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重疾險嗎?


買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重疾險嗎?

在沒有真正瞭解這兩種險種作用之前,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百萬醫療險保障已經足夠全面,

價格還便宜,再買重疾險不是浪費錢嗎?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

假設月薪10000元,突發重疾,那麼將面臨的損失有:


買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重疾險嗎?

我們可以看到,罹患大病之後,造成的經濟損失主要分為3部分:

1、治療費用:這部分是醫療險的報銷範圍,通過社保報銷後,剩下的部分百萬醫療險還可以報銷。


2、康復期營養費用:另外出院後需要支出的費用還會有很多,複查、藥品、康復這些費用等,可能在未來的3年就需要10萬元。扣除醫保報銷後,自己也仍需承擔50%左右。


3、收入損失:康復期間,無法工作,就沒有收入來源,直接造成的收入損失就高達36萬。這時候孩子要學習教育費、家庭生活開支等費用,沒錢如何能夠安心療養,而這些都不屬於醫療險的保障範疇。


買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重疾險嗎?


我們再來看幾個例子 :


例一、雙目失明

醫生說:沒啥好治的,回家吧。

百萬醫療險:一分也沒報銷。

重疾險:賠了100萬,買了個很高級的導盲犬。


例二、股骨頭壞死

醫生說:需要裝一個人工髖關節,總費用30萬。

百萬醫療險:社保報銷後,超過1萬的部分基本上都報銷了。

重疾險:未達到重疾理賠標準,不能賠。


例三、胃癌

百萬醫療險:社保報銷後,基本上都報銷了。

重疾險:確診後立刻賠了100萬,安心治病,還房貸沒壓力。


從案例中不難看出


如果沒有重疾險,即使有了全面的報銷型醫療險,一旦重疾發生,家庭依然會因為現金週轉問題陷入困境。

大額醫療費用墊付、重病時期仍需要償還的債務(如房貸、車貸、信用卡)

、維持家庭日常開支的現金流、子女基本的教育費用等,還是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財務壓力。


即使重病痊癒,在家裡休養一兩年,失去勞動能力也是一種收入上的損失。重疾險解決的就有這部分的財務問題。


買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重疾險嗎?


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兩者區別


1.保障內容不同

百萬醫療險保障的是,報銷花出去的醫療費用。

重疾險保障的是,彌補患病後的收入損失


2.保費不同

百萬醫療險比較便宜,但只能一年一年的買,且費率會隨著年齡而變化(一般青壯年便宜,兒童貴一些,中老年會更貴)。

比如:20歲的小姐姐是300元一年,0-5歲幼兒是6-700元一年,50歲的阿姨可能就是700-1000元一年,60歲以上就要1500以上/年。

重疾險,價格比百萬醫療險高

,但可以購買具有長期保障的產品,每年費用是固定的。

比如:20歲的小姐姐,買了一份保障到70歲的定期重疾險,每年交4000元,30年她一共花了12萬元,按50年保障期平均,每年的保費是2400元。


3.賠付條件不同

百萬醫療險,是事後報銷型保險,憑醫療費的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報銷。

也有不少百萬醫療險產品,有住院墊付功能,保險公司先墊錢給醫院先治病,事後再報銷。

重疾險,是確診給付型保險,一旦罹患合同約定的重疾,經過醫學確認,即賠付保額,起到收入損失補償的作用。

比如:一個人投保70萬元的重疾險,第一年繳費2萬元,不幸被確診了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那麼保險公司就會賠付70萬元。


4.保障期、續保條件不同

百萬醫療險是短期險,保障期限一般是一年。

如果保障到期後,身體狀況已發生變化,續保的難度會加大,很可能會加費承保,或者被拒保。

重疾險是長險,保障期限有定期和終身之分,預算夠的話,一般建議選擇保終身。在保障期限內,沒有續保問題。


總結


總之,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並不衝突,百萬醫療險無法替代重疾險,重疾險也無法替代百萬醫療險。百

萬醫療險是報銷型的,用來報銷醫療費用,重疾險是給付型的,一旦罹患合同約定的重疾即賠付保額,

主要用來彌補收入損失和康復費用。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合理搭配,保障才更

全面。


買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重疾險嗎?

PS:堅持不定時分享保險知識,有保險問題可以隨時私信,個人主頁聯繫方式,或者關注公眾號:大話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