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師好嗎,我對老師這個職業感到悲哀,因為我是個教師?

清新小豹紋


對於為師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第一,地域不同,感受不同;我們國家南北東西地域廣大,各地人民風俗習慣不同,對待教育的態度不同,造成各地教師有不同感受;越是教育發達地區,重視教育地區,教師個人感受越好,感覺越受人尊重。第二,待遇不同感受不同;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教師待遇不同,收入不同,各地生活水平不同,感受也就不同;越是經濟發達地區教師的收入越好,教師個人價值實現越好。第三,個人修養不同,感受不同;這個很重要,教師也是人,是人就對外在的生活社會有不同的理解,對自己的認識和剖析不同,修養水平低的教師往往容易對教師職業產生懷疑,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第四,個人遭遇不同,感受不同。個人機遇比較順利的教師往往比較自信,自我認可度高,對工作比較重視,容易獲得自我價值認同。第五,男女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不同,往往女教師容易滿足,職業幸福感強,但是男教師因為作為男人覺得教師收入一般,社會地位一般,對職業價值追求高,但現實又比較無奈,就容易對教師行業產生失望!為什麼如今男教師遠遠少於女教師就是這個原因。


逝水無痕84517


我是個老師,工作32年。一直勤苦努力,教學成績一直很好。但混得很不如人。比如今年:我班受到學校獎勵的9人,另一個班級受到獎勵的只有2人,但人家是先進,而我不是,連學生都看不下去了。這類事實在太多。但看到學生,我依然努力得教著。從學校這方面來說,乾的還不如混的。但是,一走出校門,從前的學生給我的卻是滿滿的感動。有好多我已經忘記的學生也對我尊敬有加。從這方面來說,當老師值得!


碧海素心50


我也是位教師,談談我對自已職業的認識。

恢復高考的一九七八年,僅有初中文憑的下鄉知青的我,也考上了大學,但考試時高中數學一點不會,僅打了五分,依當時的分數,根本無緣北大清華等一批名校,所以儘管心有不甘,也只得填報了師範院校,但自己的高考分數與所填學校卻是匹配的。

畢業時,因自已文字寫作功底較好,被地方宣傳部看中,一位副部長還特地與我談話,初步安排工作,但教育局長堅持不許,只好到中學任教,看來自已的攻關能力不行,時遇不佳,這也是一種必然結果。

後由縣中學調至市裡省重點高中任教,幾經歷練,在當地也算名師,儘管教師職業從來不是我的首選,但個人在整個時代背景裡,是無法做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原因眾多,但自身擁有的條件是關鍵性的。

試想,如果當年我讀了高中,如果當年高考多打幾分,如果當年轉行碰上如今人才可以自由流動的好時機,如果當年自已的攻關能力不是那麼過於欠缺,是不是自已的人生走向與現今完全不同呢?

遺憾歸遺憾,如果歸如果,審視自已,也確實沒有把握辨別區分諸多人生驛站裡上下通道的方向,也沒能握住開啟時機大門的那把鑰匙。

時代機遇與個人實力的結合,是個人成功的兩大關鍵。生不逢辰,怪不得別人,個人條件所限,更只能將遺憾深埋心中。

所以,我想說的是,職業選擇一旦是自已選擇的,而這種選擇又與自己當時的條件相匹配,即使你對自已職業的選擇是別無選擇的一種選擇,但從現實與個人的角度上看,在當時也是一種正確明智的選擇。

儘管日後你有幾多無奈,幾多困惑,幾多艱辛,也仍是你生命的必然,人生的宿命。

真的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學會救贖,學會坦然,學會豁達。

但有一點我們不應忘記,把自已對人生的覺醒與感悟,傳輸給自己的下一代,他們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生命質量提升的希望。

讓他們挖掘潛能,把握時機,自強自勵,創造輝煌。

這種下一代的成功,就是自已人生殘缺的一種續補,也是自已心靈隱痛的一種撫慰。

自己經歷了多少職業長河裡的沉浮,搏擊,而今即將上岸,堪以欣喜的是,此刻的自已,將這對於自已半生職業生涯的勞作的補償,萬分珍惜,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燦爛絢麗的人生秋天正等待自己的擁抱。


飛鳥留痕2O16


現在幾乎全國都形成了老師上課不講重點,然後收費讓學生去他們家補課。弄的很多學生因為家庭困難而交不起補課費而學不到東西。有的老師喪盡天良,為了多賺錢,每次就給學生講一道題,收費幾百元。

我兒子讀高中的時候,我當時家庭特別困難,曾靠低保買米下鍋。我兒子物理成績不好,就找了一個老師利用假期給補課,一個小時一節課(就講一道題),收費200元。我當時想一個學期的課程,因為是補課一個假期就能補完。開學了我兒子回來跟我說:爸,我的物理還得補課。我說:你假期不是補了嗎?他說:還沒補完。我這才知道老師為了賺黑心錢昧著良心怎麼給學生補課的。

一次新學期開學,一位農村來的學生家長來我這裡複印新生學校需要的材料。她說她的女兒是考入高中的,她領孩子來報到,老師告訴要教補課費。她跟老師說:我孩子是考入的,不是自費生。老師直言不諱地說:我們上課不講重點,都是補課講。補課費、各個節日給老師送禮金,已經在全國氾濫成災了,給多少有學生的家庭帶來了難以承受的重負,老百姓為此怨聲載道。

所以現在有多少家長和學生在罵老師,老師已經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稱呼了。我曾在一個教師節寫過一篇文章發表在媒體上,題目是:《教師節——鬼門關》。

2020.03.14


劉海波


當老師好,對從事教師這個職業不覺得悲哀,因為我是個教師!

當老師非本願,為時勢所迫,卻終其一生。

上世紀的七六年,大隊(現在的村)要辦初中,幹部群眾一致推舉我,儘管不情不願,架不住眾人勸說,還是走馬上任了。當時也就二十歲,有的學生也十七八了。課上是老師,課後是兄長,相處蠻融洽。那時不興考試,成績沒有好壞,完成學業畢業就行。後來為了跳出農門,考了師範,畢業後,成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其中也不乏逃離的想法,也有跳出這個行當的機會,但都陰差陽錯地失去了,老師這個身份終其一生,幹了四十餘年!

當老師有歡樂,看到學生成長成才,特有成就感。儘管有為人作嫁的不甘,但卻心底坦然。雖有《舞女淚》的同感,但卻沒有悲傷!昔日的同學同窗,有的從政,官致處廳處;有的經商,身價過億萬。偶爾同學聚會,自慚形穢,總找藉口缺席。現在想來,還是覺得大可不必!

現己退休在家,時不時地有學生探訪,心下竊喜。因為學生記得,我是他(她)的老師!





清川流夢


我從師範院校畢業就一直當老師,沒有從事過別的工作,也不懂好不好。我從鄉鎮中學到縣裡的私立高中再考到沿海發達城市的公立中學。以我的經歷,在公辦學校的日子都比較開心,在私立學校特別是那種比較末流的欠發達地區的私立學校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工資待遇不如公立,工作量翻倍,老闆對老師毫不尊重,我和大部分同事都很抑鬱。當然不是說公立學校可以混日子,我一樣認真對待我的工作我的學生。我很慶幸我還在當老師,雖然面對高考有很大壓力,但我依然覺得快樂幸福,至少不悲哀。我是女老師,男老師怎麼想我不知道。


小貓160477315


我是個老師,老師不是我自己選擇的,但我沒覺得悲哀,現在覺得也不錯。

我當老師是陰差陽錯的。讀高中就最不喜歡當老師,報考大學就沒有填報一個師範學院,儘管冒著上不了大學的危險,因當年師範類分數最低。大學讀農學專業,這是我首選大學的第二專業,我很喜歡,袁隆平成了我崇拜者。四年大學畢業後回到了出生地,被分配到縣農技校當老師,三年後本專業不辦就去普高當老師,工作辛苦煩惱不少,但幸福也不少,不知不覺過了三十六年了,一年多後就退休了,但心裡感覺依依不捨,還想再當幾年老師。


虎兄的


我是一個老教師,雖然做老師不是我的首選,我也不認為當老師有什麼好,但是我現在並不悲哀!

我做老師是陰差陽錯。當年自己年輕時,並不打算在教育上做一輩子。記得那年我高中未畢業就因身體原因休學,後為作為權益之計暫時進學校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其間也幾度去做別的事情,但是做什麼都不成功,就穩在了教育崗位上,一晃就是一輩子。

我現在看看在其它職業上發展的同齡人,他們有的做官,一輩子呼風喚雨,平步青雲。但是到頭來卻因違法違紀進了局子,後半生就這樣毀了。這時自己想想,如果自己當年謀得一官半職,會不會象他們一樣,有個牢獄之災呢?也難說,官場太複雜了,有時候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是你身不由己的問題。這樣一想的時候,又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老師,也有老師的好處。

有些同齡人做生意,有做得風生水起,發家致富的;也有做得傾家蕩產,到老都負債累累的。要是自己不是教師,也可能做生意去。哪曉得是發家致富還是負債累累呢?想想老了還有負債,多麼可怕。這樣一想,就覺得做老師穩當一些。

還有些同齡人做農活,直到現在還在田間地頭整年忙個不停,一天不勞動,一天就沒有收入。老了還得自己勞動,直到七八十歲,幹不動了。這樣一想,做老師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餘。就又想通了。

奉勸年輕 人,如果你對教育確實一點都不感興趣,又有好的路子,可以到別的職業去發展;如果你不是那麼討厭教師這個職業,又沒有其它很好的路子,還是安心做老師吧。我們國家對老師還是越來越重視的。老師還是一個不錯的職業,值得一輩子傾力而為的。


令狐老老師


我早就說過,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有一個同事,八十年代的民辦教師,他老婆嫌他掙錢少,就讓他辭了去幹建築了。他的同事退休了一個月不到六千。他一個月二百多。他的腸子悔青了,現在的老師由於一切向錢看的思潮,名聲很壞,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到工地上去搬磚,可是,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你好好想一想吧?


轉業軍士長


做老師好不好,這看個人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理解。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認為做老師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何這麼說呢?有原因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有兩個假期,可以進行個人充電。

我們都知道,老師有兩個假期帶薪休假,令人非常羨慕。曾經年幼的我也這樣認為,老師時間多。我,參加工作後,在農村小學交過幾年書。那時候一年當中,我真的能有足足兩個多月到三個的時間,不用理工作上的事,想去哪裡旅遊都可以,想看書寫日記,沒有孩子、家長、學校領導打電話來找。那些日子,曾經工作上令我疑惑、焦慮、憤怒的事拋之腦後,我整個人都處於放鬆狀態,看了很多書,記了很多筆記。開學時,我能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迎接孩子們。

但是,我到縣城小學教書以後,那些悠閒自在日子一去不返。正如,電視劇《少年派》中田老師說的,"老師瘋之前放假,家長瘋之前開學”。我的假期,用9個多月的超額工作換來的。一週七天,從早到晚,我忙個不停,備課,上課,改作業,做課件,填各種表,做各種迎檢材料等。就說開會吧!我這個平凡的小學老師開了多少會,如開學工作佈置會,家長會工作佈置會,週一例會,週二、週四語文教研活動例會,迎檢工作佈置會,教學總結會,黨支部會議,運動會工作佈置會,學生安全宣傳會,扶貧手冊填寫佈置會等。如果大家都用這些走形式的會議時間來看書交流,我們老師一年應該能讀上百本書。

第二,工作環境不復雜。

很多社會上的人,相對工作崗位上的人,教師比較單純的。確實如此,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孩子,絕大部分孩子或天真或活潑可愛,沒有心機,也沒算計他人的想法。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是少見的。身邊的同事,都是些比較簡單樂於助人的人,很少因為什麼互相算計,為點自身利益相互攻擊。從教以來,十多年了,學校沒有讓我去我不願意做的事,比如參加飯局,應酬,喝酒等。即使工作上我做得不好,也沒有哪個領導會髒話連篇罵我,威脅我扣工資,甚至開除。

令我感到這份職業的好,是因為有天真無邪的小學生。當你為個別不聽話的孩子怒火攻心時,看著身邊這樣臉上洋溢著笑臉的孩子,你能慢慢平息自己的心情;當你被個別家長不依不饒地責問時,看到身旁那些活潑好動的身影,你能釋然,看開些;當你怎麼都評不上高一級的職稱時,看看一群群整歡快飛跑在校園的孩子,你能用“知足”兩個字來安慰自己。因為有一個個單純快樂的孩子,我能在這些平凡的日子中,看到希望。

最後,縱使當教師很辛苦,既然你選擇了教師這工作,就不要感到悲哀,多想想那些可愛的孩子。我對教師這份職業沒有感到悲哀,能為中國小學教育事業貢獻自己力量感到自豪。

對於這問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致力於解答小學語文教育問題,不斷分享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心得體會,與您見證孩子的成長。假若我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