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幸福的女人,都避開了這一個誤區

丹麥一項從2000年開始,歷時11年、涉及9870名成年人的新研究發現,與沒有情緒問題的人對比:

常因夫妻關係出現情緒困擾的人死亡率增加1倍;

常因親子關係焦慮的人死亡率增加50%;

常跟家人爭吵的人死亡率升高1倍;

常與鄰居爭吵的人死亡率增加2倍。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世界精神醫學期刊》上的研究也發現,有嚴重精神問題的人壽命平均減少7~24年

一個人哪怕軀體存在殘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擺脫痛苦,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相反,即使身體健全,物質生活豐富,但天天焦慮抑鬱,生活質量也會大打折扣。

我們身邊並不缺少美,可當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負面事物上,就會忽略這些美好,人也會變得不快樂。

婚姻幸福的女人,都避開了這一個誤區


如果總是用負面思維模式看待人生,那麼世界是黑暗的,即使面對光明,也絲毫感受不到。

其實,生活很難盡如人意,每個人都逃不開情緒的困擾,要學會適時給心靈“排毒”,避免被它牽著鼻子走。

她是“這個時代不可被替代的女人”

每當有讀者講述自己情緒方面遇到的困難時,水木君就會想到一位女士。

她曾在《天下女人》與主持人楊瀾、秋微搭檔同臺。

她更是經驗豐富的心理學者,紮根汶川震區整整3年,帶領團隊為災區近10萬名師生提供心理救援。

她就是海藍——這個時代不可被替代的女人

婚姻幸福的女人,都避開了這一個誤區


海藍從小就對負面情緒有強大的感知力。

海藍的父親懷才不遇,北大畢業卻被送去做煤炭工人。幼年的海藍成為了父親發洩情緒的對象,無論成績再好,父親都會找理由打她罵她。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影響下,她對情緒極其敏感,更是畢生追逐一種讓人們幸福的職業

功不唐捐,她成為了醫學和心理學的雙學位女博士。就讀醫學博士後,還貸款10萬美金在全美排名第三的範德堡大學專攻心理學。

她常說:“心靈的病痛,往往比身體的病痛更加折磨人,更需要療愈。”

她上過許多電視臺節目。足跡遍佈《天下女人》、《心理訪談》、《楊瀾訪談錄》、《減出我人生》 等節目,她的經歷讓無數觀眾動容。

婚姻幸福的女人,都避開了這一個誤區


她對人性的理解透徹。連楊瀾、周國平、徐小平、俞敏洪、春妮、柯藍等諸多名人,都說她對當今中國人心理會帶來影響巨大,因為我們無時不刻都會陷在壓力、焦慮、抑鬱等負面心理情緒中無法自拔。

10年前,俞灝明拍戲時遭遇事故,全身39%的皮都燒傷了,不得不在醫院躺了2年。

兒子住院800多天,媽媽就照顧了他800個日夜。

那些日子,兒子的屈辱、難過就像一把把刀一樣刺進了她心裡。每每想到兒子的遭遇,她都忍不住偷偷流淚。

提起這件事,海藍博士心痛的說,真正讓俞灝明媽媽痛苦的不是兒子受傷,是她無法調整心情,沒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她應該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兒子相處,她的穩定情緒可以給俞灝明勇氣,讓他得以度過最艱難的時光,走出低谷,滿血復活。

一個家庭的幸福,很大程度取決於媽媽的情緒修為。女人情緒穩定,才是一生最好的風水。

“別讓你的愛,成為放的債”

問題能夠引起情緒,但情緒卻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前些時候,一位女高管小王來找海藍博士,還沒寒暄幾句淚水就要奪眶而出:

我工作收入高,承擔了大部分的支出。他父母的房子是我幫著買的,他家人生病了也是我出錢,家務是我做,孩子也是我管……

我對他付出那麼多,可他對我卻越來越冷淡,我們一說話就想吵架。

婚姻幸福的女人,都避開了這一個誤區


提到這件事,海藍博士就搖頭嘆氣,因為這種事情太普遍了。

在情緒管理中,有一種很常見的心理模式,叫做“債主模式”。

海藍博士說:

我們以為做了很多事,就是對家人愛的表現。但如果每次付出時,對方都應該回報自己,這便是在向他人放債。

在家裡管孩子,你欠我一筆;幫你洗衣服,你欠我一筆;幫你做家務,你又欠我一筆……

女人經常感到委屈,是因為她們總是覺得是“對方欠了自己”。

婚姻幸福的女人,都避開了這一個誤區


“債主模式”是人際交往中的痛苦之源,因為即便對方是你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或者愛人,每個人做事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而沒有人,想在親密關係中成為欠債的人。

只要想清楚這一點,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任何人與人的關係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用“債主模式”去反觀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要明白不能把自己的付出建立在別人對你感恩之上。

婚姻幸福的女人,都避開了這一個誤區


穩定的情緒

是一個女人最高的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