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作為舊詩“正宗”“正統”的代表,杜甫的詩作備受後人關注和喜愛,為之輯校、註釋與評選者眾多,以致自宋代以降出現了“千家注杜”的現象。

在杜甫律詩的選注與評點領域,清初洪舫的《杜詩評律》(一名苦竹軒杜詩評律)是一部引人注目而尚未被廣泛瞭解的著作。而清朝齊翀的《杜詩本義》,則是以賦比興的方式對杜甫七律進行解讀。

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徽州杜詩學二種》 周到 李霜琴 校點 黃山書社 出版

《杜詩評律》洪舫 撰

洪舫,又名洪仲,字方舟,號邗上羈人,室名苦竹軒,安徽歙縣人。生活於清順治、康熙年間。經考證,生年應前於一六二二年,卒年在一六八一年前後。

《杜詩評律》共選杜甫律詩281首(五言律205首,七言律76首),杜詩評律的評解內容主要側重於分析與闡述詩法。此次點校以清康熙刻本為底本,所選評、引用的杜詩原文,參校以仇兆鼇《杜詩詳註》與楊倫《杜詩鏡銓》。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一、二傷心觸目,三、四接上生下,五、六直串,七、八進一層。三月即三春,與“百花無看處,三月到殘時”“三月”字一樣。若得家書抵萬金,卻如此硬說。七、八傷老死無時,不及躬逢收復也。

從通首細讀自知之。謂之不跟而跟,不挽而挽。七、八又名補題結。凡詩結或補一層,或進一步,或平承寓意,或另起一波,或一實一虛,或一連裝景,唯杜詩備有其法。乃或以杜詩無好結句,杜詩其奈之何?




《秋興八首》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波浪”“風雲”,襯字眼。巫山、巫峽,襯地名。三、四景中情,三言道險難歸,四說時清罕值。五、六關而不關,七、八一開一攏。江間波浪本屬地,而“湧”卻兼天;塞上風雲本屬天,而“陰”卻接地,又名互夾句。此作語氣優遊,只是緣起耳,下邊則漸次沉著。

《杜詩本義》齊翀 撰‍

齊翀,字雨峰,室名思補齋,徽州婺源人。生卒年不詳,主要生活於乾隆時期,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曾主講山西晉楊書院。

《杜詩本義》以賦比興對杜甫七律(149首)進行解讀,探討杜詩本義之所在。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錄詩八十四首,下卷錄詩六十五首,共計一百四十九首。無目次,不分類,亦不編年。本次點校以乾隆四十七年雙溪草堂刻本為底本。




《望嶽》

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筈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

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賦也。“九節杖”,楊羲夢蓬萊仙翁拄九節杖而視白龍。“玉女洗頭盆”,明星玉女居華山,服玉漿,白日昇天,祠前有五石臼,號玉女洗頭盆。“車箱谷”,一名車水渦,在華陰西南。“箭括”,未詳。秦昭王上華山,以松柏之心為博箭。“白帝”,少昊也。




《野望》

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日始悽悽。

山連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獨鶴不知何事舞,飢烏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綠,極目傷神誰為攜。

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賦而興也。金華山,在潼川州射洪縣北。涪江自涪城縣東南閤中江,東流入射洪縣北。縣又在涪水之西,故云“金華山北涪水西”也。“越巂”,本益州西南外夷,武帝初開置,唐屬劍南道。“三蜀”,秦置蜀郡,漢高祖置廣漢郡,武帝又分置犍為郡,後人謂之“三蜀”。“巴渝”,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回如“巴”,故稱“三巴”。渝州,今隸巴縣。

“五溪”,在武陵,雄溪、滿溪、力溪、無溪、㵲溪、酉溪也。辰溪其一焉。寰宇記:黔州涪陵水,西北注涪州,入蜀江。黔州,今辰州地,即五溪水。涪水至渝州與岷江合,至忠涪以下,五溪水來入焉。此雲“下五溪”,約略大勢言之。“射洪”,縣名。淬潼水與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洪寒輕,故冬酒仍綠也。

仇兆鰲曰:山發南荒,水通楚界,數千裡脈絡,包在二句。曰“連”曰“蟠”,山形曲而長也;曰“散”曰“下”,水勢分而合也。獨鶴有似羈棲,故見舞而訝;飢鳥有感旅食,故聞啼而憐。觸目傷情,因思攜酒銷愁耳。

徽州杜詩學二種|帶你解析“詩聖”杜甫的五言七律

本文內容摘編自《徽州杜詩學二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