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種植戶如何應對

羊肚菌種植戶如何應對

羊肚菌種植戶如何應對

彭衛紅(右)在田間指導技術。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左杉

羊肚菌產業是我省食用菌特色優勢產業。近年來,金堂、瀘定、北川和青川等30餘個縣有規模大小不一的羊肚菌栽培基地,佔全國栽培面積70%以上,對農民增收、脫貧攻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眼下春季溫度回升,羊肚菌正是出菇時期。在疫情仍未消散的情況下,農戶們的羊肚菌種植有哪些困難?農業專家們又有哪些建議?3月8日,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員。

現狀

暖冬+疫情瀘定羊肚菌遇到難關

3 月 8 日早上,瀘定縣食用菌協會的李桂芳用手機查閱了當日的天氣預報後,立馬趕到羊肚菌栽培基地裡,仔細地觀察著小傘般的羊肚菌。

“今年是個暖冬,溫度條件對羊肚菌種植來說非常不利。你看,今天室外溫度25℃,大棚裡有28℃。”焦急的李桂芳說她正在想辦法,為羊肚菌大棚灑水降溫。

除了溫度不利之外,疫情的影響也造成了銷售麻煩。記者瞭解到,受疫情影響,目前甘孜州仍處於交通管制階段,外省的運輸車輛限制駛入。

“我們的羊肚菌成熟後,一般是銷往廣東、昆明等地。按照往常的慣例,春節後,縣城裡就會陸續進入一些採購車,直接從地頭拉貨。”李桂芳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外地採購商無法上門採購,導致大量成熟的羊肚菌無法直接銷售。

記者從瀘定縣食用菌協會了解到,目前,該協會擁有50戶羊肚菌種植戶和2000畝種植基地,受疫情影響,遭遇技術管理和銷售困難的農戶佔一半以上。

建議

做好水分管理採收加工要及時

為了解決生產和銷售問題,3月8日,記者電話諮詢了省農科院土肥所研究員、食用菌專家彭衛紅。

彭衛紅表示:“今年羊肚菌產業主要遭遇兩大難題,一是疫情影響,造成了用工困難、交通受阻、銷售不暢的情況;二是隨著氣溫逐步回升,低海拔的羊肚菌種植進入出菇管理階段。今年是暖冬,氣候條件與往年有較大的差異,羊肚菌的管理要更精細化、專業化。有些農戶,按照以往的經驗,沒有及時管理,造成了各種各樣生產問題。”

那對於羊肚菌種植戶來說,眼下應該如何做好管理呢?

“目前要根據羊肚菌生長階段,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水分管理。”彭衛紅表示,當前,已經出菇的區域,種植戶應根據土壤乾溼情況進行補水。噴水以霧狀水為宜,少量多次,維持土壤溼潤並增加空氣溼度。過量噴水特別是下層積水,將導致原基和幼菇死亡,同時長時間高溼狀態將加重病害發生。

其次,保溫通風很重要。春季早晚溫差大,應注意防止棚內出現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情況,溫度範圍以8℃-20℃為宜。當溫度過高時,應對棚內進行通風口換氣,加大空氣對流,降低棚內溫度;當溫度過低時,應做好保溫。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的正常生長髮育必不可少,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菇體會出現瘦小、畸形等現象。

最後,採收加工要及時。當羊肚菌菌蓋長至4-8釐米、稜紋與凹坑明顯可見時,應及時採收,採大留小。如採收不及時,菇體過熟後會影響產品商品性和價格。採收時應確保菇體不帶泥土和其它雜質,鮮菇採收後可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銷售,如遇滯銷可進行烘乾加工處理。烘乾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溫度,每隔2小時將烘烤室的溫度升高3℃-5℃,6小時後溫度升高到 48℃,保持48℃-50℃烘烤 3-4 小時,直到羊肚菌形狀固定。出爐的 羊 肚 菌 自 然 冷 卻 到35℃-40℃後,塑料袋密封保存,待疫情緩解後再進行銷售。

“由於農戶羊肚菌種植情況差別很大,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種植戶有疑問,可以撥打電話028-84504285。”彭衛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