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專注於自我提升·心理思維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人生遙控器》是弗蘭克·克拉斯執導的喜劇奇幻片,由亞當·桑德勒、凱特·貝金賽爾聯袂主演。影片主要講述男主人公邁克爾意外獲得一個神奇遙控器,其中重要的功能之一“快進”,給他帶來的種種歡樂與災難的故事。

你可曾想過,可以“快進”人生中不想要的部分?

比如剛進公司時的不適應,剛失業時的不如意,無聊又不得不參加的聚會,那些不耐煩的時刻,那些不如意的日子……

在這部《人生遙控器》裡,就開了這麼一個大大的腦洞:一個神秘人就給了男主角邁克爾這樣一個“遙控器”,可以用來快進人生。

正如千萬個職場人一樣,劇中的邁克爾努力工作,希望有一天能夠升職加薪,當上高管,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但與此同時,工作忙得讓他無法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妻子,直到這個遙控器的出現。在不斷地嘗試下,他發現了這個遙控器的神奇,可是,事情的發展真的如他所願嗎?

當他“快進”到自己成為了公司合夥人那一天才發現,自己因長期暴飲暴食變得異常肥胖,妻子離開了他,孩子不親近他,父親來找自己,自己卻還在忙忙碌碌,導致錯過了與父親的最後一面。

當自己病倒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他才醒悟過來他這樣的“追求”,簡直是一片荒唐。

影片雖然定位為喜劇,期間穿插著導演的奇思妙想,然而,在這樣的情境下,又不得不讓人深思,對於我們來說,應該如何面對工作、對待家庭,又如何尋找到所謂的幸福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本篇文章,就從生活與工作的關係、如何更好地愛人、以及如何追尋幸福來展開,來談談人這一生要面臨的這三個問題。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1、生活與工作:凡事不可走極端,“中庸之道”是秘方

一股腦地陷進工作,究竟可不可取?犧牲“現在”,只為了更好的“未來”,這樣的生活方式,值得提倡嗎?

主角邁克爾,本是一位建築師,有著漂亮的妻子和一雙兒女,有著一輛老爺車,這正是平凡普通人所擁有的一切。

可是,他不滿足,他想要變得更好。

當他想在國慶日陪家裡人出遊,卻被告知有個新項目需要馬上開始,不然就讓給別人做了;

當他想去觀看兒子的游泳比賽,卻臨時有個重要的應酬,只好等到孩子比賽快結束時才趕到現場……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當生活和工作撞在了一起,邁克爾內心做出了他的選擇:“工作”。

因為他深深地覺得:

“(我)拼命工作讓我家人過上我兒時夢想的生活!”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等我成了老闆、百萬富翁、或者是大人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僱一群像我一樣的傻子替我工作,然後你(指妻子),我,孩子們,想幹嘛就幹嘛,你只是需要給我一些時間……”

主角邁克爾,正是不少職場人的縮影:我不努力工作,怎麼養家?

當偶然獲得神秘人贈送的“遙控器”後,邁克爾將信將疑,先是小心試探,當神秘人解釋了其中的奧妙後說,自覺相安無事後,邁克爾開始為所欲為,他跳過了“妻子來找他吵架的時間”、“家庭聚會的時間”“陪狗玩耍的時間”,甚至“堵車的時間”“感冒的時間”“洗澡的時間”……,他拋棄了很多認為“無傷大雅”的時間,只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

可是,即使有這樣一個“神奇遙控器”的加持,他還是沒辦法很快地升職,於是,他就更加努力的工作。當邁克爾一次又一次地避開生活中自認為“不必要的”時刻,只為了朝著成為“公司合夥人”的目標向前衝刺的時候,殊不知,這後面,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在自己的書《幸福課》中這麼寫道:

“避開了生活的麻煩,也就避開了生活的快樂和意義。”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個故事,而人生的意義正是附著在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中的。可以說,意義正是我們在對苦難、麻煩中的應對中發展出來的。

如果如電影主角邁克爾一樣:“哎呀,這些都太麻煩了,何必呢。”順利是順利了,可是這樣的人生情節,在最後,正如電影裡一樣:回憶起來,一片空白。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面對生活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嘗試做到中庸裡的“中”。

朱熹曾給《中庸》加註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中”的精髓就是不偏激,不要走極端,不要不及,也不要過頭;“中”就是要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度,把握好分寸。

工作有工作的成就,生活有生活的滋味,各有精彩,不能為了一方而完全拋棄另一方。

工作要認真做,生活也要好好過。別因為“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放棄了生活。找尋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才是每位職場人應該思考的必修課。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2、家庭與愛:充滿愛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家庭?這或許是本部電影想要喚醒職場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家人。

對你而言,家人有多少分量?

我們總是對自己說,“再等等,等到我混出頭的那一天,我就如何如何……”我們常常把最好的脾氣給了陌生人,而忽略了最親近的人。

電影裡,邁克爾本是令人羨慕的男人,一個漂亮的妻子,一雙兒女。

可是,當一心撲在工作上時,邁克爾放棄的重要時間之一,便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當他對家人變得越來越不耐煩,甚至選擇了直接快進到成為“公司合夥人”的那一天。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的確,到那一天,他擁有了想要的職位,但他失去了原本美好的生活——妻子已經與自己離婚,孩子轉眼變得自己也不認識了,父親早已去世,自己卻渾然不知……

邁克爾功成名就,但卻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黃金時光,這令他痛心不已。

不少父母都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而不斷找各種方法,就像邁克爾一樣,努力工作,常常忙得團團轉。

但是,孩子的成長更重要不是物質的多少,而是感受到的愛有多少。

在心理類書籍《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

“父母的愛心至關重要,即便家庭生活混亂,倘若有愛存在,照樣可以培養出懂得自律的孩子。父母身為醫生、律師、企業經理、慈善家,即便在職業上得心應手,生活方式也相當嚴謹,倘若缺少愛和溫 情,他們培養的子女,就和成長在貧寒、混亂家庭的孩子一樣,照樣不懂得自律,照樣隨心所欲、無法無天。”

讓自己的家庭充滿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份愛,不與物質、環境有關,只要父母相愛,真心疼愛孩子,孩子照樣可以變得優秀。

這讓我想起了被譽為“臺灣第一才子”金惟純老師曾有這麼一門課,名字叫《活好》。

他說,人這一輩子,其實活到最後,最重要的事濃縮成一件,就是你要活好。

什麼叫活好呢?

當一個人活好了,周圍的人都喜歡你,都願意跟你在一起,都希望成為你的樣子。

如果你得不好,大家都不喜歡你,不願意跟你在一起,也不希望成為你的樣子。

那如果你的孩子喜歡你,希望跟你在一起,想成為你的樣子,你的孩子教育就簡單多了。

反過來想,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你,不願意跟你在一起,也不希望成為你的樣子,你的教育也就困難重重。

把自己活好了,才是對周圍人更好的交代。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3、人生與幸福:幸福不在別處,就在身邊

電影裡邁克爾認真工作,其最終目的無非是想要獲得更多幸福。

然而,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幸福對於很多人來說,反而漸漸成為了奢侈品。

正如電影裡的邁克爾一般,他越追尋幸福,反而離它越遠,這是怎麼回事呢?

哈佛大學泰勒·本-沙哈爾博士曾有一本著作《幸福的方法》,或許可以為你解答其中的困惑,書中描述了世人的四種人生模式,分別是:

  • “享樂主義型”——他們常常為了及時享樂而出賣未來的幸福人生;
  • “虛無主義型”——這類人不享受現在,也不期待未來;
  • “忙碌奔波型”——他們承受著現在的痛苦,只追求未來的快樂;
  • “感悟幸福型”——這類人能夠享受當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過目前的行為,他們也可以擁有更加滿意的未來。

前兩種我們暫且不表,其中,電影裡的邁克爾正是典型的“忙碌奔波型”,這樣的人願意付出現在的堅信,去等待未來的幸福快樂。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然而,正是這樣的思維,限制了我們收穫幸福的能力——“忙碌奔波型”的人,他們不懂得去享受他們正在做的事情,還堅守著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一旦目標實現,就會開心快樂。”

而這個現象卻非常的普遍,主要的原因之一正是我們的文化造就了這種信念:

如果成績全優,家長就會給我們獎勵;如果工作表現好,就會得到獎金。

我們習慣了去關注更遠大的目標,卻不在意當下的感受,最後導致終生的盲目追求。

我們從不會因為享受過程而得到獎勵,我們認為能否達到目標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社會只褒獎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只看結果,而無視過程。

一旦達到目標之後,我們經常會把放鬆的心情解釋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艱難,成功後幸福感就越強。因此,當我們擁有這種錯覺時,就不由自主地對這種生活方式屈服了。不可否認,這種解脫讓我們感到真實的快樂,但是它絕不等同於幸福。

這種幸福可被稱為“幸福的假象”,它們來自於壓力和焦慮的消除,無法長久維持,因為它本身就是與負面情緒共生的。

這就好比一個人頭痛好了之後,他會為頭不痛了而高興。然而,由於這種喜悅來自於痛苦的前因,當痛楚消散,我們很快就會把健康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事,病癒的喜悅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忙碌奔波型”的人錯誤地認為成功即是幸福,堅信目標實現後的放鬆和解脫即是幸福,因此他們不停地從一個目標奔向另一個目標。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作者泰勒·本-沙哈爾博士描述了一種更好的模式:“感悟幸福型”。這樣的人,可以同時體會到當下和未來的幸福。

想象一下小時候當你可以去春遊的心情:前一天,你會早早地開始準備相關的東西,並有可能興奮得睡不著覺。春遊的當天,你一邊享受著沿途的風景,一邊高興地與朋友玩耍。結束後,你還意猶未盡。

這其實正是“感悟幸福型”最好的解釋:出發很開心,過程很開心,結束時還意猶未盡。你不必等到“某個時刻”才開心,而是能夠同時體會到當下和未來的幸福。

有人說,有些事就是很枯燥的,怎麼享受當下的幸福啊?

其實,每件事情都可以挖掘出屬於自己的“幸福感”,不要思考“是否應該享受當下的快樂或者未來的幸福”,而要想想“如何才能享受當下的快樂以及未來的幸福”。

真正能夠持續的幸福感,需要我們為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快樂地努力與奮鬥。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頂,也不是在山下漫無目的地遊逛,幸福是向山頂努力攀登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和感受。

電影中的邁克爾正是希望自己當上“合夥人”後再享受幸福,他用盡一切辦法,只為更快地到達目的地,然而,他卻失去了沿途的風景。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有人寫過這麼一段話:“幸福就像一隻蝴蝶,你越追逐它,它越躲避你。但如果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它就會輕輕落在你的肩頭。”

正如《斷舍離》中說:

想要幸福,我們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

何為幸福的執念?那就是把幸福當成一個目標,一個最後才會實現的結果。

如果你這樣定義幸福,那麼你越追求,越會發現“幸福”總在遠處,總是觸不可及。

轉變心態,關注在當下,你會發現幸福就在你的身邊,在你和孩子的嬉鬧中,和朋友的暢聊中,和家人共度下午時光中……

那些微小的喜悅,都是你生命中的閃亮時刻。

放下對幸福的執念,也試著去享受當下的幸福,這正是電影想告訴我們的另一層意思吧。

《人生遙控器》:從工作狂邁克爾身上淺析人一生要面臨的3個問題

總結一下:

《人生遙控器》給了我們一個腦洞題:如果給你一個人生遙控器,你的人生會變得更好嗎?

男主邁克爾用他的行為告訴了我們,這成了一場悲劇,正向邁克爾面臨的一樣,人一生要面臨著工作、家庭,以及終極目標:尋找幸福。

生活與工作,我們應該找尋平衡,千萬不能走極端,“中庸之道”是古老的智慧;

家庭與愛,只有充滿的愛的家庭,才是更好的家庭,這不關乎於其他物質環境條件;

尋找幸福,其實追尋幸福並不難,只要你放下執念,去享受當下的快樂,幸福其實隨處可見。

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

“人一定要想清三個問題:第一你有什麼,第二你要什麼,第三你能放棄什麼。對於多數人而言,有什麼,要什麼,不難判斷。最難的是,不知道或不敢放棄什麼——這點恰能決定你想要的東西能否真正實現,沒有人可以不放棄就得到一切。”

你如果願意為了工作放棄了生活,那就得承擔孤獨之苦;

如果你為了生活放棄了工作,那就得承擔落魄之苦;

好的人生,講究平衡,幸福才能常伴左右。

共勉。



若本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評論區交流。

關注我,持續更新!


作者介紹:小天的書屋,致力於提升思維,願閱盡天下好書,執筆走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