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保安“重操舊業”,守住村口“第一道防線”

“你從哪裡過來的啊?不是我們村子的人是不讓進的。”戴炳中一如既往,守在村口的勸返點上,身上的保安制服依舊筆挺乾淨。今天是戴炳中主動站崗勸返外來人員的第38天,尤記得主動申請站崗那天他說的話,年近60歲的他主動找到巢湖市蘇灣鎮大壩村的村書記,“孟書記,我們和平村在山坳坳裡面,雖然村子不大但也連接著周邊一兩個村子,有好幾十戶呢,和平村的路是進村出村的必經之路,這就是關口,我想把好這個關,讓我來站崗吧!”

考慮到他家中還有2個殘疾病人需要照顧,村書記拒絕了他。戴炳中是大壩村的一名已脫貧戶,家中的妻子患有多重一級殘疾,兒子也患有精神二級殘疾,他作為家中的頂樑柱,也曾經外出務工,從建築工地到小區保安,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家中妻兒的牽掛,他放棄了外出務工,回村發展種養業,並就近尋找家門口的零碎就業機會。兜底扶貧政策讓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加上每年種養業的收入,讓他們已於2016年實現穩定脫貧。對於扶貧政策的精準實施、村幹部的細緻幫扶、鄉親們的熱心幫忙,戴炳中都心存感激。

所以他“不死心”,他又向包村幹部提出站崗的意願,這一次村幹部答應了他,前提是他必須照顧要先好家裡人,戴炳中很乾脆地答應,並穿上了昔日的保安制服。

第一天值班的時候,他早早就來到勸返點,面對來往人員,尤其是村裡的鄉親,也細緻的詢問,更是對所有車輛的來去方向登記在冊。幾天過後,閒言碎語的聲音出來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成了村裡百姓對他的評價,可他卻不在意。這句不中聽的評價隨著時間而發生了變化,一天又一天,他一如既往的嚴格,從未有過鬆懈。近期,隨著復工返崗人員的增加,主幹道上的勸返點已經逐漸可以憑藉健康碼、健康證明、安康碼等暢通,可面對自然村內的勸返點,他沒有離開,他說:“村裡剩下很多都是一輩子生活在這也從未出去的老年人,我更要把好這個關口,防止外來人員進入。”

戴炳中用最踏實的行動守住了村口防疫第一道防線,38天如一日的站崗勸返,他從未焦躁退縮,以一份普通老百姓的熱忱守護著和平村群眾的健康平安,更是用一顆已脫貧戶的感恩之心報答黨恩。(周穎、葉潤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