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韓國的電影質量很高?


因為韓國演員比較樸實,國內電影題材都比較大膽,導演都敢較真的去拍,是我們國家比不了的,韓國是唯一一個用電影改變法律的國家,愛情或者懸疑電影推薦看韓國的,我們中國的文藝片還是不錯的。


梅紅超


原因大概有2個:

1.韓國人很敢拍。各種歷史事件、嘲諷政府、推翻法律體制、揭露社會陰暗面的題材都敢拍。中國大概也有人敢拍,但是無人敢播。

《熔爐》

本片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因為《熔爐》的上映,一部關於《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目前已通過韓國國會正式頒佈。

《辯護人》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為原型的一部電影。聽聽韓國人給你講什麼是正義,什麼是民主,什麼是自由。

2.韓國人很會拍。同樣俗套的劇情能拍出不一樣的感動,這也是一種能力。

《陽光姐妹淘》

別人的姐妹團、別人的青春時代。配合長大後來看,真是無限唏噓。只有春花一個人實現了當時的諾言,每一個人長大後都沒有想象中那麼幸福,這就是真實的人生。

《我愛你》

看這片子以前,我從沒想過,老年人也會有愛情的需要。關注到其他人沒有關注過的地方,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我能說》

慰安婦這樣沉重的題材,原來還可以用喜劇的形式展現。和《二十二》完全不一樣的觀影體驗,但是一樣感動。


neko醬看電影


我最近看了三場電影,《鐵雨》、《毒王》、《犯罪的全盛時代》(具體名字忘記了)

韓國電影個人感覺特點:

1.敢拍

1998年韓國取消了電影剪閱制度,以分級制取而代之。暴力、色情、犯罪、時政、開放程度大,看著也過癮。

2.電影文化的獨立

電影製片人並沒有因為 經濟和權威 過度的將電影結構破壞,製片方在合理的方式下進行拍製作。有許多電影因為一些外在因素不得不將創作進行改變,而韓國電影並不是,有自己一套方案(按照個人想法寫的詳細想了解也可以上網查詢)

3.能夠借鑑學習別的國家的電影拍攝方法。

這裡說的不是翻拍,他們能夠把一些優秀電影文化的細枝末節的東西搬到自己的電影,當然也有把版權買過來翻牌的我記得是香港電影《跟蹤》,任達華梁家輝主演的,當時看的韓國版感覺那叫一個好看,後來才知道香港是原版結果又看了一遍,兩部都很好看。 韓國可以把亞洲歐美電影的精髓文化都能夠學習消化再融合,這也是一個本事。

總之個人非常喜歡看看韓國電影,大家有空看一下吧!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大家平安在家看大片!


小正經男孩15


韓國電影水平真高,個人覺得犯罪類型的電影,韓國電影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推薦幾部大家可以看看《殺人回憶》、《追擊者》、《不可饒恕》、《再見惡魔》。

另今年韓國電影《寄生蟲》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在最佳影片、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在全球影響力非常大的電影節最高獎項。足以證明了韓國電影的水平之高!


這個殺手有點虎


質量高不高與國家大小毫無關係。韓國首先屬於民主國家。拍出的電影不管質量高不高但是他都是反映真實生活。和現實了反應的就是當時大眾們這社會體現。所以他們真的也很受追捧。當時韓國電影有兩個電影改變了韓國的法律。這兩部電影當時上映的時候反響特別大。甚至可以影響到國家的法律政策第一部是熔爐。熔爐當時這個影片涉及到性侵最讓大家反感的是性侵對象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當時韓國也是迫於大眾的壓力輿論已經影響到國際社會。在那種被迫無奈的情況下。韓國改變了他們對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未成年人。成了他們第一個改變法律的電影。第二個電影是哪個電影呢?就是假日。假日這部電影講的是成年人犯罪。但是他講的是在監獄裡服刑人員。與獄警之間的矛盾。後來有幾個犯人逃脫了,但是這幾個犯人在逃脫途中並沒有傷害其他的人。他們只是反對獄警,對他們的人權的侮辱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抗議當時在他們國家獄警的權利非常的大。沒有人管理他屬於脫離政府的一個組織。後來由於他們鬧這一次之後韓國也改變了他們本來對刑法服刑人員的人權問題又重新訂量和考慮了一遍。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百度。搜索一下。但是具體能不能搜到視頻?我就不清楚了,因為現在國內。禁止。播放韓國電影。


藍色山東


好看的作品就會有很多人喜歡

最喜歡韓國著名演員號稱“神馬東錫”

他的電影打鬥畫面十分精彩,經常把一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推薦《與神同行》、《與神同行2》、《壞傢伙們》、《犯罪都市》




幻影凌梟


一方面是因為視角問題,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韓國電影的一角,而且大部分看到的是優秀的一角。(我想大多數人都再找韓國優秀的電影看,沒人去找韓國的爛片去看吧),這就導致大部分人認為韓國電影整體水平高得離譜,實際上韓國也有爛片。

另一方面就是韓國確實有很多高質量的電影,

就中國影迷噴的最多的一點,如果中國政策,廣電的審核在某些程度上壓制了中國電影業的發展的話,那韓國的政治環境就給了韓國電影充分的自由,拍出了很多諷刺揭露政治制度的電影,而且拍的十分直白,一點都不避諱。

另外我感覺韓國電影在整體上形成了一種風格,十分擅長人心、人性的刻畫,這成為大部分韓國電影最優秀的一點。

最後說一句,如果說中國電影在整體上比不上韓國電影的花,我覺得有一點,中國電影對金錢,商業化的追求太過,從而忽略的電影本身的質量,一味的去製造最大眾的電影(各個綜藝娛樂節目也拍成的電影),這些讓中國電影大部分在格調上都比不上韓國電影。


觀影悟人生


這問題太寬泛了。韓國電影那麼多,哪部好,比國產片好在哪,得具體到一類或是一部電影上。整體好在哪,這就五花八門,各顯神通了。

韓國電影我印象特別深的,講兩部吧,說說它比國產電影好在哪?

第一部,《太極旗飄揚》。這部電影是我上大學時候看的,也就是10年前。那會為了找這電影的資源可是費了好大勁。當時就想看看韓國的戰爭片能拍到什麼水平。這一看,不得了了水平是高,真的高!兩個方面。一個是場面真實,能把戰爭場面拍成打群架的氣勢,導演水平真的是不一般。人家真刀真槍的幹,鮮血是真的往出流,不像國產戰爭片聽到槍響了就犧牲或者是ak狙飛機那種。再有,情節的主要矛盾抓的是真的好。朝鮮南北戰爭,中國叫抗美援朝,這導演是完全站在朝鮮族,注意不是韓國的眼光來看這場戰爭。戰爭雙方開始是李氏韓國和金氏朝鮮,結果金把李幹得啥也不是了,後來美國過來幫李就把金打得啥也不是了,再後來中國加入戰場,雙方重又打到了均勢。史實是這樣,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根本上是美國和中國的戰爭,朝韓兩方最多也就是提供了戰爭的場地。所以,朝韓兩方是次要位置的。這點雖然是事實,但是韓國電影能真實的表現出這一點是不容易的,畢竟韓國人給大眾的印象是自大甚至是自卑的。影片最後,山坡的另一頭,中國志願軍烏丫丫的衝過來,把韓國人嚇退,成為這部電影最經典的鏡頭。

另一部是《大叔》,這電影評分很高。我覺得也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報復的故事主線,一般人的心裡,作為旁觀者一方往往是同情弱者。弱者最後絕地反擊幹翻獨裁者混蛋,這樣的情節設定能很直接的讓觀眾爽起來。可是我看完這電影之後有點爽不起來。主角帥帥的大叔,青年時意外喪偶,落魄時一個小女孩闖入了他原本沉如死海的心田。小女孩差點被混蛋害死,大叔開啟暴走模式幹掉了混蛋,最後走向死亡。這個故事很連貫,不會讓人覺得很扯。相比於當時的同類型的國產電影~~哦不,我想了十分鐘,有找了十分鐘,真就沒找到一部符合要求的國產片。好吧,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另一個,其實是情節之後的延續。就是看完電影之後讓人回味的地方特別多。這個是我評價一部電影優劣很重要的一個根據。這不電影看完之後有兩種感覺,痛快,惋惜。復仇成功,尤其是主角開槍打防彈玻璃那段,開了幾槍都打不透,大反派開始幸災樂禍的嘲笑,最後玻璃開裂,一槍爆頭,太他喵的解氣了。惋惜,主角由一個深淵進入了另一個深淵,而且不大可能再出來了。這電影看完後好長一段時間都特別的難受,真實生活中遇到再不痛快的事最多也就是買買醉而已,和這電影的觀後感比起來總覺得差點事兒。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相比於國產電影,~~我又想了十分鐘,好像也沒有。



米五戒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韓國年度進口片引進多達600餘部,韓國本土電影拿下市場總額60%,而中國每年進口片引進不足60部,創下的年度市場總額也是50%—60%,中國電影與韓國電影的差距一目瞭然。

那麼問題來了,就是這麼一個彈丸之地,為何能夠在商業大片龍頭老大好萊塢的衝擊下愈戰愈勇?

我們只看到現在韓國電影混的風生水起,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早在90年代,韓國電影飽受壓力,曾經也是在抄襲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彎路,但是事情的轉折要從1999年開始。

1999年後,韓國發生了三件大事,也正是由於這三件事情,掀起了韓國走上電影強國的風潮。

第一件事是1999年韓國電影人發起的“光頭運動”。這一運動可以說是韓國電影的分水嶺。光頭運動發生在1999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世貿組織,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影人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幾乎所有的電影人都動員起來,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剃光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而此活動又為全韓國影人集體參加,所以被世界輿論高度關注,給韓國政府造成極大壓力,遂決定繼續韓國每家電影院的每個放映廳一年必須放映滿148天的本國電影的政策。光頭運動成功之後,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契機。


第二件事是於1999年上映的《生死諜變》,轟動全韓國,觀影人次達到史無前例的579萬,上映57天一舉打破《泰坦尼克號》保持的票房紀錄。可以說,是“光頭運動”直接促進了《生死諜變》的成功,而另一方面,《生死諜變》成為了韓國電影的助推器,開始帶領韓國電影走上狂飆之路。

第三件事是在2000年在北京舉辦的韓國電影周暨學術談論會,也正是由於這個研討會讓韓國電影開始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之後一大波韓國電影開始引進國內,包括那部家喻戶曉的由全智賢、車太賢主演的《我的野蠻女友》。

1999年對於韓國電影的意義就是這樣,要是沒有這一年的這幾件事,就沒有現在的韓國電影。之後韓國電影開始了自己的開掛之路。除了這一年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外,“天時地利人和”等客觀因素都站在了韓國這邊,讓韓國電影變得越來越牛逼。


Q電影


1、韓國電影大多反應的是社會現實跟人性問題,往往能很直接的揭露一些社會現象,容易和人產生共鳴。

2、韓國電影審核機制不一樣,相比國內來說,韓國電影的審核很鬆,韓國電影也是出了名的自黑體質,黑上級、黑領導、黑司法,這樣的電影更加真實。

3、韓國電影不追求小鮮肉,導演敢拍,演員敢演,電影圈跟演藝圈有很大的區別這點。

4、製作經費有限,更多的是花在了電影質量上面,韓國能用的國寶級演員屈指可數,一個宋康昊承接了韓國影史的半壁江山。《漢江怪物》、《雪國列車》、《殺人回憶》、《寄生蟲》每一部都是優秀的韓國電影。

5、韓國電影質量高是因為,有深度,不像美國大片一樣。看完過過癮。韓國本就不缺乏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為電影提供了良好的誕生環境,再加上國家對電影的不干涉,不會對韓國電影藝術的形成產生阻礙。所以韓國電影往往質量都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