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我的父母,甚至是恨他們,要怎樣擺脫怨恨?

yaochenyan


看到題主的問題,真的很佩服題主的勇敢!能在頭條平臺這樣表達出來,這需要一定的勇氣的,同時也能看得出題主和父母的積怨是很深的!

同時也能感受到題主是一個直率的人,能說出自己的真心話!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不過從問題中也能深深地感受到題主的痛苦心情:父母給了自己最好的東西——生命,一般來說父母還把自己養大,讓自己接受了一定的教育,自己本應該感恩父母的,可是自己卻對父母產生的是一種怨恨,自己感覺不應該,這是一種深深的內疚!可是自己實在是無法去感恩他們,自己心裡產生的就是對他們的一種怨恨,這是自己無法用理智去控制的,這種痛苦真的很折磨、很內耗!

類似的心情很多人都曾有過,我自己也曾有過,理論上知道自己不該做什麼事,可心裡就想做,這種糾結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

在這種極度糾結的折磨中,恨不得立馬擺脫自己,可是苦於無路解脫!

我最近在系統地學習幸福雙翼家庭教育的課程,老師談到我們每一個人都自己的一個生命 鐵三角,且是唯一的,自己和自己的親生父母,父母對於兒女可以分生養教愛四個內容,對於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最為珍貴的,如果沒有了生命,也就一切無從談起。所以我們如果把生養教愛區分來看,父母給予我們最為珍貴的生命,這已經是給了我們一切的基礎;對於養,如果沒有養,我們也無從長大,也許我們沒有和親生父母一起長大,可是對於養育我們的人來說,我們的長大依然和養育者無法分開,所以不管父母如何養育我們的,總之我們是長大了;對於教來說,父母也盡其可能地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教育條件,如果他們不給我們提供教育資源,我們無法讀書識字,無法接受更多的教育;說到父母對於我們的愛,很多人就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感受到父母足夠的愛而導致了自身沒有安全感,導致了和父母之間的誤會或者怨恨。

在父母對兒女的愛中,一般的父母沒有不愛兒女的,但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兒女對父母心存怨恨或者誤會呢?

其實不是沒有愛,一般是愛的表達方式出了問題,愛在傳遞過程中出了問題,就如我們給天地灌溉,用水管從河裡源源不斷地抽出水來,水本應該流進田地,可是由於水管中間爆裂,抽出來的水大部分從爆裂處流走了,田地依然是乾渴的。

如果我們把父母和我們的關係這樣區分開來,我們再從父母的成長背景去看父母自己的成長過程,看他們各自的生命鐵三角,我們就能理解父母為什麼會用我們不認可的方式去愛我們了。一旦理解,何談怨恨?


快樂庭院


我不知道說什麼,反正從我懂事開始就不受父母待見!因為我是女孩!打小吃什麼都是哥哥多我就那麼點點!四五歲就讓我放牛割草!牽著一頭大水牛,一個穿著破破爛爛的小小丫頭,一個大竹藍,一大把割草刀!人小,沒力氣拿那把大刀!割草好累!手抬不動!割少了!回家就經常被罵的半死,經常被竹絲抽的腿血淋淋的!七歲開始做大鍋飯!人還沒土灶臺高,拿墩子來墊腳才能推開鍋蓋,也不怕我腳滑掉鍋裡跟飯一起煮熟了,做不好你就知道下場!我們就倆兄妹!哥哥是全家的寶,全家的希望!讀書是他天天都有土雞蛋吃!我就有時候那個蛋不好剝皮有蛋白粘在蛋殼上的時候媽就叫我那個殼拿起來吃!那個時候我才有那麼點點的蛋白吃!從小到大,哥腳不粘土,我是家裡家外地裡,田裡,男人女人的活都要幹!有時候哥哥跟老媽還會坐在哪裡聊天,我在忙裡忙外的,他們看我不順眼還就那樣拿我開罵!罵的我哭的心碎!幾十年過去現在想起來都還害怕那時候的日子!現在媽也老了!跟著哥過!有些事過去了就過去了!也不要去計較了!有這樣的一句話,對孩子太溺愛了!最終你會知道你錯了!我自己做媽後說真的,我到現在都沒辦法理解我的父母親的心態!孩子是我身上的肉!我不讓自己吃過的苦讓孩子也那樣!打小教孩子感恩,有愛心,寬容心,多想想他人的不容易,講人情,不許自私,要上進!叛逆期過了,進入了人生正規以後!孩子挺好的!我也不求孩子能大富大貴的,只希望他們一生上進,能平安如意就好


最愛手串的人


說不上討厭或恨,只不過有點情淡,父母生了我,給了我生命,雖然沒能給我大富大貴,可他們以盡了力,所以,我沒有理由討厭或恨他們,因為他們是我雙親,不能親情不認,給自己的小孩做壞榜樣,到那時自己老了,孩子大了,以牙還牙我就慘了。其實,我不討厭或不恨父母並不代表對他們沒有意見,小時候他們都是偏愛弟弟妹妹,有什麼好吃的全留給他們,吃剩後才輪到我,過年小孩最高興了,因為有新衣裳,紅包,但這些都與我擦身而過,童年的事,至今還記憶如新,雖然過去了三四十年,但我對父母的情還是濃不起來,假如有人叫我做一個不孝之子,我也做不到,因為我還是人。


用戶5945631280963


其實我和題主一樣,我也恨我爸,和題主一樣,我也想離開他們,我想說,你永遠擺脫不了你父母,我不知道你有多大,如果你現在和我一樣是一個學生的話,我不建議你反抗父母,因為這隻會換來一次又一次的毒打,即便你住校了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的生活費從哪裡來?如果你有了工作,那麼你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我的夢想就是離開父母,擁有獨立的生活。其實對父母的恨是無法擺脫的,說實話,我曾經想過跳樓,但是悲哀的是我沒有勇氣,當時我已經站在陽臺了,但在那一瞬間,我猶豫了,所以,一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勇氣解脫。所以,我建議題主認命。我父親是一個十足的混蛋,就在今天,僅僅因為我把家裡沒有人用的路由器帶到了宿舍,就被打,在那一瞬間我甚至想過去廚房拿刀捅在他身上。但是,我,沒有,勇氣


最煩辯論不過就拉黑的


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體諒父母的不易,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才能擺脫怨恨。

小的時候,我們家是農村的,育有六個孩子。當時,爸爸特別喜歡哥哥,因為經濟條件,家裡只能供一個人考大學。我當時特別的喜歡讀書,因為哥哥,我沒能上大學。心裡多少有一些討厭我的父母,甚至有一些怨恨。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釋懷了。以前我從來沒有站在爸爸的角度去想過問題,經過生活的磨練,我漸漸懂得了爸爸不容易。從此以後,好好愛我的父母。

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

成大後才發現,為什麼現在的父母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我們不高興。因為,怕我們會嫌棄他們煩,嫌棄他們的傳統思想觀念。在現代的社會里,年輕一代的孩子們,有著他們的思考方式與思維。當雙方的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厭倦父母觀點的事,多數是我們沒有多站在父母角度去思考問題。為什麼?他們會是這種意見呢?多聽聽父母內心的話,你就會明白父母有時也很脆弱。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出發,多聽一聽他們內心的話。

體諒父母的不易

在這個有壓力的社會里,我們要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父母省吃儉用,無非就是為了你的生活過得好一點, 沒有哪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許他們的方式用得不對罷了,何必計較。多點時間留給他們,從生活的點滴去體會,我想你會得到啟發。

好好愛自己的父母

餘生,一定要珍惜與父母的時光,不要留遺憾。並不需要你多做什麼,你只需要多體諒,多點耐心,多點包容。有一種愛,無私無求,它叫父母的愛。有一種愛,無論任何時候,它從來不會缺席,即使歲月一去不復返。

聽完《父親》: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離開總是裝做輕鬆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溼眼底。

我才明白,父母的愛,是那樣偉大 。

我是想想,每天用一個溫暖的小故事帶你走入生活。


一想一畫


針對這個問題,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和看法:

1

我曾經和你有過同樣的感受,討厭過自己的父母,一定程度上恨他們,甚至假設過世界上沒有他們也許就好了。

對於母親,我只有存在於討厭層面上,其實討厭也算不上。

她是一個很本分的人,顧家,愛自己的孩子,勤勞善良,節儉持家,一顆心全撲在家裡。

這樣的她,我除了愛沒有別的。至於非要說討厭,只是一些行為習慣上的小事。比如,在馬路上吐痰,扔垃圾,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

2

而對於父親,我討厭過他,也恨過他。

他有時候,一點都不顧家,吃了飯拍拍屁股就走人,牲口和家裡的一切雜事都不管,等到飯點就又回來了,吃了飯就又走了。

我討厭他,基本上是在為母親打抱不平,替她生氣,討厭他的這種大男子主義。

我發現過他夜不歸宿,對於這一點我恨他。我覺得作為一個已婚男人在言談舉止上都應該和別的女人保持距離,不能有曖昧關係。

他這麼做讓母親傷心,真心覺得不配做我的爸爸,氣的我偷偷哭,還不敢戳破。

3

那我對父母的討厭和怨恨,是怎麼消除的呢?

  • 看到他們好的一面。比如,我的母親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是因為沒有上過學,沒有接受過教育,再說在我說過她之後,她就改了;我的父親在大事上為這個家十分出力,離開他也真不行,有過曖昧行為,但沒有把家裡的錢給了別人,對我也是真的好。看到他們好的一面,自己心裡會充滿愛,也會減弱對他們的討厭。
  • 幻想壞的結果,是自己想要的嗎?比如,我幻想過父母離婚,甚至不在人世。然後我突然想到,如果父母離婚了,我就變成了單親家庭,會比現在好嗎?如果父母不在了,沒人約束自己,會很爽嗎?答案應該是不會。生我養我的是他們,對我的愛也是真的,有他們才有家。
  • 多讀書,多經歷,靠時間。我比較喜歡看書,看的書多了看到的人間百態也就多了,發現自己的遭遇根本不算什麼;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經歷的事兒多了,也越來越成熟了,想問題也更全面,一些事情也看淡了,看開了。

現在,我特別父母能希望健康,因為“父母在尚有歸處,父母不在只有歸途”,父母在,我才可以是個長不大孩子。

希望我的經歷和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的情感表達地


我非常的理解你,我曾經也深刻體會過.

很多人會懟你,用道德來質疑你,其實只是他們沒有經歷過,隔岸觀火.

我的童年很悲慘,我的親身母親經常打罵和咒怨我。會因為一丁點小事甚至並不是我的錯,把我敢出家門,讓我在外漂盪無家可歸,我當時很小,在街上轉悠半天又累又餓,不知道去哪裡,當時我十歲,好想找到一個人販子,把我抓走。以前聽老人說,人販子把小孩抓了會把她殺死然後把內臟拿去賣錢,我當時無比的渴望遇到這個人販子。因為在家不是捱罵就是捱打,去讀書,滿身都是傷痕,連筆的墨水經常都沒有,我是個女孩子,連軋頭髮的皮筋壞了,我只有在垃圾堆找別人不要的襪子然後用襪子的鬆緊部分來扎頭髮。

.....

太多悲傷的往事了,現在想來依然心痛如絞。

生不如死,現在為什麼如此堅強,包括手術包括失戀包括生孩子,因為沒有任何傷痛會比我童年的傷痛更傷!

在小時候我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想去死,自殺了很多次

可是天意不讓我死,吃了很多毒藥就是肚子痛,沒有什麼醫療措施卻也活過來,當然身體損傷是肯定的,我父母從來不關心,她們覺得我活著和死去都差不多.

記得我家來了很多農村親戚都是我媽孃家的親戚,我媽媽給她們每個人都買了一條白色死絲巾,我不敢要。然後和我一樣的我媽的侄女就說為什麼不給彤彤買?因為全部都有除了我,我媽說她不聽話憑什麼給她買,其實我當時很聽話,特別比較現在的娃兒。當時8歲每天起來做早飯做清潔。還要給父母打洗腳水。然後回到家我給那個小女孩說我可以看看你的白絲巾嗎?她說不給你看你一點都不聽話你媽媽都不喜歡你。我當時說了句這還是我媽給你買的東西,這是我家。

結果....

結果....

寫這個是流著淚寫的,結果就是那個小女孩把這些告訴了我的媽媽。我媽媽用一根小竹子,對我全身一直打當著所有人的面。一直打一直打.....那些農村親戚有的在笑有的在嘆息,我沒有叫一聲,我就希望她把我打死。她一邊打一邊問我,你錯了沒有你錯了沒有,我要打死你打死你。我很期待很期待她打死我,我一句話沒有說,後來我快昏迷了,他一直還拿竹棍打我,我想真高興啊我快死了,我笑了.

.....

原諒我回憶不下去了。

你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吧!

祝福你從傷痛中走過



謎蝶


父母都是為子女好,才導致孩子討厭父母。

我要求上大學在家的女兒。假期必須打工,回家必須自己洗衣服,拖地。

由我親自指導她切菜,做飯。練習廚藝。

而她恰恰相反,不想假期打工,今天暑假幹了一個月就要辭掉工作。

我們家在郊區住沒按空調。你在家裡還熱,去輔導班當老師也不累。還能掙份工資。

教孩子練做飯的手藝,手把手的教,從切菜到配菜,炒菜全過程指導,培養她獨立生活的習慣!

我和女兒稱不上是敵我關係,我就是最討她煩。

女兒,等你獨立生活時,就知道老爸的好了。


一杯仙


世上沒有無辜得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討厭自己的父母應該也是有原因的。怎麼化解怨恨也要靠自己自我開解,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血緣關係是無法改變的。只能本著一個原則,那就是以“孝”為大。

我小時候一個發小,從小是因為父母要上班照顧不了,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到了6歲要上小學了,父母才把她接回來。

後來父母又生了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因為是奶奶帶大的,父母都不喜歡她,與父母的隔閡很深,小小年紀天天洗衣、燒飯、帶弟妹。父母特別寵愛在身邊長大的兩個孩子,父母對她則是非打即罵。

所以她每天放學後都不願意回家,寧可和同學在外面玩,或者是到同學家做作業,也喜歡在別人家吃飯。曾經有一次因為回家太晚了,父母怎麼都不給她開門,就坐在門口凍了一夜。

即使那時候很小,她也經常和我們說特別恨自己父母,天天希望父母死了才好呢,連帶著也討厭下面的兩個弟弟妹妹。

她甚至有時候和我們說,她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因為感受不到一點家庭的溫暖。

這就是父母太偏心帶來的惡果。偏心的父母哪都有,父母喜歡一個孩子寵的要命,怎麼看怎麼喜歡,而對另外的一個又討厭的要命,彷彿不是自己的骨肉。我這個發小就是因為是奶奶帶大的,從小沒在父母身邊長大,而她母親與奶奶婆媳關係又不太好,也間接的遷怒於她。

偏心的父母很普遍,似乎隨處可見。像《都挺好》裡的明玉,《安家》裡的房似錦,《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是父母偏心被冷漠對待,看電視時,別說她們恨父母,連我們看著也是恨。

而我目睹了我這個發小的成長中父母對她的冷漠和暴力,彷彿這孩子不是她父母生的一樣。

記得有一次發小生病發高燒,都燒糊塗了,最後家人把她送進醫院,後來診斷是“肺炎”,送醫院後家人就不管不問了,她媽媽從來沒去醫院看過她。還是奶奶知道後,一直在醫院侍候她。對這樣的父母內心裡她能不恨嗎?即使長大了和我們聊天對父母也是充滿了怨恨。

因為從小受到的傷害太深,她自己的婚姻也不是太幸福,可能太缺愛了,她對老公很依戀,抓得太緊了,有時候都到了寸步不離的地步,老公差點和她離婚,還是我們從中間調節,現在才慢慢好了許多。

而她成年後,家裡面對父母照顧比較多最孝順的反而是她。現在父母有什麼事都是找她,下面兩個弟弟妹妹倒不怎麼管父母,有什麼事都推給姐姐。

這還真是應了那句話“慣子不孝!”“自古溺愛出逆子!”她自己也說不管怎麼樣父母給了她生命,雖然,有時候想想小時候父母對她的虐待也是挺恨他們的,但是看到他們風燭殘年老無所依的,不管他們良心上又不過去。

不知道怎麼回事,多數家庭裡最孝順的反而都是小時候在家裡最不受待見的那個孩子。因為小時候不受待見,反而心地純良,內心裡可能也有想被父母認可的心理在裡面。

—NED—


萌萌說感情


結婚沒,總之養兒方知父母恩吧~或許你的父母傷害過你,或許他們沒有給你足夠的愛~但是真心養兒方知父母恩,我是外婆養大的,那會兒因為我爸對我外婆不待見,我心裡很怨恨我爸,還有我爸經常打牌,不顧家,導致年少無知的我,上不了學~總之,我爸就是很自私還脾氣不好的一人吧~但現在53歲了,看著老爸慢慢的老了,自己也有了寶寶,才懂得即使他們沒有給我最好的和足夠的愛,但是他們給了我生命,還有什麼可埋怨的呢~一輩子不長,就那麼短短几十年,首先第一學會愛自己,第二是父母和自己的孩子 第三是老公(當然跟老公說要說他是第二的),熱愛生活,多賺錢,多旅遊,多運動,成為更好的自己,比什麼都好~去埋怨誰,自己真的也不會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