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為什麼失敗呢?

xiaodi1990


朱元璋在北上攻下元軍,建立大明朝之前,先是擊敗了同為抗元起義軍但卻處於不同派別的陳友諒。陳友諒也是朱元璋遇到的最大的敵人之一,因為在陳友諒大敗後,朱元璋輕而易舉就擊退了張士誠和方國珍。其實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出身和性格是很相似的,甚至在根據地區位上他比朱元璋更有優勢,起義的時間也比朱元璋早。可是後來朱元璋卻第一個滅了陳友諒,陳友諒為何敗在了朱元璋手上呢?


(一)陳友諒不得人心

在歷史上,朱元璋往往被認為是敏感多疑,陰險殘暴。但是在對民方面,朱元璋在起義軍時就非常注重拉攏民心。他聽從定遠名人李善長的意見,士兵攻破城池之後嚴禁放火燒城、搶劫百姓、擄掠婦女。違令者一律重罰。而且許多起義軍打仗都要徵收“寨糧”——說白了就是強行徵收百姓的糧食。而朱元璋為了保護百姓的利益,拉攏人心,就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最後做到了糧食自給自足,不向百姓徵收。朱元璋雖然在建國之後有過大肆屠殺功臣的不光彩歷史,但早期在起義軍種他對待部下是非常好的,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因為不管軍心,還是民心,朱元璋都很有優勢。


然而陳友諒這個人就不一樣。他把霸道、陰險、剛愎自用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陳友諒之所以成為他這支起義軍的首領是因為他篡位成功,這之後他就開始用親不用賢,妒賢嫉能,導致了處事的不公和冤枉誤會的頻繁發生。當時陳友諒手下有一個武將叫趙普勝,是有名的驍將,號稱“雙刀趙”。趙普勝一開始歸附朱元璋,後來叛歸了陳友諒一派。朱元璋於是引誘趙普勝的食客,讓他去陳友諒軍中離間趙普勝。趙普勝見到陳友諒的使者總是訴說自己的功勞,覺得自己有恩於陳。陳友諒對此耿耿於懷,懷疑趙普勝要背叛自己。1359年,陳友諒來到安慶,趙普勝登船迎接,然而趙普勝一登船,陳友諒立刻殺了他。此事之後,陳友諒軍中一直人心惶惶,許多有能力的文臣武將紛紛離開了陳友諒投靠別處。


(二)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大敗

作為朱元璋真正擊敗陳友諒的標誌性節點的是鄱陽湖水戰。這場戰爭被稱為“中世紀最大規模的水戰”。當時陳友諒領兵20萬,而且船隻都是裝備精良的大船,其實一開始戰爭對陳友諒一方非常有利。後來朱元璋手下的謀士紛紛建言獻策,最終決定用火攻陷阱去攻擊陳友諒。朱元璋恰恰利用了陳友諒的船隻體積大這點,籌集了一支敢死隊,揹著炸藥去炸陳友諒的戰船。陳友諒在前半場戰爭中十分得志,開始驕傲自大,他的船隊被朱元璋的船隊引到狹窄的河道,並且已經下好了埋伏,等陳友諒反應過來已經為時已晚。這場戰爭,朱元璋大敗陳友諒,陳友諒也在這場戰爭中被亂箭射死。


綜上,雖然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出身、性格很相似。但戰略和用人上卻很不一樣。而正是這樣的差異,導致了朱元璋的勝利和陳友諒的失敗。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陳友諒和朱元璋都是底層出生,陳友諒和朱元璋相同點基本也都差不多,況且雙方的實力也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陳友諒會失敗呢?


其一的原因就是陳友諒內部的問題,陳友諒在內部發生了軍事政變,他要篡權奪位,殺害了不少戰功卓越的將軍,並且還把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趙普勝殺害了,控制天完政權徐壽輝,並也把他給殺害了,陳友諒的這些做法,導致陳友諒軍心不穩,其中的將領也擔心像趙普生和徐壽輝那樣,所以導致人人自危,並且由於陳友諒篡位成功,開始用親不用賢,妒賢嫉能。與此同時的朱元璋卻是一片祥和,朱元璋治軍嚴明、賞罰分明、恩威並施、全軍上下一心,導致不少陳友諒手下的將領投靠朱元璋,這樣一對比,朱元璋深得人心,二陳友諒被權利矇住雙眼,讓他變的眾叛親離。


第二個原因就是戰術和戰略上問題,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時,這場戰爭是最為激烈和浩大,鄱陽湖之戰被稱為“中世紀最大規模的水戰”此次戰役朱元璋殲滅敵軍,擊殺陳友諒,朱元璋全面勝利,可陳友諒為什麼會失敗,因為朱元璋的手下郭興建議朱元璋:“由於陳友諒的戰船太大了,我們根本就無法打敗他們,只能用火攻。”於是朱元璋建立敢死隊,揹著炸藥去炸陳友諒的戰船,並且朱元璋積攢了一批的能臣武將,紛紛諫言,幫助朱元璋打敗陳友諒,打敗陳友諒的這場戰役中,他們的建議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並且由於陳友諒輕敵和戰事天平像他倒去,於是開始驕傲自大,被朱元璋的船隊引到狹窄的河道,並且已經下好了埋伏,等陳友諒反應過來可惜已經為時已晚。


鵬正


陳友諒和朱元璋都是底層出生,陳友諒和朱元璋相同點基本也都差不多,況且雙方的實力也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陳友諒會失敗呢?

其一的原因就是陳友諒內部的問題,陳友諒在內部發生了軍事政變,他要篡權奪位,殺害了不少戰功卓越的將軍,並且還把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趙普勝殺害了,控制天完政權徐壽輝,並也他給殺害了,陳友諒的這些做法,導致陳友諒軍心不穩,其中的將領也擔心像趙普生和徐壽輝那樣,所以導致人人自危,並且由於陳友諒篡位成功,開始用親不用賢,妒賢嫉能。與此同時的朱元璋卻是一片祥和,朱元璋治軍嚴明、賞罰分明、恩威並施、全軍上下一心,導致不少陳友諒手下的將領投靠朱元璋,這樣一對比,朱元璋深得人心,二陳友諒被權利矇住雙眼,讓他變的眾叛親離。

第二個原因就是戰術和戰略上問題,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時,這場戰爭是最為激烈和浩大,鄱陽湖之戰被稱為“中世紀最大規模的水戰”此次戰役朱元璋殲滅敵軍,擊殺陳友諒,朱元璋全面勝利,可陳友諒為什麼會失敗,因為朱元璋的手下郭興建議朱元璋:“由於陳友諒的戰船太大了,我們根本就無法打敗他們,只能用火攻。”於是朱元璋建立敢死隊,揹著炸藥去炸陳友諒的戰船,並且朱元璋積攢了一批的能臣武將,紛紛諫言,幫助朱元璋打敗陳友諒,打敗陳友諒的這場戰役中,他們的建議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並且由於陳友諒輕敵和戰事天平像他倒去,於是開始驕傲自大,被朱元璋的船隊引到狹窄的河道,並且已經下好了埋伏,等陳友諒反應過來可惜已經為時已晚。


奮鬥人生2020


陳友諒是元末時的一代梟雄,因為他比較驕傲自滿,再加上他殺了其主子徐壽輝,大家對他的人品不滿意,所以他不得人心,碰上開明君主朱元璋,治軍有方,頗得民心,又有猛將好的軍師相隨,所以,鄱陽湖一戰,朱元璋以弱勝強,把陳友諒打敗了,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錦繡河山688


說白了最主要的是,陳友諒在有了一定實力後,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北方有元朝實力猶存,南方朱元璋廣納糧緩稱王,張士誠恢復元氣之時,依然大封百官,驕奢淫逸,再加上未能將小明王牢牢控制住,潘陽湖一站戰略錯誤,最終導致失敗!


小飛歷史趣聞


個人認為陳友諒最終會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其自身的性格,人性的悲哀使其最終自己打敗了自己。

無信無義

陳友諒人生的目標,那就是讓所有人都臣服在他的腳下。這種慾望的熾烈燃燒,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的所有行為都在為這個目標服務,他一直踩著別人的肩膀向上攀爬,在他的意念裡,沒有朋友,沒有義氣,沒有感恩,只有自我,只有利用,只有殺戮。“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他有的是豪情萬丈,缺少的是人性和信義,最終的結局就是失去民心,失去天下,失去一切。

賣友求榮,背信棄義

陳友諒賣友求榮,不擇手段,不計後果。如,倪文俊賞識他,提拔了他,他為了表現“忠心”,將他的頭顱獻給了徐壽輝;為他兩肋插刀的大將趙普勝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的“兄弟”為了軍權,會殺了他;給他機會,甚至答應讓他當皇帝的徐壽輝同樣死在他的刀下……這些都是給他事業無盡幫助的人,尚且如此,其他死於其手的更是不計其數,表面上他獲得了無上的光榮,他獲得了“成功”,但他人生的慘敗也正於此。當他面對著黑壓壓的大軍時,他以為自己控制了戰爭的機器,其他的什麼都不重要,他沒有聽到士兵的竊竊私語,他沒有注意部下的眼神,變化在他們心中,他們深知,陳友諒只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心狠手辣,唯我獨尊,自私至極點的人,他們只是被利用,說不定的哪天就會成為其不可利用後的棄卒,他們再也不願意為自己理想中的“英雄”賣命,他們打仗只是為了生活,為了吃飯,而一支沒有理想,只是為吃飯打仗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陳友諒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在與朱元璋的鄱陽湖決戰中,以絕對的優勢負於裝備、兵力等遠遠不足的朱元璋,因為人心渙散,因為臨陣倒戈,因為誰也不願意為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賣命,誰也不會為一個背信棄義,孤傲殘忍的人賣命,因為他們得不到安全感、歸屬感,他們只是工具。

人性的悲哀

陳友諒,是一代梟雄,他的悲哀,就在於他性格的弱點。人性中最基本的感恩、寬容、信義,他沒有;生活裡的親人、同事、朋友,有,但關係很扭曲;事業上,他只有權術、暴力和殺戮,沒有仁愛和清明,只有利用和索取。當他由一個貧苦漁民的孩子,成長為那個時代的精英,他一路凱歌,幾乎成就霸業,但最終功敗垂成,兵敗鄱陽湖,將幾欲到手的江山拱手讓予朱元璋。如果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能夠幡然醒悟的話,他定會慨嘆,最終打敗他的不是朱元璋,而是他自己,他是被自己打敗的。

風起雲湧的元末亂世,陳友諒,他雖強大,但依然失敗。先做好人,完善自己健全的人格,才能做好事,才能成功。陳友諒沒有意識到這點,只能是個可悲、可嘆,但不可歌的人物。


Crazy灬歷史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蒙元統治期間等級森嚴,漢人深受欺壓,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元末農民起義小轟轟烈烈。在這些農民起義大軍中,張士誠、朱元璋都曾做過元朝的官吏,只有陳友諒始終沒有屈服元朝統治,可謂抗爭到底從未妥協。

陳友諒是湖北人,出生在一個漁夫家裡,排行老三,年少的時候只是略通一些文義,但是力量過人,自己也經常習武。曾經有一個江湖術士給陳友諒做了預言,說此人以後是個富貴命。隨著元末各門各派的的農民起義的爆發,陳友諒便參加了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由於頭腦和武功都不錯,從簿書掾一路升到了元帥。

陳友諒號稱朱元璋的最大對手,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的過程充滿艱辛和不確定性,而消滅其他勢力就如同秋風掃落葉,從這一點看,陳友諒確實很有能力。

可陳友諒與朱元璋在為人上差距太大。朱元璋簡直就是明君的典範,知人善任,體恤士卒,所以他的軍隊在絕境中會為他賣命死戰。而陳友諒為人狡詐,先殺了投奔他的倪文俊,又殺了與他並肩作戰的徐壽輝,吞併了他的軍隊。他還性格暴戾,對身邊的人總是非打即罵。

急功近利的陳友諒對部下很少和顏悅色,經常是一言不和就非打即罵。他的手下多數是倪文俊、徐壽輝的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早己深為不滿,這樣為以後與朱元璋的決戰埋下了禍根。

朱元璋率軍二十萬人和陳友諒展開鄱陽湖大決戰,最終結果是陳友諒兵敗身亡,朱元璋取得勝利,陳友諒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朱元璋也付出了慘重代價,鄱陽湖大戰共經過36天,朱元璋陣亡大將36員,陳友諒是條好漢,是朱元璋一生最強勁的敵手。

陳友諒的軍隊雖然多,但卻是一支離心離德的部隊,他手下人才雖然廣,但卻不願為他賣命。所以當陳友諒碰上朱元璋這種強悍的對手時,他的軍隊越戰越慫,朱元璋的軍隊越戰越勇。中國古代講究得人心者得天下,陳友諒這方面功課沒有朱元璋到位,註定他戰勝不了朱元璋。

朱元璋最終沒有殺害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和明玉珍的兒子明昇,而是把他們安置流放到了朝鮮,也算是功德一件


分享更快樂


陳友諒天完內部製造分裂,篡權奪位。殺害了功勞卓著的將領趙普勝。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後又殺徐壽輝於採石,自立為帝。陳友諒手下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殺害忠良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鄱陽湖水戰朱元璋採納郭興的建議,用火攻擊敗陳軍。結果朱元璋以弱勝強一戰擊斃了陳友諒。朱元璋和陳友諒相比在實力上處於下風,但朱元璋禮賢下士賞罰分明。軍紀嚴明,手下有名揚天下的悍將和軍師。全軍上下一心。而陳友諒一個窮酸落魄的書生,一朝得勢變得心狠手辣。嗜殺恩主使得他眾叛親離。最後的下場野史必然的。歷史上開國軍隊那個不是正義之師。相比之下陳友諒的失敗也是早就註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