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一代大師魯迅先生的文憑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文憑呢?

當代偉大的文學大家,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中國翻譯文學的開拓者。

魯迅先生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毛主席評價魯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

無可厚非,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一座豐碑。

那麼,魯迅先生的學歷用現代的標準來衡量的話,是一個什麼學歷呢?,應該屬於哪一個文憑呢?還有,從魯迅的文憑和學歷來分析,一個人的作為,到底與學歷有多大的關聯呢?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想要了解魯迅先生的學歷和文憑,就先來追尋魯迅先生的學習成長曆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後改為,字,豫才。在1898年改名為周樹人。自創作發表文章後,用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與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

魯迅的作品有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作品等。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當時的新青年刊物

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1921年12月,中篇小說《阿Q正傳》公開發表。

從1926年開始,陸續創作出版了短篇小說《吶喊》,《故鄉》,《彷徨》,小說集《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詩集《野草》,以回憶為主線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還有《三閒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等一系列專輯作品。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看看這些文集,小說,散文,雜文等眾多作品,可謂魯迅先生是一位多產的文學家。

看著這一疊疊文稿書籍,是不是感覺魯迅先生肯定是一個高學歷高文憑的大學者了。

出生在晚清時期的魯迅,因為爺爺周福清是同治十年的進士,父親周伯宜也是秀才。在這樣的家庭,年幼時的魯迅,自然是要上私塾的。一切都是在順其自然中前進著。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可是,正在順順利利地讀私塾的魯迅,卻因家庭的變故,讀書的階段,卻總是忙於藥房和當輔之間。原因是,爺爺周福清見自己的兒子周伯宜中了秀才之後,再繼續考取功名時,卻屢試不第。於是心中盤算著,是不是要走一走捷徑。正好這年浙江鄉試的主考官殷如璋與自己是同科進士,於是就打好主意行賄受賄,打通一下。可事不密成,反為其禍。爺爺周福清鋃鐺入獄,成為朝廷的欽犯。家也被抄了,財產也沒收了。自此家道中落。

而父親周伯宜,不僅沒能考中鄉試,還把秀才的名號也取締了。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這樣一來,魯迅的父親心火相急,病倒了。由於是精神上的打擊,所以這個病一拖就是兩三年也醫治不好了。魯迅在父親病重期間,根本無法好好唸書,每天大多在忙於父親的看病抓藥之類的事情上。直到父親去世。

這時候,魯迅的母親就對魯迅講,花錢的私塾是讀不了,只有送到不花錢的南京水師學堂。這是洋人辦的新式學堂。與傳統的中國學業根本不相干的。當時的社會風氣還是以讀書考秀才中舉人為正徑學業,中個探花榜眼,高中狀元才是正道。可是,就是這樣的新式洋學校,魯迅也只讀了七個月之後,堅決不去讀了。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魯迅母親只好又把魯迅送到江南陸師學校學習。這是個以學醫為主的學校,也有比較新鮮的解剖之類的內容。這讓魯迅大大的開了眼界,很是滿意。學醫嘛,為人治病療疾,救死扶傷也很不錯的。心想,我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也未為不可呢。

因為在這個學校讀書的時候,當時考得了學校第五名的好成績,就被學校保送到日本留學。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接著就是去日本的醫學院學習醫學。到了日本東京,再由東京到日本的北方,一個叫仙台的偏僻小城中的一所民辦學校學習。也就是在這個學校,魯迅曾經有一篇文章叫做《藤野先生》,這位藤野先生就是這所學校的教員老師。

在這裡學習的時候,這個學校在當時已經有先進的媒體教學課程了。在一次媒體課上,有一段視頻:大意是,俄國和日本在我國的遼省半島一帶交戰,為的是搶佔我國的領土,並且是在我國的領土上交戰,誰戰勝了,誰就可以霸佔我國的那片土地,而要命的是,我國當局政府居然是中立態度。因為是在我國的領土上,所以,就全都是中國人,有的人為俄國做間諜,謀取收入,有的人為日本當差,求得生存。視頻中,一個為俄國做間諜的中國人被日本人抓住了,就要砍頭示眾,這砍頭的場面圍滿了中國人,烏央烏央地,黑壓壓的不知有多少,全是中國人,在那裡踮起腳尖,伸長了脖頸搶著看熱鬧呢。這一下,魯迅先生受到了刺激,實在受不了,那個難受真正無法形容。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就是因為在課堂上看了這個視頻後,魯迅突然明白了,中國人需要的是醫治靈魂,而不是身體。至此,義無反顧地棄醫投文。

就是這樣,魯迅本著喚醒國人,懷揣著以文救國的那份崇高理想,毅然決然,鄭重地拿起了筆,夜以繼日,奮筆疾書,寫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文選篇章。他的文字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他用筆墨紙硯,毫不留情地尖銳批評那些在國難當頭時不作為的人。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先生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肩及肋骨出現劇痛,帶著病體,最後創作了《故事新編》並出版。接著續譯《死魂靈》第二部。在當年5月15日病情加重,經醫生診斷為胃疾。6月間,身體略有好轉。先生身邊的人都認為“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情復發,18日黎明之前疾病發作,氣喘不止。19日上午5時25分辭世。

得知消息的宋慶齡立馬來到魯迅家裡,和許廣平商議,成立了一個由9人組成的治喪委員會。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1936年10月22日下午,魯迅先生的靈車前往萬國公墓的路上,上海市民紛紛自發前來為先生送行,前後綿延了十幾公里。靈柩上蓋著“民族魂”的旗幟,由16人抬著先生之棺,看看都是哪些重量級人物為先生抬著靈柩,他們是,胡風,巴金,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靳以,張天翼,吳朗西,陳白塵,肖乾,聶紺弩,歐陽山,周文,曹白,蕭軍。而,為先生扶靈的則是北大校長蔡元培,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日本作家內山完造,矛盾,胡適等人。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先生的棺木入土時,所以在場的人全部用自己的雙手,輕輕地撮起中華大地的厚土,然後,一把把撒在貼有“民族魂”的靈柩上。一代文壇巨匠,民族氣節永在,中國人的脊樑,魯迅先生,精神永存!

如此規模的出殯儀式,恐怕是從來都沒有過的。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影響有多深遠。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從以上看,魯迅的文憑最高只是在江南陸師學校的那份文憑了。而這所學校,只能相當於現在的一個職業學校了。

也就是說,魯迅的最高文憑是中職文憑。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並且,以前學的那些醫學,解剖之類,只能是先生筆下的回憶與散文了。

魯迅先生的文憑,似乎沒有亮點,而魯迅先生的文字,煜煜生輝。

擁有了純含金量的文憑後,是不是還需要一個內心強大的魂魄來支撐才會光芒萬丈呢。否則的話,再高的學歷和文憑,如果去國外發展了,反而有點像是敗家了。

今有馬未都,他自己說讀過幾年學之後就再也沒有進課堂了。

現如今的年輕人,如果把所學的應用在為祖國的科技建設中,把知識運用在振興中華民族的事業中來,那麼,高學歷,高文憑不僅有一份沉甸甸的含金量,而且還是蠻有意義和價值的。

假如,文憑不高,學歷低,並不可怕,也不是很重要,最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人品,內心的精神世界,才是最為重要的。


文憑值幾斤幾兩,看看一代大師的學歷


大家說說看,以魯迅的文憑來討論,是不是一個人的內在最為重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