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登記3秒完成 杭州一中學將啟用復學“黑科技”

測溫登記3秒完成 杭州一中學將啟用復學“黑科技”

相關人員在測溫一體機前測溫。姓名、溫度等信息將被呈現在一旁的大屏幕中。 校方提供

相關人員在測溫一體機前測溫。姓名、溫度等信息將被呈現在一旁的大屏幕中。 校方提供

中新網杭州3月11日電(童笑雨)拉下口罩,姓名和體溫立刻同步到大屏幕並錄入系統。3月9日,浙江杭州第十一中學在復學演習上啟用的“黑科技”測溫一體機,將傳統的測溫、登記時間縮至2-3秒。

杭州東站出站口的高速紅外測溫儀、支付寶健康碼、直播課堂、紅十字會捐贈物資管理系統……在科技之城杭州,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教育領域,其影響也尤為深遠。

杭州第十一中學啟用的測溫一體機由海康威視、杭州布穀科技聯合打造,由人臉測溫一體機、數據分析平臺、布穀智慧校園、5G網絡保障等多個智慧化應用組成,可稱為疫情防控系統。

學生只要走到測溫一體機前,稍微拉下口罩,屏幕上就能立馬顯示其姓名和體溫情況。旁邊的大屏幕一體機通過5G網絡,可將設備上的數據實時呈現在大屏幕並錄入系統,生成學生個人健康檔案。整個過程用時2-3秒,溫度誤差在0.1攝氏度左右。

據該校副校長張冠超介紹,若用紅外測溫槍為學生逐一測溫並登記,預估需耗時5秒左右,這還不包括後期錄入數據的時間。

“學生進校時,只要在這個設備前稍作停留就可以了。加上錯時上學的實施,校門口排長隊晨檢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該校副校長繆啟明說,該套設備採用的是5G移動網絡,哪裡需要就能移到哪裡,即插即用,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生用餐上,杭州第十一中學也進行了復課“彩排”。

該校食堂三年前就實現了網絡點餐、刷臉取餐、科學配餐。疫情防控期間,該校每餐只提供一組套餐。學生取餐時不用支付,後期通過後臺扣款即可。同時,人與人之間相隔超過一米,錯位排列,避免面對面就餐。

為做好復課後的餐飲供應工作,該校還參與了《新冠肺炎防控時期中小學餐飲管理指引》的編寫工作。該書由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楊敏副教授主編,分為“供餐”“就餐”“配餐”三個篇章,對食堂供餐各環節都做了明確要求。(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