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未复工就申请上市 股权、客户“双集中”还有诉讼在进行

自从发审委上周复工后,IPO名单上也迎来了新的一批受理企业。

近日,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驰田汽车”)提交招股书,拟申请在中小板上市,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为光大证券。

本次申请上市,驰田汽车拟募集资金9.2亿元,将全部用于建设“驰田汽车股份智慧新工厂”的项目。

对外担保后诉讼追债

2002年,驰田汽车成立于湖北省十堰市,并在2018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从股权架构上来看,驰田汽车的持股比例较为集中。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驰田控股持有公司42.06%股份,为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黄玉鸿直接持股37.86%,并通过驰田控股实现间接持股,共控制公司1.44亿股股份,控股比例达80.76%。

据悉,驰田汽车属于专用汽车制造领域的规模企业,主要业务为重型专用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且提供重型专用汽车改装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目前主要专注于重型自卸车细分市场,产品主要用于城建渣土运输、公路物料运输、工程施工以及矿山岩土运输等。

根据申报稿,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驰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7.98亿元、11.29亿元、8.6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568.79万元、2611.13万元、1.46亿元、1.78亿元。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17年,公司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同比增长了188.09%;但另一边,净利润这一部分却没有呈现相对应的增长趋势,这是为何?

IPO日报翻阅财报后发现,当年,驰田汽车“非经常性损益”这部分为-6680.91万元,这主要系公司承担了对外担保损失所致。

据悉,截至2017年7月,驰田汽车累计为担保对象大河工贸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金额6735万元。但由于大河工贸经营困难,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公司作为保证人代其偿还了债务,进而影响了当年的净利润。

不过,因担保对象不能及时偿还债务,驰田汽车随后陷入追偿权纠纷之中。

2018年,驰田汽车对大河工贸提起诉讼,要求偿还上述债务,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本次诉讼仍在进行当中。对此,驰田汽车表示,该诉讼不会对其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商誉和业务活动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构成本次发行及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截至去年9月底,驰田汽车与大河工贸达成债务清偿协议,已收回大河工贸抵债资产确认投资收益 2638.56万元;收回往来款596.99万元,相应冲减前期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596.99万元。

客户较为集中

作为重型自卸车产品的生产商,驰田汽车的主要客户包括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主机厂。

受汽车制造业的行业格局影响,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

2016年-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4亿元、3.91亿元、6.03亿元、4.7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52.46%、50.01%、54.2%和55.64%,占比均过半。

IPO日报注意到,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其近年来的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上升,从2016年的47.29%提升至2018年的61.27%。从负债明细来看,公司主要是通过银行借款、票据等来筹措资金,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从本次上市目的来看,驰田汽车也将拟将募集来的资金全部用于投入项目建设之中。

公司表示,现阶段,“驰田汽车股份智慧新工厂项目”进入建设阶段,需要投入大额的资金。此后根据资金周转情况,在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前适时增加负债类融资方式,将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

此外,由于地处湖北,驰田汽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申报稿披露,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驰田汽车尚未开始投入生产经营,但已经通过视频、电话、邮件等形式充分做好复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客户的沟通和维护、订单的获取、生产的组织、原材料的采购等,确保复工后能够尽快恢复生产,组织发货。

驰田汽车称,尽管已针对本次疫情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工作, 但若由于疫情的原因无法按照法定时间组织生产,将会对公司当年的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