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宅”

#我,无条件写作#

那天大雾,白白浓浓的,早晨六七点的样子。我搬了个年纪比我还要大的小木板凳坐在门口,旁边就是颗结了许多青里透紫的果子的冬青树。它可是我六岁以前的好玩伴,不知有多少叶子被我给拽了下来,它可要气坏了。在它西边就是一个破破的猪圈,年头比我大了好多,里边还有一头小猪,它总喜欢拱门,不喜欢被圈养着,外面的天地更吸引着它,可能随风奔跑才是它的理想吧。我又看向了那扇门,揉揉刚刚睡醒的眼睛,在小小的年纪里,这座宅子应该是大多美好记忆的载体了。

在刚刚跨入21世纪的河南农村,大多人家依然是砖瓦的小平房,或是保留了年代感的土房子。木门是非常常见的,刷上一层红漆,门上贴着门神,通常是尉迟恭和秦琼这二位,看上去喜庆中又有点严肃。宅子的门不算大,大概一米八的样子,当然对于六岁时小小的我来说还是得仰望的。进门是个过道,过道里通常放着干农活所需的工具,耙子、锄头之类的。过道两边是两间屋子,爷爷奶奶住在西边的一间,东边的一间用来放粮食和一些杂物。这两间屋子略小,窗户也小,里面的光线总显得不足。经过过道就是院子了,左手边是灶屋,右边是个水井,是那种压杆式的,现在应该很少见了。记得那时候我都压不动的,踮起脚使出浑身气力可能也就动一点。正对着过道的就是堂屋了,一般也是吃饭的地方,最里边的墙边靠着一个长长的柜子,上边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中间还供奉着家族的族谱,无知的我却是看不懂的。堂屋两边同样是两间屋子,两边都是卧室。这样一个结构似乎是家乡农村经典的房屋构造,不知道是大家约定俗成还是有什么道理在其中,就好像灶屋为什么都在进门的右手边,到现在仍旧困惑。

小河的水流的飞快,我已经忘记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宅子也变了模样,大概是经常去回忆它,记忆也还算深刻。现在村里许多人家都盖起了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模样也是千姿百态,曾经的那些正在一点一点消逝。人们总喜欢失去后再去回忆,一边念叨一边懊恼。冬青树没了,猪圈也没了,但那个小板凳还在,真算得上“古董”了。回到老家我特别喜欢坐在那个小板凳上,似乎以前的那些还没远去,还在向我招手。

许多年轻人正在为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小的宅子而奋斗着。虽然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但有个自己的宅不是更安心吗,它也许不大,只能容下三口之家,可它就是心灵归宿,不管风浪如何激荡,在这里也能安然无恙。

小小的宅是家的实体,是家的依托,在回忆的深处,埋藏着这么一个小小的港湾,岁月无侵。

附:

心自安乐百根净,

窗外风雨门内晴。

虽是桑田变沧海,

古道无踪却冥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