会打响……终于熬到了放学的那一刻,我们用快于平常一倍的速度冲出教室,奔向“操场”。远远望去,操场上铁架旁聚着一群人,看到这状况,心里才彻底松了口气,这证明中午得到的消息是确实可靠的!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拉幕布是个“技术活”,放映员从帆布包中取出黑边圆角的幕布,在旁人的帮助下展开,再拿出一捆不粗不细的麻绳,这时,总有几个身手利落的小伙子会抢着把绳子缠在腰上,三下两下的爬到铁架的顶端,用满足的目光注视着下面围观群众的欢呼与掌声;等幕布被抻紧,绑好,大功即告成!而幕布就变成了一面雪白的旗帜,它将成为全厂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人们开始奔走相告,一场集体视觉盛宴即将开启……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我们则快步回家,完成之后的几项任务,第一,完成作业,写不完作业家长是不会让去看电影的,所以,在这样的日子里,作业的任务是要很自觉完成的!第二,搬上凳子去占位子,冬天里天黑的早,一定要先去占好位置,找一个最中央合适的观看角度非常重要。第三,以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饭,穿上最暖和的“棉猴”(一种带帽子的棉袄)和棉鞋。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吃完饭,天色已渐黑了,银幕下也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嘈杂声以及周围小贩的叫卖声让这个冬夜格外热闹!买上一毛钱用报纸折成圆锥形盛放的五香瓜子是最让人幸福的事,当然,让人眼馋的还有:切成小四方块酸酸甜甜、红彤彤的山楂糕,卖相不太好但味道绝对正宗的自做冰糖葫芦,五颜六色的桔瓣状、西瓜状的水果糖……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总是费好大劲才能找到自己的板凳,坐下后就开始耐心等待电影开演了;其实我最喜欢看的是“加片”,就是在放映正片之前,等人聚齐的功夫里放的那些动画短片,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雪孩子》、《七色鹿》……那些鲜明可爱的形象,光彩四射的画面至今让我记忆尤新!随着正片的开始,人们慢慢的安静了下来,连小贩也总望着画面频频走神,顾不上招呼顾客了,大家都被剧情所吸引,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咳嗽和小孩子被家长呵止的压抑哭声……当然,这个氛围会在每次换胶片时被打断,坐的腿麻或者冻得脚麻的人会走到观众外围,一边跺着脚,一边哈着气,咒骂着这天气,谈论着这剧情……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电影结束了,沉浸其中的观众直到所有的字幕播过,银幕上出现了“再见”俩字才纷纷起身;人群渐渐分散成溪流,汇聚到每条街,每个胡同,家家的灯亮起,还会有兴致勃勃的谈论声此起彼伏……躺在被窝里,感受着慢慢被温度缓和过来的双脚,浓浓的睡意袭来,影片中那令人向往的景色和对明天美好的幻想又慢慢的走进了我的梦乡……

还记得吗?八十年代的童年,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

时至今日,有多少次梦回童年,在梦境中一次次重温那天寒地冻的“露天电影”,似乎在恍惚间,时光交错,光影聚合,我已变成当初银幕上的某一个角色,看着下面坐在小板凳上那个流着鼻涕,裹着棉袄聚精会神的小小的“我”,突然发现,那一刻在他眼中的新鲜、专注与渴望竟让我如此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