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批批有血性的医务工作者,逆行而往,向死而生,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吴晓虹,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驰援武汉紧急医疗队的一员,在湖北武汉已经奋战了40余天。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吴晓虹被授予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退掉车票,投身抗疫一线

2020年初,当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悄然冒头时,吴晓虹就已经敏锐地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和知识,第一时间面向全院进行了新冠肺炎的相关培训,及时建立了应对疫情的防治流程。在果断地诊断并收治了邵逸夫医院的第一例、第二例新冠肺炎病人后,她意识到即将有一场战役要打响。于是毅然选择退掉春节回湖南老家过年的高铁票,投身到医院新冠肺炎病房的管理和疫情防控中


“因为平时工作太忙,根本无暇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和严重骨质疏松的母亲,所以想趁着这个春节多陪陪老人,以老人这个年纪和身体状况,也许每一年都是最后一年。”吴晓虹说,但是医生的职责和使命让她选择了把对亲人的愧疚与牵挂深深压在了心底


1月24日,得知医院召集紧急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吴晓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主动报名。“作为一名医生,大疫当前,理应身先士卒,选择站出来,冲在疫情第一线。

我曾参与非典时期的医疗救治,进入过SARS病房,我有这个信心和能力打赢这一场阻击战。”吴晓虹说。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逆行而往,向死而生

1月25日,大年初一,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驰援武汉紧急医疗队中最资深、最有临床经验的医师之一,抵达武汉后,吴晓虹来不及休息便快速投入到医疗队新冠肺炎防治培训和武汉第四医院20楼病房的组建和接管工作中。半个月后,她再次“开疆拓土”接管了18楼病房的管理工作。

她担负起了病房主任之责,给自己的团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提高治愈率,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

这场战争看不到硝烟,却异常凶险,吴晓虹和同行们在最前线,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每一天都在负重前行。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她有条不紊地组织安排病房医师,按照规范管理新冠肺炎患者,时刻冲在抗疫第一线,从建立防护流程,到例行的查房,给每个病人制订合适的个体化管理策略和计划,再到最危险的样本采集,都有她冲锋在前的身影。


“从前期的艰难理顺,到现在床位周转率加快,我们信心倍增。”吴晓虹说,非常值得自豪的是,浙江医疗队接手三个病区管理后,好多危重病人的病情慢慢好转,平均每天都有6到7个病人出院,截至3月5日,共有172位病人康复出院。


“这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成绩!这些数据虽然看起来有点冰冷,但对我们团队来说,却是最有温情的一个数据。”吴晓虹感慨这个温情数据的背后,是整个医疗团队一个多月以来不眠不休的艰辛努力和救治护理。每次看到这些数据,她就会想到那些出院病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对浙江医疗队的赞誉,几乎每个病人都能在那一刻说出很多很多。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尽我所能,为病人点亮希望

在武汉的一个月,救治任务重、条件非常艰苦,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吴晓虹带领的团队每天都像是在和时间赛跑,经历和病毒殊死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战役。她会为患者因聚集性发病而住院感到忧心,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而心神不宁,为患者的去世流泪和无奈,

但当一位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或送走一位出院病人时,她能高兴一整天。

“在病房,我们是病人唯一的依靠,虽然不能救回每一个病人,但尽可能地想为他们多做些事情,喂病人喝水、喝牛奶、给病人戴好吸氧面罩、推病人完成CT检查、跟病人握手、给病人一个拥抱。”正是这些小小的举动却点亮了患者信心和希望。

吴晓虹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下午进到病房,把出院小结交给病人。这也是团队所有成员最舒心的一刻。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她说19楼病区有一个60多岁的病人徐阿姨,每天看到她来查房,看到写在防护服上的“吴晓虹”三个字,就非常激动,那一瞬间,病人的眼里闪烁着光芒。吴晓虹知道徐阿姨口罩下发自内心的微笑弥足珍贵。

半个月前,徐阿姨的爱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俩人相濡以沫半辈子,如今却要永远分离。她入院的时候,病情很重,胸闷气急很明显。更让大家担心的是她的精神状态,眼睛一直茫然地盯着天花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不愿和医护人员有任何交流。徐阿姨这种无以表达的悲痛,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吴晓虹每天去徐阿姨的床边查房,都会俯身轻轻握着她的手,轻声细语和她说话,尽量在她的床边多呆一会。她就是想通过一点一滴的互动,产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增强病人走出磨难的信心。有一天吴晓虹对她说了一句:“虽然你的爱人离开了,但你代替他,好好地活下去!

徐阿姨听到这话的时候,呆滞的眼神突然有了一点光彩,她看着吴晓虹护目镜下的双眼,慢慢地握紧了她的手。那一天之后,徐阿姨的病情逐渐好转,能在床上坐起来,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了。

直到那一天早上,在查房的时候,徐阿姨突然从床上下来站在大家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流着眼泪说:“我本来已经放弃了活下去的愿望,这个世界没有值得我留恋的东西了,但是因为遇到了你们,让我的生命有了转折,有了勇气替我的家人活下去,谢谢你们!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吴晓虹的眼泪模糊了护目镜,她走到徐阿姨面前,忍不住拥抱了她。后来,吴晓虹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转到18楼去“开疆辟土”,徐阿姨几天没看到吴晓虹,一直担心她被是不是自己传染,每天关心询问吴晓虹的情况。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吴晓虹说,此次出征武汉,我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真的伟大,或勇敢,或有担当,或其他什么。我只是在想,我能干点什么?也许,我们大家都这样,就真的会改变,会好起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没有想过伟大、勇敢,浙大女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真的会好起来!


没有哪个冬天是无法逾越的。正如此前吴晓虹在微信中的记录:在武汉已40天,工作,忙碌,每天痛并快乐着,有付出,更有收获,我们向死而生,我们不言放弃!唯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