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女碩士,該不該跟專科生在一起?

華農笑笑生


看了評論,很多人好像很激憤,大有踩到自己尾巴的感覺,很是不服氣學歷差異所造成的差距。

那麼就讓我們用數據來說明這個問題吧!

近些年社會上斥著收入和學歷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能力’。遠有馬雲等社會名流的關於能力和學歷的見解,都毫不猶豫站在了‘能力’一方,近有一些早年出來打拼‘成功人士’之鑑,更是使低學歷者更加堅定不移的認為:學歷跟收入毫無關係。

通過大數據的調查顯示,可以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學歷與收入之間的聯繫,此調查數據來自於SAUS和BLS

美國社會收入和最高學歷的關係

通過圖片可以直觀的看到,最高學歷群體比高中學歷群體人均收入高出整整六倍,且每個受教育階段也有不同的階級差,代表的含義相信也不言而喻。

其實通過其他大數據統計調查有無數權威資料證明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健康水平、預期壽命、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會責任感水平等等幾乎所有的人類社會指標都息息相關,但是為何在社會上這樣的問題卻還能引發不小的爭議呢?

一方面是因為網絡沒有學歷門檻,有部分低學歷者出於自身利益與社會認同感,當然會極力貶低教育的價值。比如此前70%的網友要求高考取消數學,是因為數學沒用,還是因為數學考試的存在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一目瞭然。還有一方面是帶節奏的人,買水軍刺激人的利益點,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引起社會爭論。

從圖中可以看到,大專學歷者將近比高中學歷中收入高出2.5倍,在學歷階層是一個明顯的質地飛躍。絕對財富和收入之間的關係絕對是正相關,它的關係不是呈線性而是呈J型,絕對財富是隨著收入增長呈指數增長,消費的速度遠不及增長的速度。

從二戰後來看,全世界範圍的投資回報率都比GDP增長率高2-4個百分點,在經濟學上馬太效應可以更加直觀解釋這一現象。

最後再從美聯儲St.Louis分部的統計數據得出,家庭中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淨財富之間的比例關係更加觸目驚心,碩士學歷以上家庭比高中學歷家庭的百萬富翁比例高30倍!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需大於40歲)的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淨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比例的關係。

有人說真正的愛情不會考慮物質因素,這種想法未免太過於幼稚,門當戶對的思想在全世界都根深蒂固,灰姑娘和白馬王子的故事永遠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

貧賤夫妻百事哀,男人需要崇拜,女人需要一定的物質支撐,哲學上講物質決定意識,婚姻和愛情也絕不是空中樓閣。

經典的心理學教材《親密關係》裡提出,相似的人更具有吸引力,當然不排除個例。但是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大概率上專科生和女碩士很難走到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