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食品價格為什麼比中國便宜呢?

去美國轉了一圈,發現美國超市的蔬菜、水果、奶製品的價格都比中國超市便宜。為什麼呢?


美國的食品價格為什麼比中國便宜呢?

其實,發達國家食品如果比不發達國家貴,那才應該問為什麼。因為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標誌就是人們越來越能支付得起更多的物質享受,吃是重要的內容。在發達國家,即使是貧困人口,吃飯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而在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往往意味著餓著肚子上床睡覺。也就是說,食品對於發達國家的人們來說是非常便宜的東西,幾乎人人支付得起。

但是,香港茶餐廳一碗麵條几十上百港幣,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人家賣的是麵條服務,而不是麵粉。麵粉在香港比大陸還便宜,但是麵粉做成麵條端到你的面前,這裡面就包含了太多的其他服務,特別是人工服務,而發達地區人工服務是很貴的。高收入地區,食品價格便宜,但是下館子不易,就是這個道理。

具體到美國,食品價格便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美國土壤肥沃,農業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想一想,美國農產品價格不便宜,怎麼可能出口到其他國家?美國農產品是全世界的價格窪地。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那麼誰是最大的進口國呢?中國。一個是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一個的最大的進口國,光憑這個信息就可以推斷,哪個國家食品價格貴、哪個國家食品價格便宜了。

中國地少人多,農業,特別是土地密集型的農業,生產上一直不具備比較優勢。著名農業經濟學家董時進(這個人應該算做民國時的人物,不瞭解的可以百度一下,我認為他是中國最傑出的農業經濟學家,李昌平、陳錫文之流給其提鞋都不配)早就指出,中國要發展“營利農業”。 所謂營利農業,就是反對中國幾千年來自給自足的種糧農業,提倡發展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的農業,只要賺錢,就不怕進口糧食。“中國農業的出路不是在使出一擔谷的地面出兩擔谷,而在使出一塊錢的地面出幾塊錢。”強調的是每畝地能出產幾元幾角,而不是出產幾鬥幾升,重視的是增加農民貨幣收入,而不是增加糧食產量。董先生極力反對稻麥獨尊,以糧為綱,強調用增加農民收入來進口糧食以解決中國農業問題。

然而,當前在自給自足的糧食安全政策下,農業變成了虧損農業。表現為,在大量補貼的情況下,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還出現大量逆差。表現為,高補貼換來的卻是高糧價。美國也對農業提供了鉅額補貼,但是消費者好歹享受到了低糧價。但是,中國消費者可是兩頭挨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