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發生在戰國時候,既然那時沒有紙,“紙上談兵”又是從何說起的呢?

秋林飛雁


′紙上談兵是戰國時期說起,那時侯是沒有紙但是利用名類不同的木,竹製做成的小板連接成長串,串木竹板上刻寫文字文書,可紙上談兵就從戰國時期而得詞語。


東方天俊


“紙上談兵”字面解釋為釋: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事實。

這個成語來自於一個典故。

講的是戰國時期有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幼常常學習兵法,閱讀了很多兵書。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對書中的各種怎麼帶兵打仗,軍事理論輕車熟路。

對於父親的提問,考驗,他都能輕易通過。說起來頭頭是道。

到後來他接替廉頗成為趙國大將,帶兵打仗。在一次長平的戰爭中,因為只會書本中的理論知識,且不能靈活應用在當下戰役,導致趙軍慘敗。

所謂的“紙上談兵”中的紙,在戰國還沒有出現,應是後人借用趙括的故事演變而來的。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同時這個典故也告訴我們了無論學習什麼,都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要結合現實情況,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靈活掌握。光想不做,也只是空談罷了。





抽象派畫家


沒有紙為何有紙字呢?


廖年春1


題主提的問題是:即然無紙,何來紙上淡兵?我在這裡告訴你,那時有紙。上世紀五十年代,(1957)考古人員在西安市郊灞橋發現了,一座不晚於西漢武帝的古墓。在墓中的一面青銅鏡上,墊襯著麻類纖維紙的殘片,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把粘附在銅鏡上的紙剔下來大小80餘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長、寬約10釐米。這些殘片呈泛黃色,專家對其成份進行鑑定,發現是以大麻和少量的苧的纖維為原料組成。後來專家給它定名為灞橋紙。現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它證明了我國造紙術至少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紀上。考古的最大價值,是實物佐證。用實物證明那遠去的歷史。灞橋紙的發現證明了,造紙的歷史。只不過,以前的紙造價昂貴屬奢侈品,並沒有廣泛的書寫使用。至於蔡倫,他在東漢興元年(105),認真的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蔽布、及漁網等為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這種紙,原料來源普通廣泛,價格便宜,質量好。廣泛用於書寫。蔡倫雖不是造紙術的最初發明者,但他改進了造紙術,以他重大的貢獻而留名青史。


WangWei8


這個成語說的是趙括,但成語又不是趙括髮明的。

最早的出處應該是《官場現形記》


江上一峰青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在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名將趙奢的後代趙括,文采出眾,熟讀兵書,談起用兵打仗來是滔滔不絕就連他的父親也辯論不過他。在趙括接替廉頗統領趙國軍隊後,他打仗只按兵書裡講的條條框框、不懂變通,被秦軍大敗。後世用這個成語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雖然紙上談兵的典故出自趙括,也讓後世的人普遍認為指的是趙括。

其實最早紙上談兵的說法大約出現在唐宋時期,作為成語最早是出現在清代,也都是指書生用兵只會空談,跟趙括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連最早的史記《東周列國傳》中也沒有關於趙括的記載。

至於“紙上談兵”這個說法怎麼變成趙括“專屬成語”現在我們能找到的最早記載,是林漢達版《上下五千年》上“紙上談兵的趙括”。

後來《現代漢語詞典》更是明確把這個成語的出處定義為長平之戰的趙括,此後紙上談兵也就開始專指趙括。因此,“紙上談兵”用來指趙括只是從上世紀開始,

並不是自古如此。不知道這樣的解釋能不能說的通,很多知識點可能大家都有共識。


君無淚


當時紙已經產生,查閱歷史可求證!


祁連山35


這一典故,確實是說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後人趙括的故事,最早載於《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前面幾位已經回答得很全面了,不再多說。要補充的是,“紙上談兵”這四個字作為一個成語出現,是很晚的事,最早的記載是在清初《湯子遺書》,是理學家湯斌(1627~1687)所撰(但是這本書是由他的門人王廷燦整理輯錄成今天所流傳的模樣的),稍後的《四庫全書》的編修者們就多次使用這個成語,參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一個歷史事件或故事發生在前,但被凝練成一個成語一般遠遠落後於該事件的歷史年代。“紙上談兵”就是這樣的。


慎言君


前言

“紙上談兵”一詞,現在常常被認為與戰國時期的趙括有關。實際上,這個成語出現的時間很晚,它最初是用來形容死讀書的書生,與趙括毫無關係。

後世認為趙括與這個成語非常契合,在牽強附會、以訛傳訛之下,“紙上談兵”竟然成了趙括的代名詞。

在我看來,趙括是一名真正的將領,絕對不是“空談誤國”的書生。他身上真正的缺陷,在於經驗不足、狂妄自大。倘若給他一定的成長機會,未必不是一代名將。

長平之戰中,趙國並非毫無還手之力,而是與秦軍僵持了四十多天,雙方都傷亡慘重、彈盡糧絕。倘若沒有一定的領兵才能,是做不到這個地步的。而趙括最終也以身殉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我想,用“紙上談兵”這個詞來形容趙括,是不夠公允的。因為歷史上許多將領,甚至還比不上趙括。

當然,這個問題見仁見智,這裡不便展開。本文主要談談,“紙上談兵”一詞從何而來?又是怎麼戴在了趙括頭上的?

“紙上談兵”與趙括無關

說“紙上談兵”出自趙括,有兩大疑點:

  • 疑點一:紙的使用

根據考古和史料的相關記載,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時期。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戰國時代就出現了紙。

就算戰國時代有紙,當時也不可能普遍使用。因為直到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人們的主要書寫載體,還是竹帛。

趙括長平之戰的故事,正是記錄在《史記》當中。司馬遷本人還在用竹簡,又怎麼可能發明“紙上談兵”這個詞呢?

  • 疑點二:史書中關於趙括的記載

《史記》和《資治通鑑》兩部書,都記載了趙括和長平之戰。而《資治通鑑》的記載,基本與《史記》相同。所有的記載中,都沒有見到“紙上談兵”一詞的出現,只有一些相似的表達。

比如以下幾段:

  • 藺相如曰: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 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這些記載,可以說明趙括熟讀兵書,並且有些自大。但僅憑這幾段話,就確定成語的出處,顯然是不合適的。

“紙上談兵”的出處

“紙上談兵”一詞,最早應出現於明清時期。不過在此之前,已經有了這個成語的雛形,只是沒有出現精煉的概括而已。

元末明初的詩人劉三吾,有《湘南雜詠》三首,其中有一句:

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這是現在能找到最早的接近“紙上談兵”的句子。很明顯,這一句說的也不是趙括,而是諷刺當時的元朝政府。


一直到清末,“紙上談兵”一詞才在許多文人的作品中出現。如:

  • 魏源《聖武記》:“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這兩個地方的“紙上談兵”,都是諷刺當時的一些書生,跟趙括也沒有一點關係。

“紙上談兵”如何與趙括綁定?

說起來也有趣。趙括的故事,已經發生了兩千多年了。這兩千多年裡,誰也沒有用“紙上談兵”來形容過他。反而在最近的幾十年,因為種種誤會,這個詞竟然成了趙括甩不掉的標籤。

事情要從中國最早的一部少兒通俗讀物《上下五千年》說起。1979年,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與作家曹餘章,參考現存史料和民間傳說,共同編寫出了這部書。其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影響力非常大,以致於後來衍生出各種“五千年”系列。

在當時教育水平較低的中國,這部書可謂深入人心。而書中寫到長平之戰時,作者用“紙上談兵”來形容趙括。這是趙括第一次與“紙上談兵”產生聯繫。

趙括的故事具有非常典型的教育意義,他也因此成了教科書裡的常客。基本上接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沒有不知道趙括的。

而教科書為了生動形象,便直接套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久而久之,人們就默認了趙括等於“紙上談兵”。

到了後來,中國最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索性也直接標明“紙上談兵”就是出自趙括。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結語

在中國的語言中,牽強附會、以訛傳訛的現象非常多。

很多成語在流傳中都失去了本來的意思,如:空穴來風、瞻前顧後等;很多字的讀音也發生了變化(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這些錯誤在成為習慣之後,就變成了正確的。很多人調侃:這是對“文盲”的妥協。當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錯了時,那麼錯的也成了對的。這種說法固然有些極端,但也是事實。

最後,個人認為:

為了“遷就”大多數人的習慣,而改變語言的本意,的確無可厚非。但同時,也不能矯枉過正。有時候,糾正一些歷史錯誤,也是必要的。比如,紙上談兵一詞,也是時候撇清趙括與它的關係了。

大家認為呢?



造作的楚狂人


“紙上談兵”出自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打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作者司馬遷,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卒於漢昭帝元年,(另有卒於公元前87年-漢武帝后元二年及卒於公元前90年-漢武帝徵和三年只說)於漢武帝(公元前156年-前87年)時期編撰《史記》;中國古代字體初步形成於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為甲骨文;到西周時達衍生成大篆,戰國時期篆體字分化成各種版本,至秦朝統一文字,經李斯對大篆進行簡化形成小篆;至此中國文化形成大一統時代,直至後來的漢代的隸書、章草,至唐朝狂草、楷書等;而作為文字的載體,從上古時期及夏商的甲骨甲骨、周秦的青銅、竹簡、木簡、絹帛,直到漢以後的紙,因為紙輕便、便於保存的特點,收到極大的推廣及普及,是我國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載體。

紙上談兵的故事的確發生在戰國時期,而紙上談兵的成語並不出現於戰國,而是西漢時期;一般認為紙為東漢蔡倫發明的,但經過今年考古發現,(僅目前考察發現)紙最早出現於西漢初期;現紙張記錄多發現於遺址和墓葬群,這就有力的說明,紙張在西漢初年已經受到貴族統治階級的喜愛,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而作為《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公元前108年繼任其父職責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作為皇家書籍的管理者,紙張對於司馬遷來說應該不會僅僅是一件奢侈品,在於貴族階層流傳的紙張,對於皇家來說更不會成為一種稀缺品。雖無確定記載說明“紙上談兵”最早是出現在漢朝,但通過種種證明,“紙上談兵”這句成語極大可能形成於漢朝,在竹簡被紙張替代時,對古文進行抄錄,由記載的“簡上談兵”或”絹上談兵“更改為“紙上談兵”以適應時代的潮流。

中國文字是隨著新生事物的不斷崛起,而不斷形成和組合,包含各種各樣的含義,漢子文化博大精深,新生的字體和詞組也不斷隨著時代在增加;就像“互聯網”、“電商“、“女神”、”宅男”..........等等,這都是一個個新生事物出現後,而形成的詞語;這是文字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需求。而紙張目前可證實記載出現於西漢初期,“紙上談兵”又有什麼理由要晚於西漢幾百年或者上千年後才出現哪?

你覺得那?

“紙”形聲,字從糸,從氏,氏亦聲。"氏"義為"基底"、"基本面"、"受物面"。"糸"指"植物纖維"。"糸"與"氏"聯合起來表示"植物纖維(漿液)均勻鋪攤在一塊平底板上"。本義:在平底板上攤曬壓平形成的纖維漿液硬結層。參考:《說文》:"紙,絮一苫也。從糸,氏聲。而形近字忄【糹氐】,絲滓也,從糹,氐聲,(都兮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